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上大学是一种什么体验
在俄罗斯,每所大学对学生的要求各不相同,我在俄罗斯国立赫尔岑师范大学积累的经验,在其他的大学可能就并不适用。有些俄罗斯的知名大学——国立莫斯科大学(莫大)、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加工)、国立圣彼得堡大学(列大)、国立喀山大学等的要求就比我所在的大学要严格很多,当然,在俄罗斯也有一些地方性的大学要求会比我所在的大学更宽松。但是在一些基本的方面,如五分制、小班授课、注重平时表现等问题上则是相同的。
我在预科班上课的时候,班里面总共只有八名同学。等到了社会科学系后,跟着本科班旁听课程,发现他们的本科班人数也不到二十人。硕士班人数就更少了,我经常跟着听课的那个硕士班人数只有五个。即使是好几个班在一起上的公共课,人数也不会超过五十个。由于人数不多,所以老师一般情况下会认识每一个学生,大部分情况下,老师根本不需要点名,上课看一眼就知道谁来了,谁没有来。
在这里上课,学生发言的机会是相当之多的。在我上预科班的时候,老师经常给我们情景编对话,一节课大部分时间是我们在发言,而老师说的反而比我们少。在预科班上课的时候,还有很多课程不是在课堂里进行的。例如我在俄罗斯上的第一节课便是老师领着我们漫步在涅瓦河两岸,给我们介绍圣彼得堡这座城市。之后我们更是没少在各大博物馆里上课:冬宫、俄罗斯博物馆、珍奇博物馆、南极与北极博物馆、伊萨基辅大教堂等。这样的课程,留给我们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
国内的大学重视的是学生在结业考试时的成绩,平时的考勤、上课的表现一般不是太重视。而俄罗斯的大学相当重视学生对于上课这件事的态度,相当重视学生是否逃课,相当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相比之下,对于考试时的表现反而不是很重视。
我所在的专业课班级里有两个同学,一个叫米哈伊尔,一个叫安东。米哈伊尔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学生,他每次考试前只要看几天书便可以在考试中对答如流,但是他在校外找了兼職,平时缺课比较多,还有几回由于上课迟到而被老师训斥。安东平时没有缺过课,上课也从未迟到过,老师布置的作业也都能按时完成,但在考试时回答得却不是很好。看看两人的成绩册,就会发现安东几乎每门课的成绩都比米哈伊尔高。米哈伊尔有好几门课程不及格,需要重修或补考,安东却从来没有过。
说完上课以后,我再介绍一下俄罗斯大学里的考试。
俄罗斯大学里的授课方式是相当灵活的,考试的方式也相当灵活,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老师。结课的方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考查,即学生通过做报告、写论文的方式结课;一种是考试,它又有两种形式——笔试与口试。我在俄罗斯两年,这几种结课形式全都遇见过。
我经历的第一次考试,便是我在预科班的结业考试。当时的预科班,我们需要上的有五门课:语法、口语、听力、写作与阅读,其中语法与口语课是需要考试的课程,其他三门课都是老师布置作业随堂完成的。我们这一届预科班共有六个,学生数量众多,因此考试采取笔试的形式。考场就在我们学校对外语言系的一间大教室里。虽说这是预科班的结业考试,但考试与国内相比显得并不太正规。在考场里并没有做到单人单桌,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座位;虽说有两个监考老师,但实际上他们根本不管学生作弊与否,只负责收发试卷;考生允许使用词典和其他参考书。于是在考试过程中就有不少不知礼义廉耻为何物的人东抄西抄。当然,对此种行为我一向是深恶痛绝的,考试过程中始终没有参与。试题不是特别难,但是题量比较大,大部分考生在考试结束时没有做完。
俄罗斯的大学采用的评分标准是五分制,而不是我国的百分制。因此我们的得分只有“5、4、3、2、1”五个层级,不会给出具体的分数。实际上这种评分标准是一种较为主观的评价标准,得几分很大程度上是任课老师说了算。这在我们拿到预科结业证书的时候便得到了印证,我们最终所得的分数主要是取决于平时上课的表现,与试卷做得如何并无太大关系。由于我在预科班的时候从来没有缺过课,而且老师布置的作业也都是认真完成,所以语法与口语课都拿了5分。在我们这一届预科班的中国人中,只有三个人做到了这一点。那些考试作弊的也得到了处罚,当时考场里出现了不少雷同卷,结果后来都被一查到底。参与这种行为的人,成绩大都判为不及格。
从此以后,在社会科学系里参与的考试则是以口试为主。一般考试之前老师会给学生划定范围,其实考的就是老师上课讲的内容。考研一般设在教研室,考生在外面排队,叫到名字就进去考试。老师现场向学生提问,考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这样的考试里,对外国学生的要求要比对俄罗斯本国学生宽松一些,俄罗斯本国学生进考场的时候手里是不能拿书、笔记或其他参考资料的,而外国留学生在背不下来的情况下可以照着参考资料念。当然,俄语对于中国人来说相当难学,加之来这边的不少中国学生每天除了上课时间外就只混迹于中国人之中,因此俄语水平高到在考试中能够对答如流的中国学生还真不多。如果老师再像要求俄罗斯学生那样要求我们的话,就真没多少人能够通过考试了。
作者:谭天宇
来源:《文苑·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