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武汉会战后,中日双方进入了漫长的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由于日军战线拉得太长,占领区又骚扰不断。国军看到虚弱的日本,敌军厌战情绪明显,想要给其致命一击。结果,国军多次反击都以失败告终,只有傅作义打下了一个县。中日形势真的根本性逆转了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蒋介石对于抗日形势到底多么乐观。1939年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后,日军无意占领新地区,又回到了原来的占领区。估计是下面将领报捷太迷惑老蒋了,老蒋决定发动冬季攻势。蒋介石在第二次军事会议上说:“我们的战略,应该是见到敌人的破绽、见到敌人厌战怕战不敢前进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采取攻势,决然攻击前进。所以我们今后的战略运用和官兵心理,一定要彻底转变过来,要开始反守为攻,转静为动,积极采取攻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打脸。1939年11月,信心满满的蒋介石下达了全国性的反攻命令。这次作战看起来声势浩大,结果只有傅作义收复了九原,还是在1940年三月。蒋介石这个年过的又不是太开心。最后蒋介石只好把责任都推给将领,说这次失败主要是使用了“添油战术”,排队送人头是不对的。作战厅又恢复了守势战略。
老蒋由于不死心,还在寻找可乘之机。日军为了报复国军的“冬季攻势”,攻下了四川门户宜昌。宜昌的陷落,使得日军轰炸重庆更加便捷。后来日军还是因为无意占领新地区,随后撤出了宜昌。而国军也美美的收复了宜昌。本来敌我态势又回到1939年的水平,结果日军反攻宜昌的呼声愈来愈高。1940年6月,日军再次占领长沙。而后,1941年9月,由于长沙会战再次爆发,陈诚的第六战区为了策应长沙作战,发动了对宜昌的反攻。陈诚第六战区主力合围宜昌有开始发动猛攻。1941年10月9日,国军三个突击营已经突入宜昌市区,但是由于日军施放毒气弹,宜昌没有收复。国军反攻再次失败。
1942年不知蒋介石从哪里听到的小道消息,日军要北攻苏联。蒋介石的作战厅就出台了日军要是北攻苏联,就发动秋季攻势。结果,日军没有发动攻势,秋季攻势也就谈不上了。从1939年到1942年,国军的所谓攻势基本停留在纸面,蒋介石太高估了自己部队的实力。陈诚在进攻宜昌失败时说的很明白了。国军部队长期防守,进攻时候动作迟缓,国军进攻在北伐战争后,从未有力过。再有各部队惧怕损失,补充是一个问题,陈诚说的很含蓄。
更重要的是老蒋一直想借他人之手消灭异己。而枪杆子就是各个军阀最重要的筹码,大部分部队不会卖力进攻。最后,相持阶段,国军物资补给困难。在1944年国军得到大量援助后,反攻才变得现实。
文/孤寂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