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坏习惯,一旦养成,终生难改。
它极易成瘾,戒断困难,一旦发作,轻者破财,重则伤身。就算如此,人们依旧拿屡上热搜的它没有办法,拼死抵不住那该死的诱惑。
它就是……
咬!指!!甲!!!
??前 方 高 能 反 应??一看就有故事的超窄甲床,辣眼指数MAX啃啃啃,啃出甲沟炎,伤身指数MAX(不放实物图了,小编已受到一万点伤害)怼着指甲油也要咔吱咔吱,破财指数MAX
不少演员爱豆、各界大佬也深受其扰。比如大家熟悉的居老师啦: 肖战啦王一博啦:
NBA“詹皇”,勒布朗·詹姆斯和科比啦:
日本江户时代的大将军德川家康,传言也是个咬指甲重度癖好者。日本人甚至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款指甲刀……
谁都没想到,如此剪不断理还乱的恶习,突然就有了转机。
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大家纷纷重视起卫生习惯。人人都记住要勤洗手、多通风,最有可能沾染病毒的双手和指甲,更是不敢轻易塞进嘴里。
高价美甲都没能阻止的咬指甲,愣是被冠状病毒给治好了……
(什么?你还在啃?KY友情提醒:千万记得洗干净手!!) 说了那么多,问题这就来了:为什么有的人那么爱啃手指?(包括指甲、指甲附近的皮等)
“我总是下意识地咬指甲、咬手指,撕手上的皮,不知不觉就把指甲啃秃。回过神来才发现——出血了!发炎了!肿么破?”
维基百科告诉我们,习惯性咬指甲也算是一种“轻度自残”,多发于儿童和青(zhong)春(er)期(bing)少年少女。可可可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怎么还总是吃手手呢?
在揭晓答案之前,先来回答几个问题。除了咬指甲,你是否:
喜欢嗦面条、嚼口香糖,抽烟喝酒全齐活?
是个没事喜欢怼人几句的吐槽小能手?
为爱鼓掌时,比起单枪直入,更偏好嘴上功夫?
以上全中的旁友,需要了解一下下面的这个概念:
口欲期固着o r a l - s t a g e f i x a t i o n 根据经典的弗洛伊德理论,口欲期(oral stage)是人在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经历的第一个阶段,发生在我们刚出生的前18个月。在口欲期,小婴儿会吃手、吮吸母乳、叼奶嘴、把各种玩具往嘴里塞……这些行为对于婴儿来说意义重大。
一方面,婴儿通过口唇部位感受到的刺激,探索外部世界,获得快感和欲望的满足;另一方面,也是在吮吸母亲乳房的过程中,婴儿第一次开始与另一个人类建立联结。
如果我们在婴儿时期顺利渡过口欲期,在长大成年后,就不会过度痴迷于各类口腔刺激。
但是,如果你在口欲期,被母亲忽视、喂养不足,或者被母亲过度保护、断奶太晚,你的性心理发展就可能固着在这一阶段。成年后,依然持续追求口腔的满足。
那,如果你不是吃货口欲期固着,但还总是喜欢咬指甲,又是为什么呢?
你可能是在……平衡情绪。
心理学家Sarah Roberts等人(2013)在研究中发现,咬指甲有帮助我们平衡情绪的奇效。因为在咬指甲的过程中,无聊的人可以获得适度刺激,而焦虑的人可以暂时逃避压力、转移注意力,获得一种微小的愉悦和轻松感。
BUT!咬指甲并不能真正缓解焦虑
如果用玄学的方式打开这个行为,那么,重复发生的咬指甲动作就像是一场仪式,参与者通过献祭自己身体的一小小小部分,换来对焦虑的暂时缓解。
除了咬指甲,这样的献祭仪式还有很多种。比如:拔头发、挤痘痘、割伤自己、暴饮暴食……
你以为,伤害自己的身体,可以排解内心混乱不安的感受,但事实上,焦虑很快就会卷土重来。
遇上点小意外,还会更加焦虑。
关于焦虑这种情绪,大家想必都很熟悉了。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或许都有点焦虑。但一些特定人群会比其他人更容易焦虑。比如:
天生气质更敏感、更易激动的人——受遗传影响,更容易产生焦虑反应(伯恩,2009);
父母要求过于严格的人——成长过程中一直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会被父母接纳,缺乏安全感;
经历过创伤的人——可能会突然出现应激,或是对外部刺激过度敏感;
处于长期压力下的人——长期的生活压力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让人变得情绪不稳,出现广泛焦虑(general anxiety)。
对号入座之后,你可能已经开始方了,想要想除杂草一样根除焦虑。
——且慢!
焦虑并不总是情绪里的反派它也有天使的一面
一定程度的焦虑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客观,既看到积极的信息,也看到消极的部分,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Garrett et al., 2018)。
当我们遇到难题时,适度的焦虑也像一位勤奋的朋友,催促我们尽快做点什么,来解决问题。比如,临近考试的时候,正是焦虑的情绪催促我们快去复习。
当然,焦虑也有魔鬼的一面
长期焦虑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心理负担,让我们感觉紧绷、烦躁、脾气不好,总是关注负面信息,整天担心,越过越丧。
长期焦虑还会带来一系列的身体症状:包括头晕、胃痛、腹泻、心悸、睡眠紊乱、皮肤过敏……甚至,有研究发现,长期的焦虑会对大脑造成损伤,增加我们患痴呆的风险(Connelly, 2016)。
总而言之,焦虑是个磨人的小妖精。焦虑水平过高,短则会让人心慌盗汗失眠,长则让人抑郁健忘失智。而焦虑水平过低呢,会让人失去动力,不愿意冒险走出舒适区。
所以,要想生活过得去,你需要适度的…… 想要和焦虑和平共处,你需要理解焦虑背后的情绪。焦虑有这么两个特点:
它一定会被我们感知到;
它其实是一种宽泛的情绪。
所以,我们常常以焦虑作为防御,来逃避那些更为深层的、痛苦的情绪。
比如,一个人在感情里特别怕自己会被抛弃,但是ta自己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于是,ta一想到伴侣就感到焦虑,特别担心伴侣的安全。
又比如,一个人对父母有无意识的愤怒,但ta不允许自己这么愤怒。于是,ta一想到家里的事就感到焦虑,甚至睡不着觉。
再比如,大家最近常见的一种焦虑来源,可能是这个:
总之,如果你感到莫名的焦虑,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你无法表达的、深层的情绪。而当我们看穿了焦虑的“功能”,就可以采取一些技巧来处理它了。
下一次,你再感到焦虑的时候,先别着急做些什么来摆脱它。对自己说:“留意一下这份焦虑。”问自己:“这份焦虑在告诉我什么?”试着去觉察焦虑背后的深层情绪。
在觉察到你的深层情绪后,要想仔细分辨它们,你还需要扩充你的情绪词库,让情绪从模糊的“好受”或“难受”逐渐变成清晰的、可识别的表达。
最后,我们想和大家分享——在日常生活中缓解焦虑的两个方法
方法一:学会放松让我们祭出放松的“三大法宝”: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和呼吸练习。我们先来看看最简单的呼吸练习:
方法二:关注积极信息
有心理学家指出,刻意关注积极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不必要的担心(Azarian, 2016)。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做这样的练习:比如,当收获他人的称赞时,有意识地记录下来,这样,在回顾这些积极信息时,我们就能轻松获得朴实无华且枯燥的快乐。
2018. 日剧《我们由奇迹构成(僕らは奇跡でできている)》.
其实,对于焦虑这件事本身,我们也可以采取更积极的心态:焦虑并不总是一件坏事,适度焦虑对我们有益处;过度焦虑的确会有害身心健康,但也不必慌张。
保持觉察,理解焦虑背后
更深层的情绪
用对缓解方法
你也能够和焦虑好好相处
脚本 / Celia
策划 / 二狗子
编辑 / KY主创们
References
Azarian, B. (2016). How anxiety warps your perception. BBC.
Connelly, K. (2016). Chronic stress and anxiety can damage the brain increase the risk of major psychiatric disorders.
Garrett, N., González-Garzón, A. M., Foulkes, L., Levita, L., & Sharot, T. (2018). Updating Beliefs Under Perceived Threat.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7, 16–18.
Roberts, S., O’Connor, K., & Bélanger, C. (2013). Emotion regulation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models for body-focused repetitive behavior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3(6), 745–762.
Sachan, A., & Chaturvedi, T. P. (2012). Onychophagia (Nail biting), anxiety, and malocclusion. Indian J Dent Res, 23(5), 680-682.
艾德蒙·伯恩 (2009). 心理医生为什么没有告诉我.(邹枝玲,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