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妹一直喜欢街舞,跳了许多年,小有成绩,但家里始终不能理解她。这也成了她追梦路上的烦恼之一。
喜欢某件事并为之持续付出,其实比我们想象中要困难得多。认定某件事、某种生活方式,长时间实践它,需要勇气和韧性。在过程中如何面对挫折,如何调整自己,往往比选择本身更值得深思。
今天,我们邀请了6位一直在追求“本命”身份的女性,来和大家分享她们的故事。希望可以带给你新的思考。
01不切实际的梦想可能会破坏生活,只有与现实匹配的热情才能成就生活
兔子,28岁,语文老师
从初中开始,我就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可是真的成为全职小说作者后,我发现难以养活自己。为了生计,我不得不去转做语文老师,想着可以通过将教学经历写成故事,延续和文字的感情。但因为工作太忙,这个计划也落空了。
梦想破灭的挫败让我开始思考——钟爱的事是否一定要成为自己的工作,是否一定成为生活的主体?如果做不到,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办法?
在这种思考中,我开始尝试调整目标,将对文字的喜爱拆解成许多小点,融合进生活。比如,和我的学生们分享我读书的思考,一起做摘抄;再比如“逼”他们写日记,跟他们探讨写作的技巧。
学生们的成长令我惊喜。许多学生一开始对文字没兴趣,后来慢慢爱上写作文,还主动跟我聊他们对文字的见解,时常给我新的视角。我也收获了以前靠个人写作无法获得的乐趣。
看上去,我对文学的热情一直在为现实妥协,但事实上,跟随热情恰恰可能会破坏生活。在必要的时候调整目标,让写作的梦想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生活中可以实实在在去做的事情,是目前我能安放它的最好的方法。
02追星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为了获得面对现实的支撑
茄崽,26岁,公益行业从业
最初见到这个idol,就觉得他是本命,我决定为他做一个站子,一做就做了好几年。做站子让我认识了好几位同样喜欢这个idol的女生。我们天然地信赖彼此,还约好就算以后不追星了,也要继续做朋友。这种既单纯又深厚的友谊,是在工作后靠日常社交很难获得的了。
追idol还是我的精神支撑。有一段时间我工作压力极大,每到快撑不下去时,我就会想到我的idol这时候也在努力打拼,我也要再撑一下。哪怕现实情况还是我必须独自面对一切,但想到他,我就感到有个人无条件地与我同在。哪怕他不会真给我加油,他在那里,带来的力量感就是真实的。
作为大龄追星女青年,追星更多是对理想的一种寄托。我喜欢他呈现的少年感,而这也是我对自己的期待:永葆善良和真诚。因为喜欢他,这种模糊的期待有所具象,让我在为人处世的原则上,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榜样。
对我来说,追星的意义早不是满足幻想,而是搭建另一种生活图景。通过追星,我能获得日常生活之外的力量,而这一切,将帮我更好地面对日常生活。
03多想想要付出的代价,是对所认定的事更严肃、负责的态度
小林,31岁,博士在读
我喜欢社会学,加上学习的过程给我满满的成就感,让我决定投身学术。即使因为读博和男友分了手,连续几年没回家看过父母,我都没动摇过。因为我觉得,找到自己真正想走的路,一定要专心努力,尽量不要被其他的事打扰。
但2018年,父母突然之间要我无论如何回去一趟,回去后我被告知,父亲即将动一场手术,风险很高。而之前为了不打扰我,两位老人家将父亲的病情瞒了我半年。
我后悔至极,因为我从不曾想到,自己在投身学术时,对身边的人和情感忽略了这么多,甚至反过来要求他们迁就我,这让我无比愧疚。
诚然,我读书好、学历高会给父母带来了一些好处,比如周遭人对他们的羡慕,比如在未来有机会给他们更好的物质生活。但这一切都无法弥补我在当下对他们的亏欠。
我忽略了他们。在一开始,我对这一切毫无察觉,直到父亲重病,才有所反思。而我过去一直坚定的、对学术的追求,在此番重重压力下,也开始动摇。
如果早一些想到这些,我希望自己可以以更平衡的方式追求所爱,可以兼顾身边的人和事,即使会走得慢一点,但尽量少一些遗憾,才是对待所认定的事更负责的方式。
04越来越多女性选择放弃家庭,在职场打拼,而我偏偏反其道而行
莉莉吉,36岁,全职妈妈
原先,我也在职场打拼,想要取得一些成绩。但即使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部门经理,我也没有感到想象中的充实或自豪。怀孕后,我第一次模糊地体会到想要投入某一个角色的冲动,便决定成为一名全职妈妈。
在家做全职妈妈这几年,我成长了很多。比如,为了培养儿子的习惯,我尽可能按时给他喂奶、哄他睡觉,这让我比工作时还要自律。
而他稍微大一点时,我常常因为自己的成年人视角,不理解他的情绪。这种偏离令我开始反思自己与其他人的日常沟通,会去觉察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别人。
在工作时,我总想要更大的项目、更高的职位,但真的获得了,又体会不到期待中的满足。但做了妈妈后,我发现给我的孩子做饭、陪他玩这样简单的事,就令我幸福和踏实。因为这些意味着我在给予爱,比不断获取带来的意义感更强。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也借机回顾了过去一段人生,发现相比部门经理,全职妈妈才是我真正向往的样子。这可能和现代独立女性所倡导的价值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我们要完成的是属于自己的人生,当然只能找到自己觉得有意义的方式去度过。
05写作帮我对抗生活的虚无,而我想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阿猎,28岁,科普作者
最早做科普写作是在2014年,当时只是一些微信稿。后来才开始做完整的比如性教育手册、自杀者亲友的自助手册等。到现在,写作几乎成为我的生活方式。
我和许多人一样,觉得人生虚无。而要对抗这种虚无,能做的就是和实际的人产生确实的联结。刚好我从小受的教育,包括后来学的专业(社会工作),都强调利他,便想做点什么,去影响哪怕一点点人。
但是,一开始我通过线下科普能实现的影响很少,反而会增加我的无力感,令我怀疑每次都只能给十几个人讲,真的有用吗?但开始写作后,我能看到自己做的事真的影响了许多人,是这种反馈,开始帮助我抵抗虚无。
生活内容和身份认知是相互成就的。我们从日常做的事中提炼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再以此去引导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事。现在,“科普作者”作为我的身份标签之一,对我来说是一个指引,让我相信我可以一直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下去:持续科普写作,持续影响更多的人。
毕竟,认准一种生活方式,从来不是只与自己相关。不与他人发生联系的认定,大多会成为无本之木。通过这些认定与世界产生联系,才会给我们源源不断持续下去的动力。
06爱好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而这才是它最重要的意义
姽婳,24岁,汉服体验馆创业中
最初接触到汉服是在6年前。当时我高考结束,终于可以张扬个性。汉服漂亮又小众,完全符合我当时的需要。每次因穿着汉服被人注意,我都感到满足。
因为汉服,我认识了很多有内涵的朋友,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开始读典籍,后来还接触了古琴和书法。而比学到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我在过程中懂得了许多古人智慧。
比如,我以前一直不喜欢人情世故,觉得那就是“攀关系”,竞选学生会因为“不合群”输了竞选,还让我不平了很久。后来读《红楼梦》,理解了“人情世故”其实是如何更好地为人处事,才明白自己过去有多幼稚。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不再需要通过穿着汉服博人眼球来获得内心的满足。我感到精神世界越来越丰沛,周围人越来越愿意主动来和我交谈。当我沉浸在对古典文化的喜爱中,享受和朋友的交往时,我不再在意自己是否被关注,心胸开阔了许多。
我穿汉服的频率也降低了,不是不喜欢了,而是我不再依赖它了。因为它已经引领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而这才是一项追求最重要的意义。
KY作者说:
小时候,大人总会问我们: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呀?Ta们其实是在问,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那条路,一直走下去。
这条路并不好走。我们会有所成就,但也必有所失去,甚至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但无论结果如何,找到认定之事并执著为之付出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与自己对话、发现自己、反思自己,最终成就属于自己的生命的过程。
我想这份执著是有价值的。也希望这样执著的我们,可以无悔这一生。
KY作者 / Li
编辑 / KY主创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