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爆发,英国为何封闭滇缅公路,苏联撤志愿航空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没有根本解决交战国的政治矛盾,反而在战后,战胜国对战败国执行了更加不公平的政策,致使引发了一战后欧洲的动荡。欧洲的不稳定,让各国都惶惶不安,结盟、失约,再结盟、再失约,成为欧洲乱象的标志。

这些乱象的背后,其实都在传递一个信息——各国都不愿再开仗。然而,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却牵扯了英、美、苏等国敏感的神经。美、英两国担心其远东利益遭受损失,苏联更担心“腹背受敌”,围绕中国战场,各国纷纷出手。

令人意外的是,苏联成为大规模支援中国的首个国家。

苏、日两国可以用“世仇”来概括,自19世纪90年代,双方围绕着远东地区发生过多次战争。结果是,日本胜多败少,并跻身列强的行列。沙俄垮台后,苏联加强了军事建设,尤其是陆军方面,比“重海军,轻陆军”的日本强了许多。

1927年,苏联与南京政府因“中东路事件”断绝外交关系,日本趁机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整个东北。在苏联的国防战略中,西线防范波兰,东线警惕日本,这件事对于苏联来说,是个重大威胁,为了消除隐患,该是展示苏军强大的时候了。

随着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日本彻底暴露出“称霸”的野心,他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为了防范来自苏联的压力,关东军由最初的8万人增至30万人,在他们的如意算盘中,“3个月解决问题”后,转头进攻苏联。

苏联一面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向远东地区增兵,一面开始全面支援中国的抗战,从1937年到1940年间,提供了价值3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并派出“志愿航空队”进行有限地防空作战。在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下,日军终于被拖入了“持久战”。

在中国战场不能“速战速决”,日本人归咎于苏、美、英等国的援助,在他们看来,要想尽快解决问题,就必须切断中国的外援,特别是趁苏联国内“清洗”,军队实力大减之际,在张鼓峰一带进行试探性进攻,结果日军无功而返。

不服气的日本人,于第二年的1939年,在诺门罕地区再次与苏军交战,双方投入兵力达20多万人。占有坦克和飞机数量绝对优势的苏军,在朱可夫的指挥下取得了战役胜利。日军损失惨重,伤亡4万人,他们清醒地意识到,苏军不好惹。

就在日本深陷中国战场,不能自拔的时候,德国的进攻带来了转机。

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建立的51个陆军师团,有25个在中国战场,共计减员115万人,由战略进攻转为维持劝降。随着德国入侵波兰,二战爆发,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中国战场。

首先,英国为了应付欧洲危局,决定放弃在华利益,保护其在远东的殖民地不受侵犯,这就是有名的“东方慕尼黑阴谋”。日本利用这个时机,以不策应德国为条件,要求英、美两国放弃援助中国,并封闭了当时外援物资必经的滇缅公路。

其次,苏联的防范重心转向西线。尽管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作保证,并参与了瓜分波兰,但苏军最高统帅部仍不放心,一面构筑“东方防线”,在战略上防范德国;一面为避免两线作战,缓和苏日关系,将“志愿航空队”从中国撤回。

让日本人感到欢欣的是,对抗战失去信心的汪精卫,率领几十名政府高官,以及几十万军队投降,成立了“伪政府”。对中国抗战来说是重大损失,它不仅动摇了全民族抵抗的决心,而且在国际影响上,处于十分不利的局面。

更有甚者,逃亡重庆的国民政府,也对“持久战”产生了动摇,他们秘密地在香港与日本谈判,准备以承认满洲国和同意日本在内蒙古驻军为条件,达成停火协议。中国的抗战岌岌可危,反观日本在这个时期,似乎越来越主动。

尽管敌后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动出击,尤其是华北的八路军,集合了20多万人的部队,发动了以破坏日军铁路交通线为主的“百团大战”,振奋了全民族的抵抗决心;但对于整个国际形势来说,影响力十分有限。

关键时刻,美国的态度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1940年,是同盟国最困难、最关键的时期,欧洲被失败、投降的阴郁氛围所笼罩,亚洲的日本显露出咄咄逼人的态势,南下的势头也越来越明显。罗斯福从长远的利益出发,敏锐地感觉到不能再退让,否则留给自己的回旋空间越来越小。

特别是中国战场的抗战,可以牵制大量的日军,从而为准备开战的美军,争取更多的时间。也就是说,美国要想获得世界主导权,参战是迟早的事情,尽管“孤立主义”盛行,但对同盟国的物资增援,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美国利益的。

一是,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全面禁止对其出口包括石油、废钢铁在内的战略物资。作为“天生”资源匮乏的岛国,特别是石油,长期依赖于美国进口。发动侵华战争、实施“南进政策” 就是为了找油。一旦油断了,日本将不攻自破。

二是,确定联华抗日。通过租借法案将中国列入借贷国,一亿美元的贷款迅速到位。一方面,开展双方军事合作,罗斯福秘密下令,允许空军退役军官参加志愿援华队,并以最优惠的价格提供100架最新战斗机。

另一方面,同意由陈纳德牵线,中国出钱招募300多名志愿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建立一支航空队,这就是人们熟知的“飞虎队”。尽管与苏联无偿的“志愿航空队”相比,美国人过于“算计”,但对中国抗战的影响和帮助还是很大的。

更振奋人心的是,就在德、意、日三国签订同盟条约的第二天,罗斯福宣布德国为头号敌人,日本排第二,并谴责其侵略行为,表示要与之斗争到底。这个积极的“信号”,无疑就是美国准备参战的宣言,坚定了同盟国抵抗的信心。

随即,英国政府开放了滇缅公路,重庆方面也停止了同日本的秘密谈判。当然,美国援华的态度逐渐积极,还是看到了中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决心,以及将日本拖入一场“全民抗战”的力量。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反法西斯同盟才真正确立起来。

如果没有美国的“积极信号”,中国抗战还能继续吗?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