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兆丰年,但对冠状病毒来说并非是如此

随着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人们待在家中慢慢发现原来一天的时间如此之长,窗外的天气与风景变幻是如此的迷人。而从 2 月 5 日开始,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迎来一次明显的雨雪和降温过程,北方多个城市都普降大雪。这让憋屈多日的人们莫名地开心起来,纷纷跑到雪地里撒欢儿,拍下外面的雪景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 “瑞雪兆丰年”、“让大雪杀死病毒吧” 等状态。

瑞雪能带走疫情,雪化了花就开了。然而,真的如此吗?诚然,看见下雪总会让人感到很开心,这或许和心理暗示有关。白雪覆盖万物,营造出一切不好的事情都被遮掩,整个世界都变纯洁了的感觉。但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来说,这场雪却并不可怕,早前就有专家称这个病毒怕热、怕酒精,至于它怕不怕冷?好像还真的不怕。

查阅《病毒学总论》可知,病毒的基本特点就有“对抗生素不敏感、耐冷不耐热”,这也是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此次带来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已被专家发现在 56℃ 条件下,30 分钟便可使病毒全部灭活;在室温 25 ℃ 左右时,病毒很快会丧失传染性。但是由于是冬季,病毒在体外存活的时间会更长。

图 | 雪后长城(来源:pixabay)

由于此次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型的病毒,对于其的具体研究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数据支持,所以目前并没有其在低温状态下病毒活性变化的详细情况分析。但参考世界各地曾发现过的各种冰封的病毒,短的只有几年,长的甚至有上千年。包括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冻土中发现的“西伯利亚阔口罐病毒”,而我国青藏高原的冰层里也发现过一些病毒,甚至连南极冰川也未曾幸免。

如果说上述病毒跟新冠病毒相差较远,那么同为冠状病毒的 SARS 病毒,更有可比性。SARS 病毒在 20 ℃ 和 4 ℃ 的不同水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就有明显差别。从下面两个表格的对比中可以直观地发现,SARS 病毒在 4 ℃ 的不同水环境中的存活时间都要明显地长于 20 ℃ 的水环境(生理盐水在 14 天的观察日期内并无变化,但可以推测如果时间线放得更长,也会是一致的结果)。

图 | SARS 在水体中的存活时间(来源:环境与健康杂志)

那么下雪就没有任何好处么?也不尽然。有部分媒体表示降雪可以清洁空气,因为雪花可以有效地沉降空气中漂浮的细颗粒物,而这些颗粒物往往会窝藏病毒或是细菌。所以,降雪过后,空气质量通常都很好,大家可以放心地大口呼吸。

对于这一点,降雪确实会显著沉降空气中的漂浮的细小颗粒物,但如果说能够降低病毒的传播力度也是不准确的。因为即便是带有病毒的人咳嗽和喷嚏出的飞沫通常会在数分钟后落下,不会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

在 2 月 3 日晚,湖北省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最新疫情防控有关情况时,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蒋荣猛曾表示:空气中是没有病毒的,但有可能会污染一些物体,比如门把手,如果温度合适,可能存活数小时或数天。病毒往往会通过揉眼睛、抠鼻子等接触传播,提醒大家一定要把手洗好。

除此之外,病毒从人体出来后很快沉降,不会在空气中漂浮。从这个意义讲,空气中不会有病毒。但飞沫可以沉降,病毒可以落在物体表面,人可以通过手来接触到病毒。病毒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可以存活数小时,在温度湿度合适的环境能存活一天,有发现可达到 5 天。

而落下来的雪,正是给病毒提供了一个更适合生存的低温环境,让其持续的时间更长久。但这些假设都是在有沾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情况下,总体来看,玩雪并不会明显提高感染风险。不过,即便是没有沾染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雪花,在雪地中也可能有病毒和细菌存在。所以在这个特殊的防疫时期,尽管下雪使人感到开心,也不要放松自我防护意识,仍要尽量避免外出,勤洗手。

冬天向来是流感高发时期

这一次肺炎疫情让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身上,但实际每当换季低温时,流感都会准时出现。在肺炎疫情初期,众多声音曾表示“美国最致命流感已造成 6600 人死亡”,虽然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但这个数据来自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官方统计资料《2019-2020 美国流感季初步估算》。

CDC 预估从 2019 年 10 月 1 日到 2020 年 1 月 11 日,美国有流感病例:1300 万– 1800 万;流感就诊人数为 590 万 – 850 万; 流感住院人数为 12 万 – 21 万;流感死亡人数为 6600 – 1.7 万。

图 |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报告的截图(来源:CDC)

鉴于流感总是很有季节规律性,并且带来如此广泛的影响,有许多科学家投入到了寒冷天气和流感病毒传播之间关系的研究之中。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的研究员 Jane Metz 曾表示:流感的破坏性如此之强,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极快,让人体内的抗体对下一季的菌株措不及防,从而失去了免疫力。而这也增加了开发相应疫苗的难度,即便能为每一种菌株都设计一种新的疫苗,但也很难说服大众去不断地接种。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普及的观点认为:寒冷的天气降低人们自身对传染病的抵抗力。由于冬天日照时间缩短,人们体内的维生素 D 的含量可能降低。由于维生素 D 有助于加强免疫力,因此这种营养物质的缺乏让人们更容易患上传染病。

另外,当人们在冷空气中呼吸时,为了避免损失过多的热量,鼻腔内的血管也有可能收缩。而这很可能阻碍白细胞到达鼻粘膜,使其无法杀死通过空气吸入的病毒,让病毒不知不觉地绕过人体的防御系统。

空气湿度,或许也是影响病毒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

早在 2009 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对最近 30 年的气候记录与健康档案进行了对比,他们发现流感爆发几乎总是伴随着空气湿度的下降。当时在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做助理教授的 Jeffrey Shaman 表示:“绝对湿度和流感病毒两者相关性高得令人惊讶。绝对湿度低时,流感病毒存活期就会延长,传染率就增高。”

目前,Jeffrey Shaman 是美国知名的环境健康、大气领域的科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也是该校气候与健康项目的主任。他的发现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预测流感的传播,他还表示,在某些情况下,增加空气湿度是有必要的。

有研究人员曾预估,只要在房间中使用空气加湿器一个小时,就能杀死大概 30% 漂浮在空气中的流感病毒。但 Jeffrey 也提醒道:“尽管提高湿度可以降低流感病毒的存活率,但其他的病原体却会因为湿度的升高而更加活跃。所以在加湿的过程中必须保持谨慎,这并不是完全有利无害的。”

关键时刻,请勿掉以轻心

总之,科学家们都在强调,疫苗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仍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回归此次如此严重的肺炎疫情,在疫苗阙如的情况下,人们一定要坚持做好自我防护。就如同北京地坛医院和北京朝阳医院的两位专家对《新京报》表示的那样:天气与疫情的关联非常复杂,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仍需时间,公众不应贸然增加外出。

“天气的变化,带来一个心理信号,让大家对疫情控制产生向往,但目前仍应以居家、减少聚集为主,如果外出聚会、打雪仗,呼吸道传播的风险增加,不利于自我防护和疫情控制。”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病急诊科主任王凌航表示。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医师张黎明则提醒,现在到了减少病毒进一步传播的关键时期,公众尽量不要外出。除了呼吸道传播,病毒还可能接触传播,在公共区域,如果触碰了有病毒附着的物体,再触碰眼睛、鼻子,也可能因此感染。如要外出,记得戴口罩、勤洗手,做好自我防护。

用上海医疗救治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的话说,现在防控面临挑战,每个人都是战士,坚持两周,把病毒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