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学上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词叫“活化石”,因为考古学家发现这些生物数亿年前的化石看起来与今天的都没有什么区别,就好像是活着的远古动物。
▲阔沙蚕,自5亿年前的寒武纪以来就没什么变化
活化石的存在让我们有机会通过研究它们认识生命进化路程中的往事,是穿梭时间的宝物。但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这些生物不进化呢?理论上说只要基因还存在突变就应该可以进化,为什么它们既没有被淘汰也没有开枝散叶呢?
进化从未停止
其实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不准确的,我们要知道两个概念:
就算是被称为活化石的生物也一直在进化着,它们与祖先并不是完全相同。
有一些历史相当久远的生物也活得相当滋润,比如鲨鱼、鳄鱼和蟑螂。
▲存在3.6亿年的原始无颌鱼——七鳃鳗
事实上无论活化石物种与它们的祖先看起来有多像,它们都是不同的,如果将它们放在一起很可能存在生殖隔离。几亿年前的环境与现在也不一样,无论是温度还是氧含量,活化石物种与祖先在生理指标上一定有区别,否则就不可能在如今的环境中活下来。
▲存在5亿年的脊椎动物之祖近亲——文昌鱼
化石证据显示最早的鲨鱼出现在4.2亿年前的志留纪,比恐龙还要早不少,在近1亿年的时间里鲨鱼没有多少变化,鲨鱼中最年轻的成员是约300万年前出现的,体长不到一米的斑竹鲨。
鲨鱼属于软骨鱼类,在进化史上中算是比较原始的,因为鲨鱼没有进化出鱼鳔,也没有可主动开合的鳃,所以需要终生不停地游泳才能保持下潜深度与呼吸。
▲现存最大的鱼——鲸鲨
那么既古老又相对原始物种家族有多么繁荣呢,现存的鲨鱼有超过500个物种,从小到大在海洋中的绝大多数生态位都有分布,它们的外形差异之大,很多人认不出它们都是鲨鱼。最大的鲸鲨常常被误认为是鲸,扁平的天使鲨则常被误认为鳐鱼之类。
所以历史久与结构原始并不是成为活化石的原因,如果可以,任何生物都会努力繁荣壮大的。
▲天使鲨
行将就木的“活化石”们
那么其它同样古老的“活化石”为什么既然也在进化,为什么却没有像鲨鱼那样繁荣呢?
其实这里面隐藏着一个令人有些伤感的事实,那些没有繁荣的活化石物种都在缓慢地灭绝中。正是因为它们没有路可走了,所以才只能守着现在所处的一亩三分地,但是就这样也很难守得住,来自其它更高级物种的压力正在不断挤压它们的生存环境,就算没有人类的影响,它们也会逐渐灭绝。
▲美洲鲎与达尔文鲎
我们以鲎家族为例,知名的活化石物种,最早出现于4亿年前的泥盆纪,也曾与恐龙们谈笑风生,现在仅存4个种。1.4亿年前的达尔文鲎与今天的美洲鲎从外形上来看几乎没有任何区别,那么在4亿年前到1.4亿年前呢?鲎家族还算是比较繁荣的,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分支,说明这个属的物种也拥有过一个黄金时代。
▲石炭纪晚期体长1米6的巨型希伯特鲎
但是在中生代结束时其它分支上的物种都灭绝了,只留下了现在这个形态的少数几个种。这其实就是败退的标志,鲎家族在向其它生态位突破的过程中被更优势的物种给打回来了,无力与新出现的物种竞争,只有在几个特定的生态位上还因为某些原因依然保持着优势。
也就是说,不是鲎不进化,而是进化了的鲎也没有路可走了。
▲能像西瓜虫一样折叠自己的淡水小鲎
同样的例子还有植物中的活化石银杏,这种起源于2.45亿年前祼子植物在自然界中已经全面败退,最惨的时候只在浙江天目山处有少数分布,就要在我们这个时代彻底灭绝。还好因为其挺拔的身姿被人类相中,被作为绿化植物种到了世界各地,才再次繁荣起来。
▲千年银杏,本是旧时代的残党,谁料新世界也有它的船
“大人,时代变了”
这是为什么呢?在我曾经的文章中提到过,有人说“进化论”不对,应该翻译成“演化论”,我并不这么认为,很多更晚出现的性状在生存竞争上拥有明显的优势,恒温的就是比变温分布得更广,有脊椎的就是比无脊柱的更大更强壮。在石炭纪曾出现过巨大的昆虫,那是因为那个时代节肢动物就是进化最前沿的物种,在更早的奥陶纪最大的动物属于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曾经的辉煌——巨型菊石
为什么现在昆虫的体型都很小?主要因为有可怕的脊椎动物捕食者(氧含量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在一些与世隔绝的荒岛中也存在少数巨型昆虫,比如巨沙螽)。昆虫在蛹化的时候体型越大就越危险,肥美的蛹简直是唾手可得的营养罐头,只需要老鼠这种体型的脊椎动物就足以给巨型昆虫带来灭顶之灾。
▲现存最大的昆虫巨沙螽
地球有史以来最大的动物是蓝鲸,最NB的动物是人类。
很明显,最后的荣耀属于哺乳动物!
我是酋知鱼,一条温血的科学作者,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