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动物都不养老?这其实关乎整个物种的生死存亡!

如果你要问:“活着的意义”,不同的人会回答你不同的答案。

但对于动物来说,活着只有两个目的:生存和繁衍,它们之间的一切行为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回答,包括子女是否会养育衰老的动物。

动物衰老时,子女会养育它们吗?

在自然界中,很少有动物会因为衰老而死亡,并不是因为它们不会衰老,而是当动物衰老时,身体机能便会下降,导致很容易被对方抓获,或者抓不住猎物。所以在衰老之前,动物会首先因为捕食与被捕食而死亡。

只有少部分个体能够幸运地活到衰老,并因衰老而死亡。而当动物衰老时,该动物的子女并不会养育它们,这也是大自然规律。

我们知道,单位面积内能够成产的能量总量是有限的,能够养活的动物也是有限的,比如:100亩土地能够养活100只羊,也就是说,动物之所以会衰老死亡,是为了将能量留给子女,由于子女体内有自己的基因,所以即使生物个体死亡了,但它的基因还在大自然中存在。

如果子女照顾衰老的生物,那么衰老的生物也会占据一定的资源,比如:100亩土地可以养活100只羊,如果A群羊会养育衰老的羊,那么这个种群将会有10只小羊,60只壮年羊,30只衰老的羊。

而另外一个种群B由于不养育衰老的个体,那么这个种群可能会有30只小羊,60只壮年羊,10只老羊。

我们知道,一个种群能够能够延续,要看小羊的数量,由于A群小羊的数量不如B群羊更多,这将会导致B群羊很容易发展壮大,强占A群羊的土地。

所以,不赡养衰老的个体,是为了将衰老个体占用的资源,用于种群其他个体。

其实动物不仅不会赡养衰老的个体,自然状态下,当一只鸟生育多个孩子时,鸟会着重抚养体型更大的孩子,对于体型较小,羸弱的个体会给予较少的食物,这就是为了集中资源,抚养更有生存优势的个体(据说有些企鹅会生育两枚蛋,但它们会选择提醒更大的蛋孵化,而不管不问另一只蛋)。

对于动物来说,这种事情无关道德,而是生存本能。

既然子女不会赡养老人,为什么动物还要赋予后代?

从人类的标准来说:养育后代是为了防老。但对于动物来说,养育后代是为了让种群不灭绝。

我们设想一下,假如有一个物种,因为子女不赡养自己,所以自己也对生育后代没有任何动力,那么该生物将不会繁衍,或者尽可能少地繁衍。那么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该生物将会因为种群数量不断减少而灭绝。

所以,没有灭绝的物种都形成了一种本能:为了让自己的种群不灭绝,动物会不自觉地繁衍。动物虽然不知道自己繁衍是为了保证种群不灭绝,但它们的身体机制已经演化出了这种本能,比如:发情。

动物之所以不间断的繁衍,而不是提高自己的寿命,其实是因为地球的环境一直在发生变化,比如:温度,氧气含量,大气成分,土壤元素等等。

这些因素稍微发生一些变化,将会导致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在地球45亿年的历史中,生物灭绝现象已经发生过无数次。

而生物在进行有性生殖时,会发生基因重组、基因变异、染色体变异,这些都会导致后代的基因与亲本基因有微弱的区别。

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该物种的后代会有极个别由于恰巧演化出了对应的形状,因此可以躲避灭绝,该物种也会继续传递下去。这就是动物繁衍的意义。

也就是所谓的:用不断变化的基因,去对抗外界不断变化的环境。

总结

动物之所以不赡养老人,是因为资源是有限的,要集中资源用于更适宜繁衍、生存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