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车成为美国陆军二战标志,它的诞生很复杂吗?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德国将欧洲搅和得昏天黑地、战火纷飞。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罗斯福和马歇尔等人,十分关注欧洲战局的变化,未雨绸缪的开始扩军,以及加强军事工业生产,将大量的武器装备运往英国,终于遏制了德国攻占英伦三岛的企图。

美国人刚刚喘了口气,日本就偷袭了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等地纷纷告急,要增援、要武器,所有的事务全部压给了陆军参谋部,各种麻烦一大堆,各部门相互扯皮、职责不清的问题暴露了出来。马歇尔决定进行改组。

机构改革,提高效率,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战争上。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进入战争状态,美军需要在全球各个战场上作战,军队的调配、后勤保障等是个复杂的系统工作。各部门都有各部门的需要和工作重心,职责交叉、负担过重。换句话说,现在的陆军参谋部已不适应战争的需要,必须改革。

首先,将航空兵独立出来,建立陆航司令部。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过去航空兵作为战术的一部分,分散在各个部队,管理上十分混乱。设立单独的参谋部和司令,将航空兵提升为战略位置,统一协调和组织,使其在战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次,整合所有陆军部队,组成地面部队司令部。负责国内所有地面部队的管理和训练任务,尤其是包括了兵员的征集工作,根据战争需要设置合适的兵种,并按照战略要求向海外派兵。也就是说,原先的陆军司令部已不存在。

更为创新的是,建立统一的后勤支援部队司令部。它负责全陆军的物资调配和转运工作,尤其是武器装备的生产计划和质量监督,并组织与采用陆路、海运、空运等方式,将所需物资运往前线。同时,过去的工兵和通信兵也归这个部门领导。

三个部门的司令直接向马歇尔负责,没有业务交叉,提高了办事效率。他将制定作战计划和战役级的指挥权,全部收归于总参谋部作战处,也就是将原先作战计划处的级别和职能提升了,直接为参谋长决策提供依据,是总参谋部的参谋部。

马歇尔通过整组,将各种权利统一到他一个人身上,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各司令部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快速运转起来。整个陆军总参谋部紧张而有序地展开工作,提高了美国海外部队在全球联合作战的能力。

然而,让改革后的机构,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人,马歇尔早有准备。

把合适的人用在适合的位置,是考验一个领导者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马歇尔多年的参谋功底,让他养成了凡事都记下来的习惯,尤其的是那些“可造之材”,更是他重点记录的范围。当然,这些都得益于马歇尔丰富的人生经历。

特别是他担任本宁堡步校副校长期间,结识一大批有为的年轻军官,像布莱德雷、史迪威、李奇微等等。马歇尔把他们的名字和优点,都记在一个小黑皮本里,以供“将来参考”。在这个本子里大概记录了160多人,大多数都成了二战的将军。

不过,在挑选作战处处长的问题上,马歇尔倒是颇费了一番心思。因为这个位置的领导人十分关键,既要有和自己一致的战略方向,又能提出合理建议和计划。这都需要一位具有扎实的参谋功底,以及纯粹的职业军人来担当。

马歇尔翻看着“黑皮本”,艾森豪威尔的名字映入了眼帘,这是他在一次实战演习中认识的。当时的艾森豪威尔上校,担任第3集团军参谋长,运用巧妙战术化解了对手进攻,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他还是各单位“争抢”的参谋长。

令人吃惊的是,俩人有着和几乎一样的军人履历,西点军校毕业,在参谋学院深造过,成绩优异,当了16的少校,但立志从戎、痴心不改,是个纯粹的军人。珍珠港事件的第二天,艾森豪威尔就被调往陆军总参谋部,任作战处处长。

但是,俩人一见面却“吵”了起来。艾森豪威尔其实也和马歇尔一样,干够了参谋工作,就想退休前指挥部队上战场。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无论他据理力争,马歇尔就是不为所动。说到底,即来了就不可能放手,艾森豪威尔只好服从命令。

事实证明,艾森豪威尔留下来对的。同时,马歇尔还建议一些上了年纪的军官退休,把更具才能、年富力强的优秀军官提拔到重要岗位上。他们思维敏捷、工作热情高,特别是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很强,举一反三,制定战略计划务实而高效。

马歇尔的办事风格也在影响着部下。

为应付战争需要,美国陆军人数由当初的13万人,在3年内要达到400万人,这个扩军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培养大量的军官队伍,还要配套大量的武器装备。如何组建一支适应现代条件下的庞大陆军,对马歇尔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

一是,军队体制改革。组建多个野战军司令部和战术军司令部,并将一战时期盛行的4个团为一个师的“四四制”,改为灵活、机动的3个团为一个师的“三三制”。并根据军兵种需要,对兵员进行有选择性的征集。

二是,加大军官的培训力度。总参谋部一方面,将几万名后备军官招募成现役,充实到各个步兵师训练新兵;另一方面,军校加快学员的培养进度,4年改为2.5年,3年改为18个月等等。同时,各军校开办速成班,将优秀士兵培养成基层军官。

更为重要的是,根据德军作战的特点,马歇尔还组建了新型部队,如空降部队、装甲师等,在军校中,以培养技术性军官作为改革重点,建立装甲兵学校、高炮学校等等。这些工作都对马歇尔的统筹和组织能力,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马歇尔雷厉风行,表现出军人干脆利索的工作风格。例如,秘书向他汇报,有一推销商,设计一款坚固、通过性很好的小汽车,希望部队能够采购。马歇尔并没有看产品说明就同意了,3分钟决定了家喻户晓的吉普车,成为美军的标志。

这种办事风格的背后,更多的是对下属的信任,他不会怀疑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对犯错的人,都会给一次机会,老惹事的巴顿就是最好的例子。也正是这份信任,马歇尔身边的工作人员、以及提拔上来的高级将领,对他是近乎绝对的忠诚。

在马歇尔等人的努力下,美国这个强大的战争机器开始转动起来。各部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将美军的整体实力在很短的时间内,打造成可以应付多个战场的新生力量,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和战后的大国地位,奠定了基础。

潘兴“慧眼识珠”,为美国选了一个伟大的参谋长,而马歇尔更是未雨绸缪,提拔了一大批优秀的军官。与其说是“乱世出英雄”,不如说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和留言。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马歇尔》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