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中,十五世纪世界第一强国当属明朝。因为当时欧洲才刚刚进入文艺复兴,北美还是印第安人的天下。可是如果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中亚地区的时候就会发现,这里还有一个与明朝体量相近的国家,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帖木儿帝国。
帖木儿帝国创建于1370年,与明朝建立时间差不多。它的创始人是西察合台贵族帖木儿。自十四世纪60年代起,帖木儿从他的根据地撒马尔罕开始向外扩张。在此后数十年时间里,帖木儿率军南征北战,打败了中亚地区诸多势力,建立起一个东达印度北部,西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临高加索地区,南靠阿拉伯海的庞大帝国。对当时的中东和中亚各民族来说,帖木儿俨然就像是另一个成吉思汗。
按理说,帖木儿帝国位于中亚,明朝位于东亚,两个帝国之间还隔着别失八里、吐鲁番等西域诸国。在古代交通条件不便的情况下,两国应该各自发展才对。可是一伙来自中亚的骗子却打破了双方这种微妙的平衡关系。
明朝建立后,周边诸小国纷纷归附于大明王朝之下,成为其藩属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这些小国畏惧明朝实力之外,还有个重要原因是成为藩属国就可以加入明朝的朝贡体系之中。虽然名义上他们要向明朝纳贡,可实际上明朝给予的回赠物品价值往往是他们纳贡物品价值的好几倍。因此在有利可图的驱使下,周边小国情愿丢点面子而得到些实惠。一些骗子团伙也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伪造使团文件到明朝参与朝贡贸易。
十四世纪末,一伙自称是来自帖木儿帝国的朝贡使团来到明朝京师南京,使团带来了丰厚的朝贡礼品和一份宣称是帖木儿本人的亲笔信。信中承认明朝的突出地位,并表示愿意加入明朝的朝贡体系,成为藩属国之一。当时的明朝皇帝朱元璋对帖木儿俯首称臣感到非常满意,于是他傅安率1500人组成的使团前往撒马尔罕对帖木儿的效忠表示谢意。
1397年,明朝使团抵达撒马尔罕后,傅安向帖木儿呈上了明朝的国书。国书中称帖木儿为臣属,这让此时正如日中天的帖木儿勃然大怒。原来所谓的帖木儿帝国朝贡使团只是一帮骗子团伙,他们到明朝朝贡目的只是为了获得丰厚回报,帖木儿其实根本没有派出过使团出使明朝。
虽然此事只是一个乌龙事件,但明朝居高临下的态度让帖木儿非常震怒,于是东征明朝的计划便开始在他心中酝酿。
1402年,帖木儿率军在“安哥拉之战”中击败奥斯曼帝国,帖木儿帝国实力达到鼎盛阶段,从中亚到中东都再无敌手。1404年11月,在做足了准备工作后,帖木儿亲率20万大军开始东征。他的计划是准备通过别失八里向明朝进军,最终征服大明帝国,并使其皈依伊斯兰教。
帖木儿东征的消息直到1405年3月才传至南京,明朝皇帝以为这不过是一次游牧部落的劫掠行动,因此只吩咐西北边防军做好应对准备,朝廷并没有派遣大军前往迎战的计划。对明朝西北边防军来说,如果双方发生战斗,那显然是灾难性的,毕竟边防军人数太少,不可能顶住帖木儿帝国精锐主力的攻势。然而这次明朝西北边防军却非常幸运,因为帖木儿本人在2月18日死于兀答剌儿,他的子孙们忙于争夺王位而纷纷率军返回撒马尔罕。大明帝国和帖木儿帝国的激烈碰撞在即将接触的前一刻戛然而止。
帖木儿东征的中止避免了从中亚到中国的无数人免受战火荼毒,从这个角度来说,帖木儿也算是死的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