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那些事儿》当中,作者当年明月认为朱元璋参加红巾军之后为自己取的名字,意为“诛元璋”,表诛杀暴元之意。当年明月又称,朱元璋的家人因元朝的腐朽统治几乎全部饿死,所以他对元朝深恶痛绝。
当下,就有人认为朱元璋爱戴元朝、感谢元朝,反对当年明月的观点,其论据无非是《丁丑颁平定沙漠诏于天下诏》当中的“朕本农家,乐生于有元之世。庚申之君,荒淫昏弱,纪纲大败。由是豪杰并起,海内瓜分,虽元兵四出无救于乱,此天意也”。他们又指出,朱元璋的家人其实是病死的,元朝不应负任何责任,如果你穿越回去说朱元璋仇恨元朝,会被朱元璋剥皮实草。事实是如此吗?
▲明太祖朱元璋
在冷研之前的文章《方孝孺到底干了啥?朱棣:以他笔杆子的地位,朕不得不诛他十族!》当中,已经提到,《朱元璋赐高丽国书》声称——“元非我类,入主中国百有余年,天厌其昏淫,亦用殒绝其命”,《朱元璋颁行天下振兴文教诏书》也宣称——“自胡元入主中国,夷狄腥膻,污染华夏,学校废驰,人纪荡然……胡元入主中国,蔑弃礼义,彝伦攸斁,天实厌之”。可见明太祖心里是不怎么愿意承认元朝正统的,之所以表面上承认,还是出于统战的需要,是政治宣传,何况在元朝统治下长大的士大夫也有不少怀念元朝。朱元璋任用力论元朝为伪朝非正统的方孝孺为托孤重臣之一,足证他并没有多么热爱元朝。那么,朱元璋的父母和兄长在元末病死,元朝政府对此就毫无责任吗?就此,我们要谈谈名声并不广的元末瘟疫。元末瘟疫发生时间与欧洲黑死病同期,因此有由欧洲流传而来的猜测。
▲韩国电视剧《奇皇后》中的元顺帝剧照
元朝末主元顺帝在位三十五年(一三三三年至一三六八年),是元朝历史上疫病流行最多的时期,史书载有十二次之多。平均每三年就有一次疫病发生,死人无数。到顺帝后期,几乎每年都有一场疫病。当然,其中只有一部分够得上大疫的级别。总结元朝的灭亡,二分天灾,八分人祸。而瘟疫则是天灾中的一环。元朝末年,气温下降,灾害较多,导致人民死亡,这是天灾。而不过建立百年的元王朝已经腐朽到了极点,官僚横暴,士绅酷虐,对人民依然敲骨吸髓,而朝廷的赈灾活动却力度薄弱,执行力极差,这是人祸。
有元一朝,对于黄河治理极为粗疏。元人王恽曾作诗说“堤防不议四十年,河行虚壤任徙迁”,显示出元王朝对于黄河治理的掉以轻心。元代所用的治河监官,也往往不懂水利,水平低下,据记载:“知河之利害者百无一二。虽每年累驿而至,名为巡河,徒应故事,问地形之高下,则懵不知;访水势之利病,则非所习。既无实才,又不经练。乃或妄兴事端,劳民动众,阻逆水性,翻为后患”。因此元代黄河决口、泛滥,远胜前代。在赈济灾民上,治理粗疏又长期财政亏空的元王朝也做得不到位,黄河泛滥的巨大破坏,越发加重了北方的人口空心化。
▲贾鲁治河
直到元朝灭亡前夕,元顺帝才命令治水专家贾鲁大举治理黄河,这次效果较好,但由于过去长期治理不善,这次大工程耗费极大,劳役极重,“死者枕藉于道,哀苦声闻于天”,而且滥印钞票支付,引起全国性的严重通货膨胀,民不聊生,反而加速了元朝的灭亡。而瘟疫问题,也绝非仅有元顺帝一朝才有的。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让整个欧洲陷入黑暗,从东方传入的黑死病,为何在中国没有大规模爆发?》就已经指出了,元朝灭宋之后对于全中国管理粗疏,对地方控制薄弱,依赖于不可靠的士绅阶层进行疾病防控工作。
《元代疫史地理规律与环境机理研究》认为在元朝统治期间(1260—1368)整体疫灾频度为61.84%,百年之中有六十余年的时间处于疫病爆发期,受灾面积遍及全国。这频率高于《元史》记载,应该计算了方志等文献所记载的地方中小规模瘟疫,然而元代防疫措施相对宋代发生致命的倒退并无疑问。
韩毅教授在《宋代瘟疫的流行与防治》一书中,详细探讨了宋代官府对瘟疫的认识与防疫机制的建立,宋代官府防治诸路州县瘟疫的措施,宋代官府防治军中瘟疫的措施,宋代官府防治牲畜疫病的措施,宋代医学家、宗教人士和普通民众对瘟疫的认识与防治等等。显然有宋一朝的防疫措施,既包括政府自上而下的防疫体系,也包括民间的防疫体系,有一个完整严密的结构,是以有宋一朝,瘟疫的频率和造成的伤亡都较低。直到清朝,都有人评价说“有宋一代于医学最为留意”。
▲宋代官办药局非常之兴盛
显然,虽然元末瘟疫的规模尚不及300年后的明末大鼠疫,但元末所遭到的气候变冷、粮食减产程度也远比不上持续近百年的明末小冰期。是以造成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局面,正是因为元朝腐朽而宽纵的管理,导致民受灾而不得赈,人被疫而不得药,田地颗粒无收,而索租之官吏士绅依然逼迫不已。
朱元璋的父母和兄长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既因元王朝的黑暗统治而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缺乏抵抗力,元王朝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瘟疫传播及发放药物进行治疗,导致朱元璋满门几乎死绝,他只能孑然踏上行乞道路。试问,朱元璋可能对于元王朝没有怨恨,甚至发自内心地爱戴吗?后来朱元璋说元失天下以宽,正是痛心于元王朝的宽纵统治,导致蒙古贵族和地方豪强士绅予取予求、为所欲为,导致百姓疾痛惨怛,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局面。所以朱元璋才强调“元以宽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小人但喜宽”,希望通过郑子产式的严政来纠正腐朽的风气。
▲春秋郑国名相子产
孔子曾评价子产的严政说“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那么朱元璋以猛政治国,而又属意于仁厚的太子朱标,这是符合儒家教导的。只是朱标早逝,朱允炆妄为失国,导致仍然热衷于猛政的朱棣上位,这就不是朱元璋所能逆料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海云天,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