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大熊猫只有5个真正的手指,它的第六根手指是“伪拇指”,之所以叫它伪拇指,是因为这个手指没有骨头,只有一个肉垫。具体原因,还要从它从食肉动物转为食草动物说起。
大熊猫为什么有第“6”根手指?
我们知道,早期的大熊猫是食肉动物,后来由于基因变异,再加上对鲜味味觉的丧失,导致大熊猫开始吃植物为生。但和普通食草动物不同,大熊猫食用的食物是竹子,需要用手指固定,也就是抓握,才能进食。
然而食肉时期的大熊猫,在捕食猎物时并不需要固定住猎物,就可以进食,所以在刚开始大熊猫并没有出现第6个“手指”。
而大熊猫原本的5个手指并不具备抓握功能,这就会导致大熊猫在取食竹子时会遇到困难。可能在演化中,大熊猫家族中某一个个体出现过基因变异,导致第6根伪拇指的出现,由于该性状可以帮助大熊猫更好地适应进食,所以这个性状被保留了下来,并一代代繁衍,直到今天。
除了大熊猫之外,小熊猫也像大熊猫一样,拥有第“6”根手指,而演化的原因其实和大熊猫类似,都是为了抓握方便,科学家们曾经对它们的基因测序,观察发现,没有什么亲缘关系的它们,都分别长出了第6根手指。
这种不同生物间分别独立演化出相同功能的演化,在生物学上叫做趋同性演化,驱动力都是为了进食方便。
其实,我们可以观察一下狗狗,狗狗进食不需要抓握,所以它们就没有演化出拇指一样的结构,它们的手指不可以抓握,所以在啃骨头时,会采用两个胳膊固定。而大熊猫只用使用1只手就可以完成。
事实上,在动物之中,需要抓握才能取食的动物,都会演化出类似于人类的拇指,比如:猴子、黑猩猩等,它们的手指结构和人类很类似。这种结构无论是取食,还是使用工具都很方便,以至于有些科学家认为,如果宇宙中存在着其他文明,那么该文明一定具备像人类手部一样的结构。
这是因为,具备抓握能力的手部,可以使用工具改变周围的环境,从而使环境更有利于自我生存。
大熊猫的伪手指会演化成真手指吗?
早在达尔文之前,就有一位科学家提出了进化论,他就是拉马克。他认为生物演化的规律是: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我们可以用大熊猫来举例,意思是说:大熊猫本来没有第6根手指的,但在后天适应环境之中,需要大拇指来固定食物,因此演化出了第6根伪手指,而这种性状,又可以通过遗传,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
当然了,现在拉马克的进化论已经被取代了,因为科学家研究发现,生物的演化并非是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而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更加关键的是,生物演化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并不是说:大熊猫因为吃竹子不方便,于是自身演化出了手指。而是某一只大熊猫基因出现了突变,刚好导致该个体获得了第6根伪指,由于适应了环境,所以生存了下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大熊猫并不一定会演化出第6根真手指,因为演化是没有方向的,而基因变异的速度又是非常慢的,种种因素导致了大熊猫想要获得第6根手指,有较高的难度。
总结
大熊猫并没有真正的第6根手指,它身上的第6根“手指”是伪指,没有手指的关节结构,只有一个肉垫。但这个肉垫却可以帮助它们固定食物,更方便地进食。
事实上,有相当多的生物都演化出了第6根伪指,比如:小熊猫、大象等。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被称之为趋同演化。
根据生物进化论规律,生物并没有明确的进化方向,再加上基因突变发生的概率非常低,基因变异的速度非常慢等众多因素,导致未来大熊猫能够演化出真正的第6根手指的概率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