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地球已经过去的大约46亿年时间里,这些人类构想出的事物并不曾真实存在过这个世界上。并且,随着网络信息的发达,即便是普通大众也对生物病毒这些词汇有了基本的了解,而病毒在我们的生活中更是无所不在。
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像感冒这样比较常见的病毒类型之外,还有冬季更为流行的流感病毒,以及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新增病毒。病毒的传播途径、乃至有效的防范措施,总是需要时间和部分人的生命来换取。
病毒的本质是什么?
单从病毒的结构来看,它们不过是一种只含有核酸(RNA或DNA)的非细胞型生物。并且,不管病毒的类型是温和型噬菌体,还是烈性噬菌体,其生存方式完全依托于宿主细胞(复制、转录和翻译),即:在活细胞内寄生并复制,便是病毒唯一的增殖方式。
因为,可以装配病毒下一代个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都在宿主细胞中,而宿主细胞在裂解后释放出生物病毒,便能感染新的宿主细胞。简而言之,病毒本身是不具备复制能力的,所以,无法进行新陈代谢的病毒,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连生物都算不上。
当病毒在其他生物体之间传播开来的时候,其遗传物质一般都是DNA或RNA,而衣壳指的是病毒的蛋白质外壳。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结构将病毒分为单链RNA病毒、单链DNA病毒、双链RNA病毒和双链DNA病毒,也可以根据类型区分为细菌病毒、动物病毒和植物病毒。
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的丧尸病毒-埃博拉病毒
虽然,病毒并不是地球上特别罕见的一类事物,但却会猝不及防的诞生新的病毒类型。事实上,早在1976年的时候,地球上就曾出现过丧尸病毒(烈性传染病病毒),而它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叫做埃博拉病毒(或是伊波拉病毒),它会导致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出现病毒性出血热。
被感染的人不仅会出现肤色改变的特征,还会伴随体内和体外出血的症状,这也是为什么会将其称为丧尸病毒的原因之一。而曾经销声匿迹15年的埃博拉病毒,由于具备极高的致死率(50%至90%之间),它更被美国称为最危险的生物武器。
众所周知,生物安全等级的数字越大,代表着其防护要求也就更加严格,而大家熟知的SARS和艾滋病的生物安全等级为3级,埃博拉病毒的危害性可想而知。而且,埃博拉病毒并不是在一次爆发之后就销声匿迹,而是在不同时间的不同区域爆发,导致了很多无辜的人们因此而丧命。
埃博拉病毒具有哪些特征?
从病毒的分类来说,埃博拉的长丝状外观含有碱基18959个,属于丝状病毒科。如果更具象一点的来形容的话,被放大的埃博拉病毒就像是中国古代的“如意”。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埃博拉病毒已经存在四个亚型,它们分别是:EBO-CI(埃博拉-科特迪瓦型)、EBO-Zaire(埃博拉-扎伊尔型)、EBO-R(埃博拉-莱斯顿型),以及EBO-Sudan(埃博拉-苏丹型)。
埃博拉病毒虽然也存在潜伏期,一般为5到10天左右的时间,但是,其病程相对较短,一般可在发病后的1到4天时间就致人死亡,这也是埃博拉病毒致死率极高的根本原因。并且,即便大多数病毒都对温度比较敏感,一般都不具有耐热性,但埃博拉病毒在这一方面则表现得有所不同,想要通过高温来杀死它,则需要同时满足长达60分钟的时间,以及6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条件。
为什么埃博拉病毒没有导致地球上出现丧尸?
埃博拉病毒第一次造成横尸遍野是发生在1976年的时候,那是一个医疗相对还比较落后的年代,许多家庭因为它的出现而失去生命。之所以会将其命名为埃博拉病毒,是因为扎伊尔北部的一条河流就叫做埃博拉,而被病毒疯狂肆虐的那55个村庄就在这条河流的附近。而在此之后,人类和埃博拉病毒之间的搏斗并没有结束,因为,埃博拉病毒又在其他地方进行爆发,并形成了不同的病毒亚型,乃至部分地区还出现了更高的致死率。
为什么埃博拉病毒没有导致地球上出现丧尸?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人类即便在感染病毒之后,理智仍然处于正常状态,攻击他人并不能对自己有所帮助。并且,我们可以从部分时期和部分地区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来看,1976年苏丹埃博拉的平均死亡率为53%,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为90%。
简单来说,人一旦感染上埃博拉病毒,便有较大概率会失去生命,而从感染病毒到生命结束又只经历了很短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只要爆发埃博拉病毒的区域得到有效的隔离,便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防止疫情的扩散,这也是为什么该病毒没有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传播的根本原因。而已知生物病毒本身又必须借助人体才能存活,所以,电影画面中的丧尸,并不可能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