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人们提起李·米勒(Lee Miller)这位颜值极高的美国女摄影师,大概第一个反应是:妈妈,我看见天使了。
“我看上去像个天使,但我是个恶魔。”
米勒这样评价自己。
● 李·米勒的天使面孔
从米勒骨子里散发的气质中不难感觉到,她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的富裕家庭。她的父亲既是个机械工程师,也是个狂热的业余摄影师。很小的时候,父亲给她介绍了摄影工艺,并用柯达布朗尼相机教会了她基础的摄影知识,米勒也从小就是父亲的模特。
米勒拥有天生丽质,从小就被家人宠爱。但好看容貌是把双刃剑,在她才7岁的时候,却被家人朋友带来的客人侵犯了——恶魔让米勒的青春受到了伤害,纯洁的天使也似乎沾染了恶魔的气息。从那以后,米勒的性格开始变得叛逆,不再像以前一样天真浪漫。
●在病床上的小女孩,李·米勒摄
米勒十几岁的时候,就被描述为“一个无所事事的学生和活跃的叛乱分子”。她被几所私立学校开除后,转而对剧院产生了兴趣。于是,她到巴黎的一所剧院学习了七个月的照明和布景设计。
但米勒依然没有安分地就在剧院里过日子,因为仅仅是照明布景这类玩意儿,还是让她感到空虚。她望着空空的两手,大概创作才是她所渴望的东西吧。1926年,19岁的米勒回归校园,在纽约的艺术学生联盟里学习绘画。
● 李·米勒的45度侧颜
一日下课后,米勒在繁华的街道上若有所思地走着,竟没有察觉一辆车即将与之相撞。千钧一发之际,一双手把她拉了过来。这个人是商业大亨康泰·蒙特罗斯·纳仕(Condé Montrose Nast),著名的时尚杂志《Vogue》就是通过他创立的公司出版的。
这一刻的米勒虽然显得冒冒失失的,但她的美丽早已给商业大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他邂逅了这位天使美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必须请她来当我们杂志的模特!
●李米勒修长的身躯
米勒开始了自己的职业模特生涯。她经常给爱德华·史泰钦(Edward Steichen)等著名的摄影师摆姿势。短短的几个月,米勒成为了纽约社交界的焦点。
米勒有着天生的美感和理想身材,不用特意凹造型就能展现出最撩人的美态。她那金黄色的头发焕发着女性的柔美,侧脸和脖子的曲线勾勒着性感,深邃的眼神仿佛能勾了人的魂。
● 李·米勒于1928年为《Vogue》杂志拍摄的造型
但做一个永远被困在镜框里被各种男人注视的模特,米勒的内心是不愿意的。与其做一个模特,在相框以外记录着现实的力量更让她向往。在摄影师史泰钦的鼓励下,米勒又重新接触到了摄影。
就像一颗埋在土壤里种子,现在浇了水便萌芽了。小时候父亲给米勒灌输的摄影知识,米勒也就捣鼓过而已,现在的米勒立志要成为一个摄影师。于是,史泰钦给她提供了超现实主义摄影师曼·雷(Man Ray)的联系方式。
● 李·米勒和曼·雷
1929年,米勒离开纽约前往巴黎寻找雷,然后在巴黎的一家夜总会中找到了他。第一次见面,米勒就对雷说:
“我叫李·米勒,我是你的新学生。”
雷感到莫名其妙,他表示他不带学生,并且他要离开巴黎去度假。但米勒坚定地答道:“我知道,我要和你一起去。”
雷走到哪里,米勒就跟到哪里。随后的日子里,雷接受了米勒,而且米勒还成为了雷的模特、摄影学生以及浪漫的伴侣。他们在一起甜蜜地生活了三年。
● 手舞足蹈的李·米勒和曼·雷
在这期间,米勒发明了“日晒”摄影成像技术。她在暗室显影胶片中工作时因为某些动静受到了惊吓,出于自然反应不小心打开了灯。在曝光下,显影剂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米勒很快意识到犯了错误,便立马关掉了灯。
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像效果出现了:整个照片被过分曝光,线条轮廓是反晕黑色的,但边缘周围都是光晕。比起平时的成像,现在的这个照片效果更添一份视觉冲击感。后来,米勒与雷分道扬镳,回到纽约开摄影工作室也带上了这个技术。
● 李·米勒的侧颜,日晒技术呈现的效果
但在短短的几年内,工作室就随着米勒的初婚而关闭了。新郎不是雷,而是一个埃及人。米勒在埃及生活过一段时间,在受限制的埃及也拍到了不少好作品。之后,她又跟着画家罗兰·彭罗斯(Roland Penrose)移居伦敦,回到《Vogue》杂志当时尚摄影师。
1939年,闪电战降临伦敦,米勒被任命为《Vogue》杂志驻伦敦战地记者和摄影师,以镜头记录二战期间的欧洲。作为该地唯一的前线女摄影师,她跟随美军记录了诺曼底登陆以后,一直到达豪集中营和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最后解放的情况。
● 图一,李·米勒与美国士兵,1944年戴维·希尔曼摄;图二,两个德国女性坐在椅子上,这里原本是公园,现在被废墟包围,1945年李·米勒摄
在战争中,米勒看到过许多被炸的颓垣败瓦,接触过许多骨瘦如柴的难民,也目睹过许多惨不忍睹的尸体。
她厌恶战争,甚至觉得在血腥的战争环境下整个人都是肮脏的。她赤裸着身子,进入到被希特勒废弃的慕尼黑公寓的浴缸里——这张照片象征着米勒要洗去战争所带来的恐怖和污秽。
● 图一,李·米勒在希特勒的浴缸里,1945年大卫·谢尔曼摄;图二,歌手Irmgard Seefried在被摧毁的维也纳歌剧院下咏唱,1945年李·米勒摄
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战争给人带的伤害是永久的,受害者包括见证了战争灾难的米勒。战后归来,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困扰了她一生。曾经在叛逆中寻求着生活意义的米勒,做什么都似乎不满足,如今却没有了任何的灵感,甚至因为曾经拍过的让人恐惧的战争照片,而放弃了摄影。
1947年,40岁的米勒和彭罗斯结婚,同年育有一个儿子。尽管一家人也会旅行,但是她始终拒绝拍照;有前来采访她过往作品的都会吃闭门羹;外界有关她的话题,她都不愿再次提起。成立家庭后,米勒对摄影依然意志消沉,外界也逐渐忽略了这位伟大的女摄影师的存在。
● 图一,李·米勒的战地记者证件;图二,李·米勒和毕加索在交谈
1977年,70岁的米勒因癌症在丈夫的怀抱中离去,外界几乎没有关于她去世的新闻报道。米勒去世后,一直不了解母亲工作的儿子才在家中阁楼发现了6万多张底片,以及2万多张印刷品和联系表。
在米勒的丈夫和儿子共同努力下,他们建立了李·米勒的档案馆。80年代后,米勒的作品吸引了学术界和摄影节的关注,那些曾被埋葬的摄影作品终于被重新发现了。
●侧颜天使 李·米勒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去米勒,那大概就是“天使”。天使很美,遗憾的是,天使堕落了。
只要简单一个炮火,就能把苍茫大地炼化成无法想象的地狱,更何况只是毁掉一个天使。
可能真的像米勒形容的那样:
“我看上去像个天使,但我是个恶魔。”
参考文献:
《Lee Miller》文/The Art Story
《The lives ofLee Miller》纪录片
《李米勒从康泰纳什的女模到战地摄影师》文/双语达人
《李·米勒与希特勒的浴缸| Lee Miller & David E. Scherman》文/卡塞尔·张小偏
《The Miller's Tale: The story of model, photographer and war correspondent LeeMiller》文/Whitney Scharer
内容为『手望Sowarm』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