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这个展览是广州2020开年最值得看的画展?

昨天,在人流如织的广州CBD,一场属于艺术爱好者的狂欢盛宴悄然拉开了它的帷幕。这是广东博物馆2020年的首场重量级大展——从伦勃朗到莫奈:欧洲绘画五百年画展。

乍一看这名字还真敢起,广东省的一个展就想展示欧洲绘画五百年的发展历程?但看看这次借展的画家名单:伦勃朗、提香、鲁本斯、雷诺阿、透纳、高更、莫奈……

好吧我承认,这可真是顶级豪华阵容,2020开年第一大手笔。

●展出作品 《君士坦丁大帝胜利进入罗马》(Triumphant Entry of Constantine into Rome)鲁本斯 木板油彩 约1621年

画展标题以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为欧洲绘画五百年的一个起点。

伦勃朗,何许人也?他是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最著名的画家,世界三大名画之一《夜巡》的作者。他的画中独具特色的“伦勃朗光”,至今仍是很多肖像摄影师的创作指南。

他的一生大起大落到令人唏嘘。

●“伦勃朗光”

年少成名,才二十几岁前来重金求画的人就排起长队;凭才华迎娶贵族少女,在鼎盛时期的荷兰首都购下豪宅,衣食无忧醉心艺术创作,过的简直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神仙生活。

同样是他,而立之年丧妻。因为不肯迎合市场,后来被公认为世界级名画的《夜巡》竟被甲方告上法庭拒付画款;沉迷收藏买买买到债台高筑,又因为与自家保姆厮混的事情搞得满城皆知,老客户见了他都绕路走。

●伦勃朗 《夜巡》(The Nightwatch)

他一生作下七十多幅自画像,从初入画坛到老得快拿不动笔,全都记录在这些画像中。看伦勃朗的自画像系列,就像翻阅21世纪某个名人一生的微博——只是这些艺术作品更不加掩饰,更真实。

这次广东博物馆借来的,是伦勃朗一生中最早的一幅自画像。其特殊意义不言而喻:以伦勃朗艺术生涯的起步,为欧洲绘画五百年的开端。

●展出作品《自画像》(Self-Portrait)伦勃朗木板油彩 1629年

这是少年时代的伦勃朗,二十三岁。名声初起的他离开故乡莱顿,受邀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创作,带着一丝少年对未知世界的不安窥探,眼中又满怀希望。

独具特色的“伦勃朗光”在这幅最早的自画像中已展露无遗:一束强烈的光打在他的右半边脸颊上,明暗交织层次分明。笔触细节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却更凸显出画作中光暗具有的极强表现力。

●伦勃朗青年时期与晚年时的自画像

看过这幅画,再看伦勃朗五年后新婚时自信满满的自画像,再到他晚年憔悴面容的自画像。这些画作中透过笔触和光影表现出来的充沛真实情感,技巧与形式之美满溢其中,定了心神细看,真的叫人感叹唏嘘不已。

每一幅画,都有自己背后的故事。

每一个展览也都像一件重新组合的“作品”,有它自己想表达的主题。从伦勃朗到莫奈,是欧洲绘画由写实到印象派的流变过程。广博借来多达60幅14-19世纪的各欧洲名画家之作,为的是呈现一条绘画的演变大河。

●16-17世纪画家鲁本斯(Sir Peter Paul Rubens)作品

我们看展也犹如解读一件作品,顺着策展人的规划路线一路看下去,既鉴赏个体,也可将其串联起来思索整体的意义。

从伦勃朗到鲁本斯,我们可以看到16世纪前后的画家是如何在文艺复兴之后,徘徊着又最终彻底挣脱宗教画的束缚,开创出一个肖像画的新纪元;从《月亮与六便士》的原型人物“渣男”高更与印象派代表莫奈,我们又能看到后来者是如何走出画室,面对大自然展开畅想与创作的。

●19-20世纪画家莫奈(Oscar-Claude Monet)画作

陈丹青在《局部》第一季中讲《千里江山图》的时候,一边感叹着少年王希孟惊人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一边不忘叮嘱视频的观者“有心的朋友,可以坐地铁到故宫去看”。艺术圈的朋友笑道,这真是一句恳切又老实的话——他连地铁都提到了,生怕你不去。

在拥有诸多博物馆的现代社会,看展是一件古代帝王都求之而不得的现代人高级福利。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又似乎把太多东西交给了搜索引擎。殊不知得来越是容易,真实的感受与铭记就越是困难。

●“透过屏幕观看,你永远不能知道真实的她有多动人”

这次,有很多如我们的王羲之级别的世界级画家作品真迹,在各方的合力协作之下远渡重洋来到了中国。

有心的朋友,真的可以坐地铁到广东博物馆去看看。

参考文献: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书/傅雷

《请在博物馆里富养孩子》文/老货圈

《荷兰黄金时代最厉害的画家又怎样,还不是还不起房贷》

内容为『手望Sowarm』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