最近,蝙蝠闯入了人们的视野,有人将其“一棍子打死”,觉得它作为“毒”王,应该被消灭;有人则努力为蝙蝠“代言”,客观地描述蝙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比如吃害虫、传粉授粉。其实,自然界中存在许多比蝙蝠可怕的动物,蚊子可能是其中最容易与人接触,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它们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微乎其微,却能给人和动物带来“浅层和深层”的伤害。
蚊子有多可怕
我们可以先了解几个数据,全世界有3500多种蚊子,夏季繁殖期时蚊子的数量仅次于蚂蚁,无论你是在热带、温带、寒带,都得面对蚊子,蚊子完成一次叮咬只需要大约6秒。每年,有近300万人的死亡与蚊子有关,远超大白鲨和鳄鱼对人造成的危害。据统计,每年有12人死于大白鲨的攻击,800人死于鳄鱼,蚊子的“致死率”是它们的成千上万倍。
准确地说,蚊子的可怕之处有两个:一是它们数量多,难消灭,人和动物都很容易被它们叮咬,进而造成细菌、病毒的传播;二是,被蚊子叮咬后,人们往往掉以轻心。
蚊子能够在大约35米外的地方,根据二氧化碳、气味等锁定要叮咬的目标,但是人往往是在被叮咬后很久才意识到自己被咬了。当被蚊子叮咬后,最普遍的结果就是皮肤瘙痒和红肿,但是如果蚊子先是叮咬了携带细菌或病毒的个体,又叮咬了其他个体,就很有可能造成细菌或者病毒的传播,登革热、寨卡病毒和疟疾都是以蚊子为中间宿主的。
蚊子有多奇葩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蚊子如果灭绝,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非常小,这从另一方面也表明,这些可怕又烦人的昆虫没有什么大的用处。但是蚊子堪称“你看不怪我又灭不掉我”的典范,对于大众和科学家来说,灭蚊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每个人几乎都有一晚上和一只蚊子“搏斗”的经历,结果往往是一宿难眠和一身疙瘩。科学灭蚊更是用上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是要么收效甚微,要么还有待研究。
靠食物链灭蚊。虽然蚊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太大,但是万物存在即合理,蚊子叮咬人和动物的同时,也有它们需要面对的天敌,这就是靠食物链灭蚊的依据。蚊子的幼虫孑孓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一环,为鱼类提供口粮,而鸟类和蝙蝠主要是吃成年蚊子。所以有人想依靠自然力量灭蚊,但是一项研究表明,蚊子只占蝙蝠食物的不到1%,即使是其他吃蚊子的鸟类,蚊子也只占其饮食中的很小一部分,而蚊子的数量太大。另一方面,虽然蜥蜴、壁虎、青蛙、蜘蛛吃蚊子的数量稍多,但是它们又不像鸟和蝙蝠那样可以“追逐”蚊子,所以消耗量同样有限,所以想靠自然的力量灭蚊基本上不可能。
靠物理和化学方法灭蚊。徒手抓蚊子和灭蚊灯都算是物理灭蚊,但是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不如人意,尤其是灭蚊灯,它们消灭的其他飞虫数量远比蚊子多,而且即使灭蚊灯中确实有死掉的蚊子,大多也是一种不吸血的摇蚊,真正咬人的雌蚊子只占大约3%到4%,1996年的一项灭蚊灯实验中,被灭掉的雌蚊子更是只有0.22%。化学灭蚊比物理灭蚊的效果稍好,蚊香、杀虫剂发挥作用,靠的就是其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但是成分不同效果不同,像柠檬桉油、丁香、香茅草、避蚊胺等都只能驱蚊,拟除虫菊酯虽然是有效的灭蚊成分,但是着蚊子会不断演化出新的抵抗机制,它也不是能够长期灭蚊的办法。
靠基因灭蚊。因为只有雌性蚊子会叮人,它们靠吸食血液储备繁殖后代的能量,而雄性蚊子只是吸食花蜜或者植物的汁液,所以科学家将灭蚊的希望放在了基因上,一方面是控制蚊子的性别,靠的是被称为“Nix”的基因,另一方面是减少蚊子后代的数量,利用的则是蚊子身上的沃尔巴克氏体的细菌。据实验室研究的结果,理论上只需要10代蚊子就能灭绝,但是基因灭蚊也有风险,比如《科学》杂志就曾报道过,英国一家研究所在巴西一个村庄释放的蚊子,起初确实消灭了近85%的蚊子,然而3年后的结果显示,实验不仅没能灭掉当地的蚊子,反而产生了更强的的新品种。
总而言之,蚊子可怕又奇葩,灭蚊相当不容易。但是有一点必须说明,灭蚊的相关研究并不是要灭绝它们(当然,这一点也很难做得到),而是尽可能控制某个区域内蚊子的数量,从而限制细菌、病毒和疾病的传播,这也是对整个生态系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