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
于是,李斯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废除异体,而创秦篆,即小篆,并制定了小篆的形体和写法,统一了全国的文字。这种书体更趋简化,成为秦国标准字体,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小篆结体平稳,上密下疏,沉着舒展。
小篆十分适合庄重严肃的场合,有因其笔画较细,所以也有“玉著篆”之称。小篆在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以挺拔秀丽之感。
为了让小篆普及全国,李斯、赵高、胡毋敬等人用小篆来书写识字的课本,成为了儿童的启蒙教材,如著名的《仓颌篇》、《爱历篇》、《博学篇》等。因此,李斯被称为小篆鼻祖。
实际上,从中国书法发展方面来讲,小篆让秦朝光耀史册,秦刻石就是小篆的代表。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巩固统治,加强影响,带丞相李斯以及其他百官巡游各地,并刻石记功,以颂扬他废分封、立郡县、统一中国的历史丰功伟绩,这才留下了珍贵的秦代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