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野外环境下,挖一个湖泊,那么无数年过去之后,水塘里面一定会有生物,而且也会有鱼类,但不会自我诞生鱼。
湖泊里的鱼是怎么来的?
在没有人为干预下,一些两栖动物、昆虫等会将自己的卵带到湖泊里面孵化,或者直接在湖泊里面产卵。
鸟类以及其他生物也会在湖边觅食,将其他湖泊中的水草种子等带到附近,会让湖泊中的氧气含量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
如果时间足够长,这个湖泊中还会有鱼类在其中诞生。之所以有鱼类,并不是因为湖泊可以自己诞生鱼。而是在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当地环境一定会爆发洪水,届时该湖泊就会与其他水域相连接,鱼类会顺着水流流到该湖泊之中。
等待洪水退却后,留在当地的鱼类可以依靠湖泊里的氧气,以及取食湖泊中其他生物的卵或者浮游生物为生。就这样,这名水塘中会很快布满鱼类成员。
事实上,在北美就有这么一个水塘,该水塘位于沙漠的洞穴之中,这个水域里的水长只有6米,宽约3米,在这个水域里生活着最与世隔绝的鱼类沙漠鱼。
科学家研究表明,沙漠鱼在5万-10万年前随着洪水留在了该洞穴里,后来这里洪水退却,再加上位于沙漠之中,导致在以后的岁月里,该水塘无法与外界水源交流,久而久之留在这里的鱼类开始走向了独立演化之路,目前生活在这里的沙漠鱼,与其他鱼类均有生殖隔离。
湖泊里能自己诞生鱼吗?
假如,一个人工湖泊,不会与任何外界水源的生物进行交流,那么无论时间过去多久,该湖泊都不会诞生鱼类。
首先是因为,湖泊不适合生命起源。一般生命起源的地方会有热泉口,这是因为在热泉口附近,持续不断的热泉喷发,会导致热泉喷发口附近,产生高浓度的氢离子浓度差。
再加上从热泉口喷发出的物质比较蓬松多孔,生命可以在这些稀松的孔洞里诞生,并以氢离子浓度差为能量。而人工湖泊里不具备高浓度差,所以无法诞生生命。
但是,如果是人工挖掘的湖泊,其实并不需要新生命诞生,这是因为地球上已经存在了大量的生命,会不会有一些生命能够演化成鱼类呢?
我们以两栖动物为例。
别的生物能演化成鱼类吗?
鱼类,在生物学上的定义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有鳍,通过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
也就是说,两栖动物想要演化成鱼类,首先要具备这些特征。然而两栖动物能够在漫长的岁月里演化成鱼类吗?
事实上,不太可能。
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我们知道生物在进行有性生殖时,会将自己一半的基因形成配子传给下一代。虽然下一代拥有的基因一半来源于父亲,一半来源于母亲,不过由于父亲和母亲都属于同一个物种,所以该个体也保留着自己原有物种的特征。
但是,生物在进行有性生殖时,一般会发生极个别的基因变异,只不过有些基因变异的特征太不明显了,很难被人察觉,比如:发色改变。
就这样,生物会一代代改变一点点基因,就像是装修大楼一样,今天改变一点大楼的地板砖,明天改变一下墙上的壁画,后天改变一下大厅的绿植,虽然改变的地方不大,影响也有限,但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千万年的演化后,该生物就会演化出与曾经完全不一样的个体,此时新出现的个体就是新的物种。
然而,新出现的物种并不一定具备鱼的特征。因为进化是没有方向的,新出现的生物可能没有鳞片叶能在水中时生存;可能不需要通过腮部,也能呼吸水中的空气;不需要鱼鳍也能运动。
总而言之,新生物完全没必要按照鱼类的标准去演化,所以无论该湖泊经过多少年,也不会出现鱼类。
总结
事实上,演化中任何一个个体基因的改变,都有可能导致该种群走向完全不同的演化道路,比如:猿人最初直立行走时,由于直立行走速度不快,再加上攀援技术也不如猴子好,经常沦为恐猫的食物,这导致有相当一批猿人又从直立行走演化成了四肢行走,因为这种演化可以躲避恐猫的攻击。
所以,生物在演化时只是为了适应环境,并非提前知道演化的设计图,然后按部就班地进行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