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属于哪种“依恋型”?

你的孩子属于哪种“依恋型”?

——在孩子的心中种下“安全”的种子

陌生人情景实验图

每到开学季,各地幼儿园门外一定会上演一部部“生离死别”的大戏。如果你见过幼儿园外哭声一片的壮观场面,也算是体验了一回“生死别离”,因此能够理解那些狂哭的孩子抓住不愿撒手的家长内心的感受。想象一下,一个孩子第一天走进幼儿园,面对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食物、陌生的作息时间、陌生的环境,孩子会作何感受?而最让孩子难以适应的,莫过于要跟父母长时间分离,这不仅对孩子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对家长来讲同样也是。

陌生环境是你与孩子关系的“试金石”

从孩子的哭闹行为的激烈程度来看,孩子之間会各不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当孩子独自处于陌生环境中时,孩子的情绪与行为反应,折射出了你与孩子构建起“情感联结”关系的质量,这种“情感联结”叫做“依恋”。

“依恋”的概念最早是英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和儿童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的,他因为在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中的杰出贡献,被世人誉为“依恋理论之父”和“20世纪最伟大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在鲍尔比看来,依恋是“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也就是孩子与养育者之间所形成的稳定牢固的情感联系,保持着亲密关系。后续的研究发现,这种依恋感不仅存在于孩子与养育者之间,即使在成人中,特别是恋人与夫妻之间,这种依恋也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儿童时期的依恋关系与成年之后的依恋关系存在某种关联。这就意味着,孩子童年时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会随着时间的发展,慢慢成为孩子心理与性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像种子一样,在孩子的心中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作为父母,当年你在孩子心里种下了怎样的种子,等孩子长大之后,孩子的心中就会大概率长出怎样的果实。

著名的陌生人情景实验

为了进一步探究依恋所存在的个体差异现象,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也是鲍尔比的同事玛丽·爱因斯沃斯,曾经和她的学生一起设计了著名的“陌生人情境”实验,通过观察孩子对陌生人的反应,来观察人类母亲和儿童间的依恋关系。该实验选取了若干12~14个月大的男孩和女孩,以及他们的母亲一同参加,并专门安排了由工作人员扮演的“陌生人”。实验会准备一间游戏室,这间游戏室只有一个门,里面铺有地毯,在地毯上有许多孩子的玩具,包括玩偶、积木、汽车模型等。与此同时,游戏室内会在较为隐蔽的地方安放摄影机,用于全程记录孩子的反应;

实验开始时,参加实验的孩子与母亲一起被安排进入游戏室,母亲首先会跟孩子一起在游戏室内一同玩玩具,让孩子逐渐熟悉环境。等孩子渐渐熟悉环境后,母亲会站在门边,让孩子独自玩耍;就在孩子玩得开心之时,由实验者扮演的“陌生人”敲门进来。实验者会先与母亲和孩子打招呼,然后参与到孩子的玩耍中,让孩子的注意力保持在实验者身上。这时母亲会趁机起身,打开游戏室的门,并关门离开,将孩子与实验者留在房间中。

无论此时孩子作何反应,实验者会保持与孩子互动,如果孩子出现哭闹,实验者会试着安抚孩子的情绪,甚至抱起孩子;然后,母亲会开门回来,并会抱起孩子进行安抚,重新与孩子一起玩耍,而实验者会悄悄离开;接下来,母亲趁着孩子在玩耍时,再次悄悄离开,留下孩子单独呆在游戏室中;随后实验者再返回游戏室,抱起孩子进行安抚,与孩子一起留在房间中;最后,孩子的母亲返回游戏室,与孩子重聚。

依恋的分类

实验结果非常有意思,根据大量的实验观察,研究者依据母亲返回时孩子对待母亲的行为反应,对孩子进行了分类,结果归为3种:一是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该类型的孩子当妈妈在场时,他们能自由地玩玩具,情绪积极且平稳,经常会试着用目光与妈妈交流,会对妈妈微笑;当陌生人靠近时,他们能够很快与陌生人相融,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会有明显的焦虑情绪,并表现出苦恼、不安、焦急,并试着寻找妈妈。妈妈回来时,宝宝会立即寻找与妈妈的接触,并且很容易经抚慰而平静下来,继续去做游戏。这种类型的孩子将妈妈视为“安全基地”和“避风港湾”,以母亲为中心主动去探索环境。据统计,该类型的孩子约占65%~70%。值得一提的是,这类孩子的母亲,一般对孩子的情绪表达和行为反应很敏感,能及时回应孩子,鼓励孩子探索,而且经常与孩子有亲密的接触。

二是回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该类型的孩子对待妈妈的态度始终是无所谓。妈妈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而是直接忽略,不予理会,自己玩自己的,即使陌生人在场,他们大多情况下也很少会感到紧张不安,全当陌生人不存在;当妈妈回来时,该类型的孩子也会迎接妈妈,但仅仅有短暂接触后,就又回到初始状态,忽略妈妈的存在。据统计,该类型的孩子约占20%。研究者对于回避型孩子的母亲进行了深入调查后发现,这类母亲大多对孩子缺乏耐心,对孩子的行为反应迟钝,特别是当孩子出现状况时(例如打翻食物、闹情绪、突然打乱自己的计划等),这些母亲常常会情绪失控,会下意识地责骂孩子或埋怨孩子,甚至会出现过激行为;而当孩子期待与母亲互动时,她们经常表现出心不在焉,消极反馈,甚至直接忽略。也就是说,孩子一次次对妈妈抱以最大的渴望,却一次次换回冷漠的回应,最终,孩子启动了自己内心中的“自我保护机制”,将自己对妈妈的期待完全隔离,处于自己的幻想世界中,以免自己被一次次伤害。

三是焦虑-矛盾型依恋(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该类型的孩子会在乎妈妈的一举一动,显得格外警惕,根本没有心思全身心投入到玩耍中。妈妈要离开时,他们会表现得非常痛苦、极度反抗、甚至会歇斯底里、大喊大叫;而妈妈回来时,他们对妈妈的态度又很矛盾,心里既想与妈妈接触,又特别反抗。如果妈妈想抱他,他会生气地拒绝并直接推开妈妈。陌生人更是无法靠近他们,他们会非常敌视陌生人,无法融入陌生环境。这类孩子的母亲,经常会误解孩子,她们自己的情绪也飘忽不定,时而兴高采烈,对孩子非常积极,时而消极抑郁,对孩子爱搭不理。她们照顾孩子的行为前后不一,经常不是按照孩子的需求进行照顾,而是根据她们自己所谓的“理念”(这些理念连她们自己都不清楚是怎么知道的,但却坚定相信)去照顾孩子,强迫孩子跟她们保持一致。比如吃饭时,这些妈妈会强迫孩子吃她们认为“正确”的食物类型和分量,而不会关心孩子喜不喜欢、想不想吃、要不要吃。根据研究,该类型的孩子约占10%~15%。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在鲍尔比和爱因斯沃斯等人之后,研究者们对依恋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并且将研究对象扩展到了成人。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会积极地与他人交往,很容易与他人发展出基于信任的人际关系;回避型依恋的儿童经常怀疑和迁怒他人,不容易形成信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焦虑-矛盾型依恋的儿童与他人的关系常会变得紧张和过分依赖,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分贪求。也就是说,依恋关系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

形象地讲,依恋关系更像是亲子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通道”,通過这个“通道”,妈妈能够准确地传递含义丰富的情感信息,并且这种情感信息的信息含量远远大于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当情感信息通过依恋关系交流到孩子那边时,孩子的内心就像一块海绵,快速吸收妈妈传递过来的感觉,并通过妈妈传递过来的感觉,建立对于外在世界的初步认识,这也是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环境的心理机制。

如果妈妈通过依恋“通道”把安全感信息传递给孩子,那么孩子会通过这种安全感,形成“外在世界安全的”、“外面的人是可信的”这样的感觉,基于这种安全感,孩子才会鼓起勇气,走向外部世界,勇敢地去探索、去认知、去学习、去结交更多的朋友,孩子就有了未来发展更广阔的可能性;如果妈妈通过依恋“通道”交流过来的全是焦虑、恐惧、不信任等不安全的感觉,那么孩子会通过这种感觉,形成“外面的世界很危险”、“其他人不可信”等感觉。在这种感觉的控制下,孩子就难以鼓起勇气探索外面的世界,更谈不上发展出广泛的人际关系。

通常意义来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初对世界的认识,是基于父母对其情感的传递。

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直至成年,当年种下的那颗“不安全”的种子早已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时,长大后的孩子会习惯于下意识地观察别人的情绪,并对别人的情绪特别敏感,在他们的大脑里已经形成了一个牢固的认知模式,即“我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如果别人不高兴了,那就是我的错。”这种认知模式,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会让他们压力巨大,生活得很累。与此同时,这些长大后的孩子由于深刻体验到了不安全感,他们就特别害怕失去,并且会下意识地靠紧他人,而越是刻意靠紧,就越难与他人建立起良性的友情和爱情。就越难建立稳定的关系,就越难发展出真正的自己。

英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在其理论中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足够好的妈妈”(Good enough mother),并提出足够具体的实现方式,即“抱持”(holding)。“足够好的妈妈” 会给婴儿充分提供其所需要的一切,全神贯注紧随着自己孩子的需要,并根据孩子需要的变化而进行及时的适应和改变,并随着孩子的依赖性增加而逐渐地减少。一个婴儿一开始来到这个世界上,还不能清晰有力地表达时,他的妈妈就能给予他敏感的回应和及时的满足,这就给孩子建立起了最初的“安全感”,让孩子在内心形成了对于世界的基本感,即“这个世界欢迎你”。“抱持”强调母亲对于孩子的“及时回应”,这种回应的及时程度就如同“镜像”一般。当抚养者及时回应了婴儿,就相当于婴儿内心的呼唤被听到了,婴儿就此获得满足感和存在感。当一位母亲能够真正体验到孩子的感受,并让孩子知道自己能够体验到他的感受,那么孩子会感觉到无比的亲密与安全。

此外,温尼科特还认为父母、老师和其他权威,尤其是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活出真正的自己,即活出生命的野性,因为生命的野性,才是生命的本来面目。相比生命出现的时间,人类社会的道德、规则与文化出现的时间要晚太多,这些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上层建筑”本应该与“原初生命力”和谐相处,而不应该成为压制“生命力”的沉重包袱。尤其对孩子来说,在“原初生命力”还没有充分展开时,就让他们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这与生命发展的规律是背道而驰的。要想让孩子的“生命之花”绽放出来,就应在孩子的生命之初种下“安全的种子”,就要提供“安全的环境”。

(责编:南名俊岳)

作者:潘楷文

来源:《世界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