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爆发伊始,欧洲各国普遍患上了“恐德症”,作为欧洲实力最强的英、法两国组建联军,驻守“马奇诺防线”严阵以待,试图逼迫德国就此收手。大西洋彼岸的华盛顿对此也充满信心,如果英、法两国能坚持,美国就很安全。
然而,法国的沦陷,英国的岌岌可危,让世界为之瞠目,美国更是惊得目瞪口呆。一旦,英国也沦陷,美国的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为此,罗斯福很快与丘吉尔达成了某种“默契”,全面支持英国的抗战,但丘吉尔却更愿意当“老大”。
帮助英国战斗下去,符合美国利益,但丘吉尔更希望利用其战争潜力。
对于帮助英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态度是支持的。尽管美国的“孤立主义”180度大转弯,同意政府的扩军政策,罗斯福开始全方位的援助英国,但从马歇尔内心来说,对此还是有保留意见的,不是太情愿地将武器优先送往英国。
首先,美军的军备也不足。按照扩军计划,美军要在1942年前要达到400万人的规模,与之配套的武器装备差距很大。也就说,美军要想在1-2年内形成战斗力,应付全球各地的战争,武器是优先考虑的重点工作,但罗斯福却很“慷慨”。
除了50多万枪支、1000门火炮外,罗斯福还计划把新研制的、已交付部队的B-17轰炸机也运往英国。他的“无私”彻底激怒了马歇尔,回了句:“办不到!”国防部长史汀生和空军司令对其感激不已,感谢他挽救了美国空军。
其次,对英国能否坚持,马歇尔持谨慎态度。在他看来,德军具备渡海作战的实力,尤其是大规模的潜艇战,在轰炸机的配合下,完全可以封锁其海上“生命线”,继而在英国登陆。作为总参谋长,他必须从最坏角度考虑本国的军备。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全力增援英国,一旦伦敦沦陷,这些援助装备就会成为攻击美国的武器。马歇尔必须把国家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在英国前途渺茫的时候,他在尽量维护美军的最低保障,以及有限度地配合总统的战略需要。
丘吉尔自然明白依靠美国的重要性。为了左右和影响华盛顿的战略,他多次和罗斯福商讨两国的战略合作问题,最终确定了“先欧后亚”的战略,将美国彻底地绑在英国的战车上,从而将美国强大的战争潜力,作为自己的战略基地。
但英国人的“自私”和“贪婪”,让马歇尔十分生气。
1941年,马歇尔按照“先欧后亚”战略需要,一面将美国的大量军备运往英国,一面也加强本国军队的建设,他改组总参谋部,下设空军、陆军、后勤三大司令部,在陆军施行“三三制”,并组建多个特种部队,如装甲师、空降兵部队等等。
扩军必须有相应的装备,但此时的美国并没有参战,产量并没有达到战事的需求。于是,英、美两军常出现抢“武器”的现象,马歇尔对英国人的“高要求”越来越反感,但“大方的”罗斯福却几乎“有求必应”,让丘吉尔认为美国人的支持是应该的。
随着德军入侵苏联,减轻了英国方向的压力。英、美、苏三国建立了反法西斯联盟。罗斯福从战略角度,决定对苏联进行援助,但势必会影响对英国的支持,丘吉尔暗自庆幸英国挺过了最难的时期,但也不愿美国减少支援物资的数量。
尤其是英、美双方商定一年后准备宣战,马歇尔加快了扩军的进度。这一切,让丘吉尔即担心援助物资会减少,又要防范美军“做大”,威胁英军在盟军中的主导地位。于是,暗中煽动美国国内的“孤立分子”兴风作浪,不同意政府扩军计划。
他们鼓吹美国可以建立一支庞大的海军和空军,没必要扩大陆军规模。马歇尔很快意识到英国人在背后做了手脚,他严厉地警告对方,如果再闹下去,将公布其背后“黑手”。但英国人的“阴谋”还是得逞了,《征兵法》被延长实施了。
马歇尔也顾不上生气,开始筹划对苏联的帮助,援助的清单很快送往工厂,第一批军援安全运达。让他为难的是,根据《租借法案》对同盟国的援助,生产明显赶不上需求,在优先提供的问题上,英国人的“自私”和“贪婪”让他印象深刻。
珍珠港事件后,马歇尔有意识摆脱英国的影响。
日本偷袭珍珠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马歇尔也是其中之一。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尽管“损失是惨重的,教训是深刻的”,却促成了美国的参战,这对改变战局和加快战争进程起到了决定作用,尤其是丘吉尔自担任首相开始,一直在渴望美国参战。
现在,英、美两国终于“风雨同舟”了,丘吉尔为此高兴了好一阵,但随后的事情,让他担心起来。原来,马歇尔已下令各港口已经装船的援助物资,全部停运、卸下,转运太平洋方向。这个结果,是丘吉尔没有想到的,他开始紧张起来。
一方面,担心美国人会放弃先前确定的“先欧后亚”战略,将战略重点转向太平洋;另一方面,美国已完全进入战时体制,战争机器开足马力地转动起来,近千万人的部队规划,势必影响到英军的援助数量。于是,“事件”后的第7天,丘吉尔来到了美国。
老奸巨猾的丘吉尔显然说服了罗斯福,会晤的结果基本符合了英国人的要求。显然,丘吉尔“做足了功课”,随他同行还有三军高官,双方对联合作战进行谈判。尽管原本计划7天的会议延长至28天,但马歇尔等人对英国同行却没有什么好感。
一是,英国人趾高气昂的样子,让人反感。英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曾经的军事大国,又先于美国参加二战,作战经验丰富。特别是在确定战略上,英国人常常摆出“老大”的样子指手画脚,马歇尔等人对此十分不服气。
二是,双方的战略目标出现偏差,抵触情绪很大。英、美两军联合作战,这让马歇尔担心美军的战略会屈从于英国人的想法。果不其然,丘吉尔提出北非登陆作战的背后,就是为了保护英国的路上交通线,但有罗斯福在,马歇尔只好无奈接受。
更令人反感的是,丘吉尔一干人等住在了白宫二楼,秘书处、办公室、作战室等等,一应俱全,进进出出的英国人,俨然把这里当成自己的指挥部,反客为主了。这些事都引起了马歇尔的警惕,他决定不再追随英国的路线,必须有美国的主见。
马歇尔坚持开辟“第二战场”,在法国登陆以策应苏联的东线作战,就是将美国的全球利益,放在欧洲的战局中考虑,对英国人说:“不”,致使丘吉尔发起的意大利战役草草收场。自此,摆脱了英国人的影响,确立了美国的大国主导地位。
没有美国的援助,英国能阻止德军入侵吗?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马歇尔》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