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Y材料包的产生,无疑满足了许多人对做手工的需求。
一个材料包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通常是制作一到两个成品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小小的份量既方便又不浪费。
● ins上一位博主的作品
以前提到DIY材料包,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羊毛毡、刺绣不织布玩偶之类的。
不过现在许多冷门、小众或高端的工艺品,都出了材料包。像一些非遗文化经典代表——纸鸢、皮影戏、手鞠球,甚至掐丝珐琅画,都能在网上买到搭配好的材料包。
●皮影戏材料包成品
掐丝珐琅,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技艺达到巅峰,且填充的珐琅色釉多以蓝色为主,因此得名“景泰蓝”。
景泰蓝原是舶来品,在传入中国后深受皇家喜爱,曾是宫廷独享的工艺品。史料记载,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年夜饭,只有皇帝的餐具是景泰蓝,底下全部用瓷器。可见景泰蓝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制作景泰蓝的难度在于工序的繁复,把每一个小的步骤加起来总共需要108道工序。裁料制胎、掐丝、点蓝、磨光、镀金,每一个大环节都需要人工制作。所以如今的景泰蓝制作,仍不能大规模地生产。
原材料稀有,工艺繁复,加上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使得景泰蓝藏品价格非常高昂。那些在拍卖会上出现过的, 单位价格都是百万起步,极品的过亿也不算大新闻。
● 掐丝珐琅铜器
提到工艺复杂,皮影的制作程序也具有极高的难度。一个影人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还不包括这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前功尽弃的可能性。
皮影戏曾经的地位不比今天的电影电视剧低。然而现代科技冲击着传统文化,传统的消遣方式就像它的暗调一样,很难对新一代的年轻人带来吸引力。
它的发展出现了巨大的危机——大家都认识它,却没有人了解和传承它。
● 人们围在一起观看皮影戏
面临失传的传统工艺,大都有生产工序繁多,制作材料贵重等共同特点。类似这样的门槛比较高的领域,通过入门版的材料包,让人们体验手作的乐趣,无疑是让它们重新活跃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以前清宫中秘而不传的皇室用器,还有精良考究的手工艺品,现在某宝上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一个材料包,还有配套的教讲解视频,包教包会。
不会画画没关系,材料包里有设计好的底稿;做手工生怕一片狼藉?那些裁剪好的皮料布料也就一块鼠标垫大小;至于打磨抛光和镀金就更不用做了,覆盖上一层保护胶膜,可以传三代。
●掐丝珐琅画材料包的内容物
材料包版的掐丝珐琅,通常是一幅平面画或手机壳等,对手上功夫的灵巧度要求一般没有那么高,也不需要高温焙烧来上色。
将工艺流程简化,降低了接触传统手艺的门槛,又能给初学者很好的体验,花费较低的成本就能感受传统艺术的制作过程。
虽然做出来的成品可能跟效果图相去甚远,但是其中乐趣真的是令人欲罢不能。
● 一位初学者的作品,重在参与。
不同于机械化的制作,手作的过程更能激发人们的兴趣。
即使因为掐丝不够严密而导致串色,因为不会拐尖角导致图案不够精致,因为没有掌握技巧导致上色不匀,都没关系,哪怕只是在新手村做任务,修修补补完成的一幅景泰蓝画,依然让人成就感十足。
● 另一位初学者的作品
材料包的出现,让我们在体验到传统工艺之精彩的同时,也了解到它在制作和传承的艰辛。
很多第一次接触景泰蓝的人说,做完一幅画才知道,虽然材料包制作起来相对简单,但要完成一个工艺品,也是很考验体力和毅力的。一看教程觉得自己眼睛会了,但一动手,才发现自己的手还是不会。所以就更佩服那些手艺人了。
从皮影戏到手鞠球,一个个材料包仿佛一件件手工艺品制造过程的缩影。而手工艺本身就是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这些功夫的精进,是需要长期悉心磨练的。
无论门槛多低,入门有多方便,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也不会成为大师级的水平。
● 精细的掐丝过程
假以时日,生活中将会出现越来越多新奇的材料包,网上也能找到各个技能的教程。我们在接触到印象中高大上的传统手工艺,满足参与感的同时,也更了解其中值得传承的优点。
毕竟体会到需要保留什么,才能更好地传承;知晓为何衰落,才能更好地复兴。
● 掐丝珐琅工艺品
参考文献:
知乎《非遗印象|从濒临失传到荣升国礼,景泰蓝的机遇不一般》文/非遗大数据
知乎《景泰蓝是什么》文/李后凋
《景泰蓝价格为什么这么高?》文/传世艺品
《皮影戏人偶制作精良,栩栩如生,大家都记得它,却没有人传承它》文/匠人传承
图片;来源:百度、堆糖、淘宝
内容为『手望Sowarm』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