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冷兵器研究所之的《中国古代不用长弓?唐军人手一把,连李世民都是狂热粉丝》的一文中曾提到中国古代长弓。于是有读者问,中国能用长弓,那位什么英国却不用复合弓呢?会不会和气候有关呢?于是,本文就来说说气候或天气对弓弩材质的影响。
历史上,不乏天气对弓的影响的文字记载。比如《翠微北征录》一书中是这么写的:夏暑之月,梅雨蒸润,筋角易脱,则用木弩。说到梅雨。南方的读者们最有发言权。因为一到梅雨季节,就一个字——潮。梅雨时节,屋子里几乎啥都是湿的。因为降水量多而且时间长,有时长达一个月,一个月里几乎天天下雨,所以就会出现像华岳说的“梅雨蒸润,筋角易脱”。虽然一些角弓会涂油漆或者密封,以及包上桦树皮,但是也架不住那种梅雨天气。
一些传统角弓玩家甚至提到,如果密封不好的话,在梅雨时节,角弓带筋那面,用手指甲掐都能进去。所以在那种特别潮湿的环境下,角弓很难吃得消。那么,这和英国人用长弓有什么关系呢?很简单,刻板的英国绅士有什么特征?带雨伞啊!其实,关于英国的气候特点初中和高中的地理上都讲过: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带海洋气候的特点就是全年温和湿润,四季温度变化小。因为海洋性气候的缘故,英国通常最高气温不超过32℃,最低气温不低于-10℃,平均气温1月4~7℃,7月13~17℃。
那么,英国有多湿润呢?英国的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区的年降水量甚至超过2000毫米,中部和东部则少于800毫米,只有每年二月至三月最为干燥,十月至来年一月最为湿润。如果说文字不够生动,我们可以看图。通过北京和伦敦的年温度变化和降水图,我们可以看到伦敦在二月到三月降水最少,但是也没少到哪去,只是略少点,甚至比北京不少月份的降水量还多。然后在温度上,伦敦最高温度线起伏也远远小于北京。因此因为降水多,蒸发量小,所以伦敦很潮湿的。所以这种潮湿的气候自然不适合发展复合弓。
除了英国以外,中国古代南方地区出土不少弓也是单体长弓,比如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单体木弓,2003年在兵书宝剑峡悬棺内发现的巴人漆弓,还有长沙马王堆汉墓三号墓出土的长弓。这些地方共同特点是非常潮湿,尤其战国到汉代要比今天更加湿热。所以这些地方自然流行那种单体直拉竹木弓。
▲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单体直拉木弓与箭矢
虽然1953年湖南长沙月亮山41号墓出土的战国时期漆弓,不完全是单体弓,但也只是中间一段由4层竹片叠合而成,外缠胶质薄片,再用蚕丝绕紧,表面涂漆。其形制上只是原来直拉弓强化版,不是后来常见的反曲复合角弓。
当然,我国反曲复合角弓的历史也很久。比如《考工记》提到了制造弓与箭的选材、工艺流程等,明确指出制造弓所需的六材是干、角、筋、胶、丝和漆,“六材既聚,巧者合之”。虽然目前同一时期的复合角弓只在新疆发现过,但是兵马俑坑出土秦弩的模型,显然是反曲式的。其弩的痕迹中也发现了骨片。加之秦国也要求耕牛死亡后,要及时上交牛角牛筋,这都能说明中国北方很早就是用复合角弓了。虽然当时西北比现在要湿润,但是四季还是很分明的。目前不少观点认为,反曲角弓是斯基泰人带过来的,斯基泰人活动地区正好是在欧亚大陆内部的广大草原地区。因为他们生活的地方偏干,自然对这种反曲角弓很合适,尤其是畜牧业提供了大量的做弓原料。
而且,之所以宋朝盛行复合弓弩,也是因为当时气候曾出现干冷期,比如曾经出现太湖结冰的事。而北宋时期主要作战区域一个华北,一个西北,大部分时期都相对干爽。即使进入南宋,根据金军出兵时间来看,也正好错开了梅雨期,所以神臂弓之类的复合弓弩,依然能发挥威力。
另外,随着工艺进步,反曲角弓的防潮性能也得到极大提升。所以短时间在潮湿环境作战没啥事,只要保管恰当,不遇到那种长时间暴露在极端潮湿环境下基本没事。但这样,弓也就贵了。角弓和单体木弓价格能差多少呢?成书于元代的《言行龟鉴》记载;太原人素贫,只用木弓,自此有卖牛置弓者,人始骚然矣。此盖出于有胜心也。穷人能装备起木弓,但要想装备角弓?卖牛吧!说到底,弓在古代是一种武器,只要是武器就有个适用性的问题。这不是打游戏,某种武器的属性好,就能打通关。所以,要想真正了解冷兵器,最好的办法还是多接触实物……
▲出土的骨弭和骨片附件
▲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的弓箭
▲马王堆出土的漆画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双尾猫,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