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消灭蝙蝠会造成怎样的毁灭性后果?科学家早就给出答案

       可以全民消灭蝙蝠,让蝙蝠灭绝吗?为什么以前人们吃野生动物没出现病状,现在才出现?截至目前,没有任何官方消息通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始于食用野生动物蝙蝠,而蝙蝠对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以及杀死它们不会减少疾病的传播,则共同决定了蝙蝠并不应该被消灭。

很多人问:是不是把蝙蝠这个物种全部消灭,人类社会就再也不会爆发类似的新型冠状病毒?不管是以前吃野味怎么没事,还是为什么不消灭蝙蝠,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问题,在此次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中被密切的关联起来。尽管该病毒的具体来源尚未确定,但野生动物蝙蝠却被锁定为最有可能的病毒来源,而那些可能因为吃这些野味而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人,也被大家视为罪魁祸首。

并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便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问,为什么不把蝙蝠这种又丑又毒的动物彻底消灭,避免人类日后再次遭遇相似的灾难?首先,关于此次疫情的病毒来源其实至今也没有确定,是不是吃野味导致疫情发生还在进一步的确认中。但是,关于为“什么不把蝙蝠全部消灭”这个问题的答案,早已可以通过科学家们过往对蝙蝠的研究得到答案,只不过这对于那些对蝙蝠并不了解的人来说实属意外。

没错,蝙蝠的确就像是一个行走的病毒库,在它们的身体里携带着多种病毒,而其中能够导致人类被感染的病毒就多达60种以上,这是地球已知所有哺乳动物之最。然而,我们却不能通过将蝙蝠消灭的方式来抑制病毒的传播。换而言之,消灭蝙蝠的这一举措,只会让“易感蝙蝠”的数量急剧增加,相反还会造成疾病传播的程度增强,却并不是减少疾病传播有效途径。

很多时候,我们人类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作为万物的中心,想当然地提出一些并不科学的见解,比如这一次的“消灭蝙蝠”。很少有人会关注动物对于自然生态的重要性,更多的都是参考其眼前对自身生活所带来的影响。然而,他们却并不了解:蝙蝠的灭绝,甚至会对许多地区的生态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比如,对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原始森林而言,在其中生存的果蝠(关键种),其实起到了动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作用。

因为,热带植物中的大多数幼体,其实是不能在亲本的阴影里得到正常发育机会的,尤其是那些还会产生毒素的母树,这对于幼树的发育而言无疑是极具破坏力的。于是,蝙蝠就担当起了植物种子的传播桥梁,通过它们可以飞行的身体将这些种子带到和母树距离较远的地方。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实际上是通过蝙蝠食用果实后将其排泄出来,并且,某些无花果还必须在经过蝙蝠胃的消化之后,才能得到发芽的机会。

事实上,蝙蝠不仅在大自然中传播了植物的种子,让幼树得以生长,同时也成为了某些植物的传粉者。比如,葫芦树就是通过蝙蝠来进行传粉的花。通常情况下,要借助蝙蝠这种动物进行传粉的花,它们的开花时间也往往都在晚上,而并非白天。与此同时,一只大约身重20克的蝙蝠,一个夜晚就能吃掉200到1000只昆虫,而蝙蝠同时又被浣熊和蛇等动物所捕食。简而言之,在生态系统中,蝙蝠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允许我们擅自将其消灭。

野味一直是部分人的追求,且往往呈现出两极化的分布态势,一部分是需要吃野味为生的人(目前基本已不存在),另一部分则是为了体现“身价”的人。以前的人吃野味都没事,现在却会导致疫情的说法并不准确。首先,正是科学的进步让我们知道了很多事物的本质,以前没有认知到并不等同于不曾发生。其次,环境一直在发生变化,而身处其中的人类和其他生物也同样不会原地踏步,在生存这个问题上,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会面临未知的考验,这也是最基本的自然法则。

作者:石兰(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