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天生就会交配吗?谁教会了它们?

自然界也有一些生物是通过后天学习,学会交配的。比如:熊猫。

后天学习的交配

自然环境下,熊猫的交配能力很弱,繁殖的后代数量有限。每年大熊猫只会发情一次,而每次只持续短暂的2-3天,在这2-3天内,雄性大熊猫闻到气味会赶来与雌性进行交配。

由于同一时间会有多只大熊猫聚集在雌性周围,雄性之间为了获取交配权,会通过武力的方式竞争,胜利者才能获得雌性的交配权。

当雄性与雌性交配时,它们周围会聚集着亚成年熊猫,以及交配能力弱的熊猫,他们通过在附近观看、学习,为自己未来的交配做准备。

在动物园中,观察员观察到,由于亚成年个体远离其他成年个体,所以不会交配。台湾动物园中曾经有一对大熊猫“团团”“圆圆”,圆圆在发情期时,由于团团没有机会接受培训,所以它不知道怎么做。最后只能在科学家的帮助下,进行人工授精生育后代。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大熊猫繁殖基地,饲养员每年都会让有经验的熊猫进行交配,然后组织没有经验的个体,在旁学习。但由于每年只有一次的学习机会,所以真正能学以致用的雄性并不多。

而这,也可能是在自然条件下,熊猫之所以濒危的原因之一。

从熊猫身上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生物天生都会交配,一些生物需要后天的学习。

动物为什么要进行交配?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动物天生就会交配,这是由进化决定的。

在地球生命诞生的时候,早期生命结构简单,而且不会移动,所以无法与别的生命体进行交配、繁衍,只能自我繁衍,这就是无性生殖。

早期生命的遗传物质可能是RNA,RNA是单链结构,在进行自我复制时,没有纠错的环节,所以在繁殖后代时,很容易出错,而这些出错的个体,将有可能不适应外界环境,而被淘汰。

所以该物种将可能在演化中,由于在繁衍时错误率过高而导致灭绝。

幸运的是,一些生命演化出了用DNA作为遗传物质,由于DNA拥有双螺旋结构,在自我复制时双链条能够彼此检查,因此大大降低了错误率。以人类为例,人类每一次进行自我复制时,只会出现个位数的基因复制错误,而人类的基因一共有几十万个。

由于DNA在自我复制时并不容易出现错误,如果生物再使用无性生殖,此时生物非常难以变异,也无法与其他个体进行基因交流,因此该生物的后代可能上百万年保持着同一个样貌。

但是,外界环境又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土壤元素、大气成分、空气含氧量等都在不停的变化,因此该生物有可能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灭绝。

极为幸运的是,生物在演化中演化出了性别,以及有性生殖。

虽然有性生殖的自我复制出错率低,但有性生殖可以快速的交流基因,当种群中某一个个体基因突变后,该基因能迅速扩散至整个种群,比如:人体的语言功能可能是由于某个基因突变,而在最开始,该基因突变可能只存在于某一个人体内,经过有性生殖之后,该基因就可以扩散到大多数种群之中。

动物是怎么学会交配的?

可以肯定的是,早期的有性生殖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可能是比较粗糙的,比如:雌性排卵在水中的某个岩石,而雄性排精在附近,精子与卵子在生物体外相遇后,开始发育成新的个体。

就这样,雄性与雌性在没有接触下,就完成了有性生殖。直到今天,有一些海洋生物都在利用这种方式繁衍后代。

后来,生物在演化的过程中,演化出了多种多样的有性生殖方式,比如:雌雄同体的海扁虫,在交配时会利用生殖器官相互攻击对方,谁被刺中,谁会怀孕、受精。

一些昆虫在交配时,雄性会刺破雌性的脊椎,把精子注入其中,完成受精。

而哺乳动物采取的方式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方式,不管生物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有性生殖,本质上是为了传递基因。

在演化过程中,一些没有学会有性生殖的个体,由于没有留下自己的基因,所以被自然选择所淘汰了,剩下的生物,则是我们看到的这样,能够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所以,对于生物而言,并不是生物学会了交配,而是不懂交配的生物都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