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国家公墓,首个埋葬的外国人是谁?

大多数人都知道罗斯福与丘吉尔,在二战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国的关系十分紧密,在处理国际事务和控制战争走向上,基本“步调一致”;但很少有人知道双方将领彼此不服、明争暗斗,争得脸红脖子粗,甚至进行人身攻击。

首当其冲的是艾森豪威尔与蒙哥马利。由于丘吉尔特别关注军事行动,而罗斯福几乎是“大撒把”,以至于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美国的利益常受到英国人的挑战。为此,马歇尔既充当艾森豪威尔的坚强后盾,又与英国人巧妙的周旋。

通过丘吉尔身边的“间谍”,掌握英国人的真实想法。

罗斯福与丘吉尔的关系,是公认的“紧密无间”,俩人经常在一起会谈,罗斯福的战略构想和意图,常常使丘吉尔比马歇尔等人还要早知道。这样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让马歇尔等人十分被动和尴尬。

作为陆军总参谋长的马歇尔,自然明白问题出在罗斯福身上,但又不能要求总统“闭上嘴”。既然是内部信息知悉的不对等,那就找一个英国“间谍”,将丘吉尔的想法提前知晓,就对等了。这样,既不伤害两国的友谊,又可以平等地处理问题。

这个人就是时任英国驻华盛顿联络官——约翰·格瑞尔·迪尔元帅。为了“拉拢”迪尔,马歇尔向其提供了绝密的日本情报;作为回报,迪尔把英国参谋部的机密也告诉了他。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丘吉尔的一举一动,在马歇尔面前“一览无余”。

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不仅掌握了英国人的想法,而且还了解到罗斯福的打算,可谓是“一举两得”。不过,他们的做法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破坏英、美两国的团结,即使不受处分或降级,也会让他们处于十分难堪的境地。

到了1944年,两人发展成为无话不谈、亲密无间的地步。大量的内部消息被马歇尔掌握,为应付美国与英国之间的利益竞争,提供了第一手材料。看来,美国赢得盟军的“霸主”地位,不仅有国家实力在支撑,“情报”也很关键。

11月3日迪尔因病在华盛顿去世,为了纪念这位英国朋友,在马歇尔的争取下,迪尔被葬于国家公墓,这是葬入该陵区的首个外国人。他还积极筹款,建立了一座迪尔雕像,深深地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怀念之情。

但英、美两国之间的矛盾,依然是马歇尔关注的焦点。

马歇尔与迪尔的友好关系,是战争期间英、美两国表现出十分和谐的一面,但并不表示两国之间不存在利害冲突。尤其是诺曼底战役期间,双方为了个人荣誉和国家尊严,相互指责、互不相让,甚至两国媒体也加入进来,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虽说艾森豪威尔是盟军总司令,蒙哥马利担任地面部队指挥,但论资历、军衔和作战经验,蒙哥马利自认为胜出一筹,始终不服他的管理。例如,盟军总部的战情分析会,蒙哥马利几乎没有去过,并擅自接受媒体采访,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

不过,也只有他能代表英国与美国“叫板”。二战爆发后,是他打赢了阿拉曼战役,让接连失败的英国和民众为之一振,犹如看到了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斗志备受鼓舞,将他捧为了“英雄”。向来自以为是的蒙哥马利“照单全收”,趾高气昂。

蒙哥马利和英国人总想贪天功为己有,将荣誉、权力、出风头的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这让罗斯福和马歇尔也很不高兴,美军的付出比英军大得多,但新闻媒体、广播全是蒙哥马利的名字,这对死亡的官兵们是十分不公平的。

于是,马歇尔忠告艾森豪威尔,按照事先的安排,盟军在诺曼底站稳脚跟后,尽快接管地面指挥权。这是英国人不愿看到的结果,作为回应,丘吉尔立刻宣布晋升蒙哥马利为陆军元帅,比艾森豪威尔高一级,直到他主导的“市场花园行动”失败。

艾森豪威尔随即举行记者会,主动承担了战役错误。言外之意就是,虽然是蒙哥马利在指挥战斗,但实际的决定权在他那里。这么做,一方面维护了蒙哥马利和英国人的脸面,另一方面告诉英国人和媒体,他才是盟军真正的最高统帅。

艾森豪威尔巧妙的敲山震虎,表现出了极高的智慧,但蒙哥马利似乎并不领情。马歇尔对此怒不可遏,指责他办事“一点也不光明正大”,经常在媒体上损害盟军总司令的声誉。他们没有见过马歇尔发这么大的火,从此,蒙哥马利和英国人收敛了许多。

英国人依然胡搅蛮缠,马歇尔始终力挺艾森豪威尔。

阿登战役,盟军遭受了不小的损失,英国人借机攻击艾森豪威尔,认为他是参谋出身,没有实战经验。更过分的是,蒙哥马利大放厥词,攻击盟军总司令,抬高自己。马歇尔知道自己的职责,就是维护两国军队的团结和合作,他在极力克制。

他告诫来告状的蒙哥马利和其他英国将领,“知道为什么罗斯福总统从不看望艾森豪威尔吗?因为他已经不是一位美国将军,而是盟军的总司令”。也就是说,在军事指挥上,美国总统都要听盟军总司令的,英国人没有资格来告状。

此番话一说,不光英国将领们不敢再造次,就连丘吉尔也尽量回避军事行动,这让艾森豪威尔十分感谢马歇尔。其实,作为领导,就要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气度,尤其是部下遭到质疑的时候,更要鲜明的支持。同时,也是维护领导自身的威望。

随着柏林近在咫尺,惯于争荣誉的英国人再次“旧病复发”,要求进军柏林。马歇尔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他看来,一是,按照雅尔塔会议要求,柏林在苏联人的管辖范围,只能是苏军攻占;二是,与苏联是盟友,必须维护同盟国的团结。

更重要的是,不能让英国人借强大的美军,去实现他们的“个人目标”。于是,马歇尔全力支持艾森豪威尔,顶住了丘吉尔和蒙哥马利等人的一再抗议。在他们看来,军人要有底线,讲信用,不能出尔反尔,更不能像政客那样不守承诺。

苏军攻占了柏林,英国人试图在二战结束前,捞取更大荣誉的梦想破灭了。反观英国人的做法,跟美国斗,与苏联争,无非就是维护英国的大国地位,以及在大国中“刷存在感”。但事与愿违,凡事都要靠实力,靠“叫唤”是不行的。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马歇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