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朋友应该对挖田鼠洞的深刻记忆,因为秋天去挖都会有惊喜,不是稻谷就是花生,当然大家更愿意挖到的是花生,对于当年缺衣少食的时代,花生可是不错的零食。所以挖了花生之后就废弃了,而事实上真正的田鼠洞结构比我们挖到的复杂多了!
关于鼠类动物和它们的洞穴
啮齿目动物占据了哺乳动物中40%的种属,它们的分布十分广泛,除了南极以外全球各地都有它们的身影,常见的啮齿目动物有老鼠、松鼠以及花栗鼠和豚鼠以及草原犬鼠等等。大部分鼠类的繁殖力极强,比如田鼠一年可以生育6-7次,每次十几只,它们的性成熟期只需要3个月,所以田鼠的增加是指数级的!啮齿目动物的特征是有一个尖锐的门牙,作用是啃咬树木以及咬碎食物和掠食,大多数啮齿目动物都以植物为食,也有以昆虫和鱼类为食。
所以啮齿目中我们俗称的老鼠大多数时候都是以反面角色出现的,因为它们的存在会人类抢粮食,而且他们数量极大,因此被鼠类祸害的粮食实在难以计数,另外还对其他作物和人类居住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比如啃咬家具,传播疾病等等。
啮齿目动物的洞穴
啮齿目大都是穴居动物,它们的洞穴结构复杂,不仅是休息和繁殖的地方,也是存储粮食、躲避不良气候与天敌的场所,因此在鼠类的洞穴中,一般都会有复杂的地下通道、盲道、巢室和仓库,除了鼠类自己的洞穴以外,还会将其他鼠类废弃的洞穴打通,形成更加复杂的洞穴结构。而且各个种类不一样的啮齿目动物还有自己的特色:
草原田鼠:体型比较小,体长约体长13-18厘米,草原田鼠的洞穴相对比较庞大,一只成年田鼠可以挖掘出数千平方米的洞穴,当然包括它挖掘到其他废弃洞穴后连城一片的复杂洞穴结构,这些纵横交错的洞穴甚至可以多达六层!
莫氏田鼠:莫氏田鼠不冬眠,夏季多在夜间活动,提醒中等偏大,主要生活领地是草原和灌木地带,这种鼠类的洞穴面积相对小一些,一般不超过500平方米,但越冬的雄性莫氏田鼠的巢穴面积可达上千平方米,这种雄性洞穴面积比较大的情况在很多鼠类中都存在。
乔治·B·夏勒博士发现的一处黑唇鼠兔洞穴系统
大仓鼠:体型比较大,体长140~200mm,主要分布于东北和华北以及华中平原,洞穴位于一米以下的不冻土层,一般由一个垂直洞口和三个斜出洞组成,内部由复杂的地下通道、盲道、巢室和仓库等组成,结构同样庞大,大仓鼠较凶猛,比较好独居。
杂交后的白足鼠挖洞还独具双方特色
老鼠的洞穴真的比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还复杂吗?
准确的说可能还要复杂,因为草原鼠或者草原野兔的洞穴复杂到无法计算路径,甚至有人形容这些洞穴的路径,澳大利亚草原上的老鼠和野兔的洞穴都是连在一起的!可想而知那些新洞穴连老洞穴,老洞穴又连着另外的洞穴,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洞穴网络,可能全球没有任何一处建筑物可以和草原上爱打洞的动物巢穴比复杂!
看了就毛骨悚然的密密麻麻洞穴
当然我们也不能形容这些动物的洞穴就是简单的串在一起,至少这些啮齿类动物或者穴居动物在挖洞时的功能是比较分明的,有固定的居住区和储藏区以及排泄与逃生区域,并且这些区域还不止一个,比如像鼠兔的排泄区有很多个,入口也有很多,而储存区域甚至庞大到可以存下数十斤甚至上百斤粮食,这才会有人说,困难时期真的靠挖鼠洞过日子,还真没夸张!
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位于巴格达市中心的绿区,占地约44万平方米,在这个区域内甚至还有比较大的直升机起降场,所以这个大使馆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军事基地!整个大使馆内工作人员超过5000名,内部的设施就是一个完整小城的缩影,包括了游泳池、健身房、电影院等娱乐设施,还有餐厅、超市和综合性的商业街,甚至还有专门的通信基站、发电厂、医院和学校,另外,居然还有别墅区!使馆最早是在2005年开工建设的,历时8年,总耗资约8亿美元!
使馆内的别墅区
所以些功能单一的洞穴结构和真正的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相比,那绝对是小巫见大巫,洞穴只是路径复杂,对于人类来说,要封堵这些洞穴其实也不难,深耕机械翻一遍就搞定了,美国用来深耕的农用机械,可以翻到1米以下,绝大部分的洞穴结构都被破坏了!不用说大使馆的结构,单就网络弱电系统的分配,就可以超出各位的想象,所以不要将老鼠这种洞穴和人类的智商相比,那个只是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