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日本偷袭珍珠港,“阴谋论”不成立?

珍珠港事件,是战后历史学家和军事历史迷们热议的话题,该事件不仅将综合国力强大的美国拉入战争,而且事件过程中的许多巧合和“偶然”,引发了人们普遍的质疑,在日本偷袭与罗斯福的“阴谋”之间,东猜西揣,据理力争。

要想说清这个问题,还要从日本的“北进”和“南下”政策说起。日军深陷中国全民抗战的汪洋大海之中,难以自拔;而“北进”与苏联开战,无功而返; 于是,“南下”成了他们的共识。问题来了,日军“南下”非要偷袭珍珠港吗?

实施“南下”政策,一定触碰美国的利益,双方矛盾加深。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二战全面爆发。“臭味相投的”德、意、日三国签订了轴心国同盟条约,意图瓜分世界。日本关东军在诺门罕地区进行所谓的“试探性”进攻,遭受巨大损失。也就是说,其“北进”策略已经放弃。

“以战养战”的日军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南下”,一面逼迫投降的法国同意其派兵进驻越南,一面正式提出“大东亚共荣圈”,表明了要称霸亚洲的野心。这样的举动严重触犯了美国的利益,双方在太平洋的矛盾正式摊牌。

作为曾扶持日本崛起的美国,既懊恼养了“一只喂不熟的狼”,又对其“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岛国的命脉——石油等战略物资,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旦禁止出口,对方只得乖乖就范。因此,在美国人的主观认识中,日本根本不是对手。

于是,就有了罗斯福在谴责轴心国侵略行为的同时,将德国列为头号敌人,日本次之,并且在整体战略中确定了“先欧后亚”的原则。当然,在日本高层中也确实存在“亲美派”或“稳健派”,他们不愿与美为敌,积极地寻求和谈的机会。

但美国似乎有“吃定”日本的把握,他们一边禁止出口,一边要求对方恢复到1937年全面侵华前的状态,换句话说,4年的战争,日军白打了。如此苛刻的条件,立刻遭到军方的反对,“强硬派”逐渐占了上风,日、美双方必有一战。

让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是,狡猾的日本人在开战前,就已经储存了800万吨石油,也就是说,如果节省使用的话,可以维持2年的需要,但毕竟是用一点,少一点,“要么谈成、要么快打”的呼声越来越高,尽快“南下”夺取荷属东印度的油田,成为日本高层一致的看法。

执行“南下”政策必须动用海军,日本联合舰队跃跃欲试。

从明治维新起,日本效仿英、美等国,“勒紧裤腰带”建设了一支能与美国抗衡的海军。当时,美、日双方军舰总吨数比接近10:6,但由于美国还有大西洋防区,因此,在太平洋地区双方实力相当。对于“南下”政策,海军志在必得。

首先,作为日本的“看家”军种,寄托了人们很大期望。举全国之力,耗费几十年建立起来的联合舰队,可以说是日本走向世界的标志。他们出访各国,将日本的强大展现在各国面前,但自开战以来,几乎“一枪未开”,有“花瓶”之嫌。

其次,美国人的盛气凌人,同样激发了官兵们的愤慨。在他们潜意识中,美国海军的实力也不过如此,尤其是在航母的认识和实践上,当时的日本联合舰队,可以说是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换句话说,他们更想通过战斗,表现出自己的强大。

更让他们不服气的是,自向外扩张以来,都是以陆军为主,取得的胜利和荣耀,让海军的官兵们羡慕、嫉妒、恨;反过来,陆军对海军的“娇宠”,也是愤恨有加。在他们看来,陆军在中国战场上形成僵持状态,也该由海军来打破僵局。

作为联合舰队司令的山本五十六,在日军中以“稳健派”自居,多年的留美生活,让他十分清楚的知道,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和美国动手,因为“美国的烟囱,比日本的树还多”。但是,“南下”方案已定,他必须考虑如何打好这一仗。

在他看来,“南下”的最大障碍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只要运筹得当,消灭其舰队主力,可以为日军南下争取一年的“安全期”,并且以“速战速决”的方式,有可能逼迫美方讲和,从而实现日本称霸太平洋的战略目标。

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日本会首先偷袭珍珠港。

偷袭珍珠港,可以说是山本军事生涯中最得意的一次军事行动。从战术的角度来说,他达到了消灭太平洋舰队主力的目的,并为自己和海军赢得了至高的荣誉,达到了人生巅峰。但美国人始终不认为,日本会有这么“大手笔”的动作。

一是,以当时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实力来讲,还是很有自信的,这其中不仅有实力的差距,而且还有背后强大的军工业实力的较量。以岛国的综合国力养了一支庞大的联合舰队,稍有闪失,几十年的心血将付之东流,日本是不会冒这样的风险。

二是,美、日必有一战,但不是珍珠港。在美国的眼中,一贯“小家子气”的日本人不可能有什么深思远虑,最多也就是进攻菲律宾的美国驻军“出出气”,这是当时美国上下普遍的认识。说白了,日本人没有实力招惹太平洋舰队。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正在和日本进行谈判,谈判过程中,日本的“谦恭”表现,更加让罗斯福等人认为,对方最多是不接受谈判条件,还不至于狗急跳墙,反目成仇。就算是要动武,也只能是进攻菲律宾的局部摩擦,不会有大作为。

正是这样的“误判”,致使许多“蛛丝马迹”的信息,他们都没有与珍珠港联系起来,不是他们完全的“疏忽”和“麻痹”,而是根本就不相信日本人敢这么干。就连对山本和日本联合舰队比较了解的尼米兹,也有这样的“侥幸心理”。

当时以“资历不足”为由,拒绝太平洋舰队司令一职的尼米兹,敏感地认识到日本很有可能袭击珍珠港,既有“出其不意”的铤而走险,又有“一招制敌”的战术效果。但很快“侥幸心理”作祟,认为“招惹”美国,不符合日本的战略需要。

所以,在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的过程中,反映上来的“信息”要么被忽略掉,要么被“不可思议的”否决掉。也就是造成了日后人们议论纷纷的话题,甚至冠以“阴谋论”戴在罗斯福的头上,更有甚者说是丘吉尔的“阴谋”。

其实,细细想想,只要想开战,理由很好找。任何一个小摩擦,都可以作为宣战的理由,没有必要拿一支舰队去冒险。更何况,当时美国的重点是在欧洲,就算想参加战争,也是先和德国宣战,没有想到日本人抢到了德国前头。

难怪,毫无成就感的罗斯福大声疾呼:“必须记住这个奇耻大辱的日子!”因为,他也从未把日本人当成真正的对手,最起码不是第一位。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