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的正常生活离不开蝙蝠?科学家:答案出乎意料

        为什么有人说蝙蝠的存在对人类有益,消灭反而不好?蝙蝠携带了一百多种病毒,而其中的60多种都有可能会感染人类,从骇人听闻的埃博拉病毒,到曾经的SARS冠状病毒爆发,这些病毒都指向了一般只在夜晚出没的蝙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简单粗暴地认为,我们就应该将这些病毒“蓄水池”彻底消灭。然而,蝙蝠灭绝是否能彻底隔离病毒,人类的正常生活又能够离开蝙蝠的存在吗?

或许很多人都有所不知,蝙蝠也同其他物种一样拥有不同的种类。尽管蝙蝠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其广泛的分布在世界各地,但主要还是集中在陆地生态环境中,像南北极和偏远小岛这样的地形则不见它们的踪影。作为翼手目动物的蝙蝠,又被细分为大、小蝙蝠亚目两个类别,主要以水果为食物的前者,会比主要以虫子、血和肉为食物的后者体型更庞大。

这两种不同的蝙蝠亚目,除了猎食、体型上的区别之外,还呈现出不同的地域分布特征,小蝙蝠亚目主要分布在东西半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比如,菊头蝠科和吸血蝠科;而大蝙蝠亚目则整体分布在东半球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只包括了狐蝠科1科。在地球现阶段的自然环境中,已知现存的蝙蝠达到了九百多种,而我国境内大约分布着81种蝙蝠,成为了数量级仅次于啮齿目的哺乳动物类群。

虽然,蝙蝠这个群体的总量较为庞大,但它们也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一样,随着气候的变化,已有不少种类的蝙蝠数量急剧减少,甚至趋于灭绝的边缘。但不同之处在于,蝙蝠数量的减少还跟人类活动有很大关联,人们为了保护木材、消灭昆虫,往往错误的观念致使他们将蝙蝠一起捕杀。当可供蝙蝠栖息的地方变得越来越少,个别种群现存数量减少便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事实。

事实上,虽然蝙蝠携带了多种可能感染人类的病毒,但它们的栖息地一般都距离人类的活动区域较远。而且,它们的出没时间也主要集中在夜晚,普通人一般情况下是很难直接接触到蝙蝠的。也就是说,蝙蝠的生活习性,其实已经与我们人类互不打扰。况且,也并不是所有蝙蝠都携带了可怕的病毒,它们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人类的正常生活也离不开蝙蝠的存在。

森林被称为地球的肺,而地球上大约有三分一的森林都需要蝙蝠来进行“播种”,更有多种植物需要蝙蝠充当传粉者;与此同时,蝙蝠还能消灭大量的害虫,相当于自身质量三分之一体量的昆虫数量,比如蚊子和夜蛾等,数据化可体现为最高3000只以上/每晚。绝大多数的小蝙蝠亚目都会捕食昆虫,那些夜行性昆虫主要就是通过蝙蝠发挥的作用来控制数量的急剧增长。

相信对生物链有所了解的人都有该知道,任何一种现存在地球上的生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总是位于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简而言之,蝙蝠除了会播种、传粉和消灭害虫之外,同时还是其他动物的捕食对象,比如,蛇和猴子等,而有些鸟类在一天内食用的蝙蝠体量可达到每天食物需求的一半左右。人类也处于地球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不管是害虫数量的失控,地球森林面积的减少,还是其他动物食物来源的匮乏,都会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带来非常严重影响。

作者:石兰(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