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在华夏神州,这句名言千年过后仍旧让人热血澎湃。这句名言所描绘的正是当年威震天下的一个战争神话——南梁名将陈庆之。在位列二十四史的《梁书》之中,陈庆之扫荡北魏,七千白袍子弟连破魏军五十余万,攻入洛阳,建立了不朽传奇。但是,当我们真的翻阅史料,深入探查,很容易就能发现似乎陈庆之的战绩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
其实不止陈庆之,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就不难发现,历史上的那些“战神”们似乎都有一些奇怪的盲点,那么到底是制造还是记录了历史上的战神们呢?
上图_ 岳鄂王像(《南陵无双谱》) 岳飞像
一、 古来名将,韩白第一
翻阅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而又有趣的现象。在我国历史上,往往战神多出自上古先秦时期,到了三国两晋就大幅度减少,到了唐代以后,居然除了岳飞以外没多少堪称名将的存在。明清两朝更是乏善可陈,似乎我国的将领水平从上古到近代是一路滑坡,水平直线下降。与将领水平下降相类似的还有参战兵力,秦汉时期我国兵力动辄百万,秦赵长平之战,光赵军就有45万,王翦灭楚出兵60万,刘邦项羽争霸的彭城之战出兵56万,更别提苻坚的淝水之战居然兵力百万。
但是到了后世,人数就越来越少,比如明清之际,明朝举国之力在辽东会战清廷,第一次萨尔浒之战才十一万人,后面的松锦之战十三万大军也是东拼西凑。但是与此相对的是,我国的人口在秦汉之时不过2000万而已,但是到了明朝已经有2亿之众,为何人口越多,军队反而规模越来越少呢?
上图_ 白起(?—公元前257年),芈姓,白氏,名起
其实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问题,很多名将的诞生往往与历史记载的缺乏密不可分,换言之,记载越少,将领越容易成为“名将”。比如白起韩信,白起所在的战国时代,史料极度缺乏,虽然白起在现存的记录之中是战无不胜,但是战争细节十分匮乏,我们往往只能知道白起斩杀的人头数和对战的对手,却无法知道战争的细节。韩信的记录更是只有《汉书》和《史记》两本书中存在,而且《汉书》在这部分的记载还是完全照抄《史记》的。
而且我们知道,太史公写史记,其中史料来源庞杂,很大一部分来自他收集的奇闻轶事。比如说秦始皇沙丘驾崩,李斯赵高密谋篡位,太史公居然连他俩密谋的具体内容都能写的十分详尽,如同现场观看一般,我们可以知道其实排除太史公无端脑补以外,只怕是来自民间流传的各类传说秘闻。太史公记载韩信的诸多战绩只怕也有些添油加醋的成分在其中。但是太史公的记载是独家报道,只此一家,且太史公史德卓著,说话极富公信力,所以韩信的战神之名自然就流传后世,如雷贯耳。
上图_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之所以明清时期的将领往往评价远不如秦汉三国时期的将领,与其说他们的能力不佳,不如说他们的记载过多,导致丑态百出。记载多无名将,尤其是史料越多越是如此,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越发清晰,“战神”之名就越发难得。即便岳飞这样的千古名将其战绩也经常被人质疑,毕竟有据可依,但是如果质疑韩信白起,其实根本就无从下手。这也是他们千古名将为人所广泛认同的一大原因。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记载匮乏的时期,往往正是处于极度乱世之中,这也可以称之为“历史的缝隙”,往往这种时候就容易诞生一些“超级战神”,我们本文的主人公,正是出生在这样的“缝隙”之中。
上图_ 六镇之乱,又称六镇起义(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
二、多方对比,拨云见日
公元528年,当时南朝的梁和北魏正在对峙。由于北魏权臣尔朱荣大规模屠杀宗室重臣,同时北魏爆发了大规模六镇起义,造成了严重分裂。当时的北魏的北海王元颢决定当一把“魏奸”借兵梁朝讨伐尔朱荣复国,梁武帝考虑到可以趁乱取利,所以就决定派陈庆之率领七千人北上来进行这场豪赌。之所以只有七千人其实已经很明显了,赌赢了那就是赚翻,直接把宿敌北魏连锅端,赌输了也不要紧,反正只有七千,输得起。
(《梁书》:大通初,魏北海王元颢以本朝大乱,自拔来降,求立为魏主。高祖纳之,以庆之为假节、飚勇将军,送元颢还北。)
但是梁武帝没想到,这七千人还真就搞出了惊天动地的动静。
上图_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 ),字叔达
我们这里要先来科普一个关键问题,《梁书》和《魏书》,在二十四史之中,有几本书非常的特别,极其富有特色,这几本书包括《辽史》《元史》《宋史》还有《北齐书》《魏书》和《梁书》。前几本书的特色是修的快,比如《辽史》居然一个月就写出来了,简直如同开玩笑一样,这样修史的结果自然是漏洞百出,问题重重。但是后面这几本的问题不是修的快,而是修的非常有“立场”。
魏晋南北朝之际,门阀横行,中央集权受到极大削弱,这种情况之下,门第出身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判断一个人的门第出身呢?答案其实非常简单——看史料。
上图_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
当时来说,祖上名望是决定一个人出身的重要因素,出身就意味着九品中正制里面的“定品”,所以修史的人可不仅仅是修史,更是非常有现实意义。比如魏收写这本《魏书》的时候就公然叫嚣: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
说白了就是,我想咋写就咋写,你看我不爽,并没有什么用。
所以魏收的《魏书》特色就是涉及到很多人物的时候,他们往往雷声大雨点小,比如说作战功绩,如《魏书.岛夷萧衍传》记载:魏军将领王足居然一战斩杀了南梁鲁方达、王明达等三十余位将领(而且全有名字),但所俘虏的南朝士兵却只有两千五百人。
(七月,王足又大破衍众,斩其秦梁二州刺史鲁方达、王明达等三十余将,俘虏二千五百人。)
不过我们也因此可以看出一件事,《魏书》虽然喜欢吹嘘斩杀对方将领的人数,但是对兵力还是老老实实,一五一十的说的明白。但是它对面的《梁书》可就完全不是这样了。
对于《梁书》而言,它的特色就是对战绩大幅度夸张,梁书的作者姚思廉父子出身梁朝,横跨梁陈隋唐四个朝廷,可以说是阅历惊人,但是也因此他们对于旧主有着特殊感情。所以对梁朝的战绩和成就都是极力颂扬,所以《梁书》记载的地名事迹大致都是查有实据,但是往往夸大其词。
上图_ 《梁书》是唐初姚察、姚思廉撰纪传体史书
我们知道了以上两点,就很容易知道陈庆之的神话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按照历史记载,陈庆之北伐的重头戏是进攻北魏重镇荥阳,按照《梁书》,陈庆之先破丘大千七万人防守的大梁以后,挥军剑指荥阳。当时北魏的荥阳足足有七万大军防守,(魏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率御仗羽林宗子庶子众凡七万,据荥阳拒颢。)但是说来搞笑的是,陈庆之只有七千,又是强攻城池,这在古代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而且就在荥阳城还没拿下的时候,当时北魏最有实力的军阀之一元天穆的援军已经到了。然而陈庆之却突然爆发拿下了荥阳城。更为怪异的是,陈庆之此时遭遇了更大的危机,当时的魏将元天穆居然率领三十万大军亲自赶来包围了陈庆之,当时陈庆之军中一片悲观情绪:
我等才有七千,虏众三十余万,今日之事,义不图存。
然而这个时候,神奇的一幕出现了,陈庆之居然用三千兵马背城一战,正面击破了三十万北魏大军,缴获无数挺进洛阳,完成了北伐的最高峰。
上图_ 北魏洛阳城平面图
然而不幸的是,陈庆之最终面对尔朱荣的“百万之众”,外加上山洪爆发,还是悲剧收场,丢失洛阳只身逃回梁朝,但即便如此,陈庆之也已经成就了不朽的奇迹,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我们对比史料,很容易就会发现,并非如此。
根据《魏书》的记载,所谓陈庆之第一战的对手丘大千根本就没有不可能有七万大军,当时此地的人口数根据史料记载不过“户一万三百五十九,口二万五千九百九十五”就算男女老幼一起上阵也没有七万之众。而荥阳城的七万守军更是虚妄之词,当时北魏军事实力最强的尔朱荣是什么水平呢?面对人数百万的葛荣起义军,尔朱荣的出兵只有七万,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来自北史认为七千,不过无论七万还是七千都和所谓的“百万之众”差距巨大,最强的军阀也不过七万余人,可见数字之虚妄。
至于说荥阳的军队就更是夸大其词了,且不说如果七万人防守坚城陈庆之只怕根本不是对手。更何况当时元天穆根本不可能出现在荥阳,根据《北史 费穆传》的记载:(费穆)与大将军元天穆讨平邢杲。时元颢入京师,穆与天穆既平齐地,将击颢。
也就是说元天穆是扫平了齐地的起义军邢杲之后才见到了陈庆之的北伐军,记载的所谓三十万人的荥阳大战其实根本不存在,不过夸大其词而已。所以正如《魏书 元天穆传》所说,陈庆之是:“乘虚陷荥阳”。
上图_ 《魏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题材,是北齐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
您可能会怀疑,是否是《魏书》等北朝史料有意抹黑陈庆之呢?其实关键就在于,如果说他们可以隐瞒了自己的战绩,根据《梁书》中的记载,元天穆被陈庆之打的“单骑获免”已经是光杆司令,损失三十万大军又如何兵发洛阳讨伐陈庆之呢?即便他重新收拢人马又哪来“集诸将谋之”的底气呢?
我们固然应该看到,陈庆之敢于面对强敌北伐,而且最终进入洛阳的惊人勇气和智慧,但是也应该明白在历史长河中,就算是绝代名将也是人类,而非神仙。对于史料记载既不能偏听偏信,也不能历史虚无,只有坚持分析对比才能得到真相。
文:一笠烟雨
参考文献:
【1】 魏收 《魏书》
【2】 姚思廉 《梁书》
【3】 李延寿 《北史》《南史》
【4】 唐长儒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5】 司马迁 《史记》
【6】 《洛阳珈蓝记》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