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姜文57岁生日,在家无聊,重温了姜文的几部电影。
想起之前高晓松对他作品的评价:“满屏荷尔蒙飞溅,爱恨劈头盖脸,去了不少腥气,却多了宽容与顽皮。”
之前拍《邪不压正》,为了还原小说描写的上世纪三十年代老北京的风貌和旧北平的风土人情,姜文在云南硬生生造了一座等比例的北平城。
图片|《邪不压正》剧照
这种事发生在他的电影里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毕竟他原本就是一个爱“较劲”的人,不管成本有多高,只管效果好不好。
电影公映时,姜文特意选了古北水镇的一个露天场地。这个决定曾遭到所有人的反对,下雨、刮风,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可他却说,“别人都反对的事,你就要坚持。”他不肯因为那些现实因素违背自己的意愿。
自始至终,不管是多少岁的姜文,都像个较劲的孩子,带着天真的、执着的、狂妄的目光,试图反抗这个世界。
在他的电影里,你能感受到姜式独有的霸道、生猛与热情。明明人到中年,但仍然像个大男孩一样,暗自与自己较劲,坚持和现实死磕。
图片|《邪不压正》剧照
1
尚不知天高地厚,只知道一往无前
姜文之所以会成为这样的人,与他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或许因为父亲是军人的缘故,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的他,言行举止间,都有军人的特质——坚持,不肯轻言放弃。别人做不到的事,他偏要做到。
大院里要挂国旗,40米多高的烟囱,管理科长不敢爬,少年姜文却丝毫不放在眼里,蹭蹭就上去了。
他有个标志性特点:坚持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到极致。13岁那年,他爱上了电影《刘三姐》,能连续看17遍不停。后来他迷上北京人艺、迷于是之,和朋友英达三天两头约《茶馆》,前后看了不下二十遍,直到把台词倒背如流。
1979年,姜文高考落榜,在朋友的鼓动下,决心报考中戏。第一次报考,仍旧落榜。或许换了其他人早已轻言放弃,但姜文却不以为意,精心准备了一年,每天卡点准时补习,再次应考,凭借一段契诃夫的《变色龙》脱颖而出,顺利步入了中戏。
那一年,姜文17岁,尚不知天高地厚,只知道一往无前。他不服输的那股劲,从那时候开始就初露端倪。有些人屈从于现实的不如意,而他却始终选择拼一拼。
2
他刨根问底,他琢磨不停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在中戏学习的日子里,学生姜文问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据教授张仁里爆料说:“他总是不停地在问‘为什么?告诉我为什么?’我从没遇见过姜文这样的学生。”
他似乎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疑问:戏为什么要这么排?角色的表情为什么这样摆?姜文成为了全院闻名的刨根问底者,让身边人叫苦不迭。有人吐槽他龟毛,有人说他矫情,但外界的声音并没有影响他分毫,姜文依旧我行我素。
他似乎想要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不肯放过现实中的任何事。姜文很倔,决不让自己有丝毫放松,还表现在他喜欢琢磨这一点上。
早年的经历里,有一个故事广为流传。
他和同学吕丽萍拍戏,演一对老年夫妻。为了揣摩角色,两个人三天两头跑到学校门口观察老头老太太的肢体动作,有时候一呆就是一整天。夏天天热,汗顺着脖颈往下淌,每次考察完都得汗流浃背,姜文已经习以为常。身体要倾斜多少度?脚迈的多大才合适?他脑子里只琢磨了这些。
要演就演到最像,学生时代的姜文对自己严苛要求,所有的细节都得往完美上靠。或许正多亏了他的质疑与琢磨,才让演技突飞猛进。
3
初出茅庐,仍然要怼天怼地
从中戏毕业之后,姜文很快接到了各路导演递来的橄榄枝。演员身份的姜文初出茅庐,但“怼天怼地”的个性却丝毫不变,经常在剧组里和导演产生摩擦。
1987年拍《红高粱》,姜文和张艺谋在片场从头吵到尾,两个创造力和控制欲强盛的人撞一块去,三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大小声,给同剧组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图片|1987年《红高粱》剧照
隔两年拍《本命年》,他看女孩唱歌那场,非得让导演谢飞找根柱子拍他靠着抽烟,还不能直接拍,镜头得从后头绕着上来。谢飞回呛他:你可真够挑的。
明明还是个职场新人,却胆敢和导演叫板。他总是在做一些常人不敢做的事,是因为他始终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
在姜文眼里,演戏不是在扮演某个角色,而是在创造角色本身,绝不应该照本宣科。不管得重拍多少次,不论会不会得罪导演,首先必须保证成片是自己满意的。
姜文和戏里的角色,算是杠上了。
图片|1987年《红高粱》剧照
他演知识分子,也演粗犷农民,演秦始皇,还演太监李莲英。有人劝他往一个方向发展捞钱快,他偏偏不如人意,撂下狠话——重复的角色,我不演。不是钱的事,我觉得没意思。
作家叶三曾形容过:姜文是个终身荷尔蒙过剩的人,想阉都无处下手。但就是这样的他,要自告奋勇出演《霸王别姬》中柔美的程蝶衣。还特自信地po出了试妆照,并表示自个儿化妆之后还行。
他试图认清自己的极限,始终愿意挑战全新的角色。这“较劲”剑指偏锋,在为难他人,为难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4
他偏要站着把钱挣了
台湾影评家焦雄屏曾采访过姜文,对方问他:“中国这么多导演,哪个优秀?”他回答:“现在没有,以后会有。”问来人是谁?他自信地回答说:“我!”
这一年,姜文28岁。
拍戏拍到了瓶颈期,不愿意迎合投机取巧的资本市场,姜文抵抗现实的方式,是一个人回到西坝河隐居。兄弟王朔递过一本《动物凶猛》,他闭关几个月,把6万字小说改写成了9万字剧本,这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诞生之初。
图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照
图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照
姜文的讲究劲在这部戏里,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剧里米兰家的照片,他拍了足足4本胶片,一共23040张照片,从中精选出了一张。他似乎丝毫不介意麻烦,只专注于效果,单单凭借这部电影,实现了开门红。
出道即巅峰的导演姜文,找到了新的出口,自导自演,把使不完的“劲”搬到电影里。投资商中意的,他不拍,随市场大流,也不肯。他讲究细节,使劲扣剧里的情节,不肯放过任意一点。
图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照
拍《鬼子来了》时,姜文用了国内能买到的每一卷柯达黑白胶卷,一共50万英尺长,大概是一般故事片所用胶卷的五倍。
为《太阳照常升起》找配乐,姜文拿着莫扎特的曲子去找久石让,说你给我写一个比这个更牛逼的,让对方无措极了。
图片|《太阳照常升起》剧照
还有《让子弹飞》,120分钟的电影,姜文做了120个小纸条,把戏一点点切割成小桥墩,小纸条上记的,就是怎么从这一个桥墩子,跳到下一个桥墩子。
这样的折腾,让剧组的经费疯狂燃烧。有人猜姜文会像其他导演一样,逐渐走上迎合投资商的道路,拍一些不知所云的商业烂电影。可姜文却让他们失望了。每一部电影,都是他死磕后的成果。姜文偏要站着把钱给挣了。
图片|《让子弹飞》剧照
5
人生建立在误读之上
而他只听自己的声音
2014年,电影《一步之遥》上映,票房遭遇滑铁卢式扑街,豆瓣评分6.2分。
一时间,网络上开始了铺天盖地的“姜文黑”。说他炒乱七八糟的花边新闻,硬凑了故弄玄虚的剧情看不懂,动不动就怼哭记者,是著名的“拆台表演艺术家”,轻易抹杀了他曾经的辉煌。
从出道巅峰到英雄陨落,有人说,姜文江郎才尽。
图片|《一步之遥》剧照
这个问题,他用实际行动进行了回答。自始至终,不管外界的声音如何,他始终按着自己的步调往前走。不到半年时间,姜文宣布即将拍摄新片,改编自《侠隐》,也就是现在的《邪不压正》,作为民国三部曲的最终章。
许知远采访姜文时,他说:“人生是建立在误读之上的。”旁人给他安的标签,他并不在意,他只关心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梦痛快地拍出来。
和其他导演不同的是,26年下来,姜文总共只拍了6部电影。
图片|《一步之遥》剧照
辛亥革命时期的《让子弹飞》,北洋时代的《一步之遥》,抗战前夕的《邪不压正》;末期的《鬼子来了》,胜利后的《太阳照常升起》,以及建国后,《阳光灿烂的日子》。
别人拍电影,或许是为了挣钱。而他拍电影,更像是抒发情怀。6部电影,姜文勾勒出一整个中国近现代百年史,每一部都在前一部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姜文和其他人最大的不同,是他不愿意随大溜儿。
图片|《邪不压正》剧照
2020年,姜文已经57岁了,虽然人到中年,但银幕上的他,仍然是当初的硬汉模样。
当你以为他已经被“狗日”的生活击垮时,他已经带着作品隆重回归。邪不压正,就像他的半生,正邪较劲,哪管旁人懂不懂,势必要与现实死磕到底。
今 / 日 / 互 / 撩
你今年多少岁了,还会和生活死磕吗?
图片大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字由极物原创,转载请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