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人们生活中,美丽的花卉往往成为美的象征,自然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不仅仅在乡村田园中,人们享受鸟语花香,就是在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繁华的大都市里,也会随处可见花的倩影。有闲情逸致的人还会在家里和办公桌上摆上一些花卉盆栽,一下子就会让空间意趣盎然,为生活平添了很多情调。
不过,一般而言,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似乎喜欢侍花弄草是女性的专利,尤其是在服饰打扮上,用了美丽的花来装扮,就是锦上添花,更映衬出女性的妩媚。正所谓“美人是花真身,花是美人小影。”
上图_ 清代 苏六朋 《簪花图》 立轴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古代历史上,很多男性同胞竟然对往脑袋上插花,也就是簪花,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到了宋代,更是盛极一时,成为当时的前沿时尚,簪花受到了一大帮爷们儿的追捧。
我们在《水浒传》中就会看到,这一大帮梁山好汉中,虽然个个充满血性,“路见不平一声吼”,战场上冲锋陷阵,杀声震天,面对奸恶之人可以做到眼都不眨一下——分分钟取了那“贼厮”的性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是一群粗野莽汉,恰恰相反,在很多地方他们极有生活情调,热衷簪花,便是鲜明的例子。
绰号“短命二郎”的阮小五一出场便是“鬓边插朵石榴花”;
浪子燕青是“鬓畔常簪四季花”;
病关索杨雄则“鬓边爱插翠芙蓉”……真是不胜枚举。
或许,正是好汉们脑袋上插着的野花,成了这部伟大作品极具温情的细节,是作者温暖笔触的体现。或许也正是这些细节,向读者表明了,这些好汉才是真正的性情中人,而他们那些看似不顺服的抗争,确实是迫于社会的黑暗,正所谓梁山是被逼上的!
上图_ 头戴簪花的燕青画像
那么宋代男子究竟为何这么“花痴”,对簪花情有独钟呢?我们来一探究竟。
其一,花卉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其实,花卉因为绽放时的美丽身影和散发的袭人香气,常常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从而频频出现在文人骚客的笔下,或寄寓相思,或表达祝福,或言明志向。
早在《诗经》中,就有“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这样千古流传的好词佳句;在《离骚》中,大诗人屈原更是直言:“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直接把美丽的花草穿戴在身上,寓意高洁的品格;
上图_ 《春社醉归图》局部 (旧传 李唐) ,图中男子头戴簪花
到了汉代,离别的恋人写出了“涉江采芙蓉”来诉寄相思之情;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表达淡薄之志;在王维的笔下,我们知道到了重阳节,当时人们有登高望远,“遍插茱萸”的习俗;杜牧干脆写道:“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让秋色直接在头上盛开了;
到了宋代,诗人陆游也在诗歌中写到了“满帽插梅花”的情形;韩元吉也有“不惜黄花插满头”的描绘。
不仅以古典诗歌为代表的古典文学中,就是在绘画、建筑、雕塑、音乐、服饰中也随处可见花卉的影子,由此可见花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引得人们喜爱,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上图_ 宋-货郎图,卖货郞头上戴簪花 局部
其二,朝野贵族的垂范,引领风尚。
宋代人非常讲究生活的艺术,其中插花与点茶、焚香、挂画统称为“宋人生活四艺”。宋人的生活情调与宋代统治者对典雅文化的重视和引领是密不可分的。
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就是这一领域的权威著作,他在著作中表示,遇到国家庆典或者有重大的节日,从皇帝到文武百官,甚至侍卫随从都头上簪花,花式多种多样。
据记载,在淳熙十三年的元日,都城中举行了簪花游行的盛典,可谓“锦绣乾坤,花花世界”,吸引了远近的百姓都跑来观看,过一把见证盛世的瘾。著名诗人杨万里就写了一首颂圣诗记载当时的盛况:
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
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
事实上,当时的文武百官都为能得到皇帝钦赐的花而感到倍儿有面子,也被视为无上的荣耀。这一惯例从唐代的史料中也可以找出不少例证。
上图_ 明 仇英 《四相簪花图》
除此之外,文人雅士的推崇,比如流传久远的“四相簪花”的典故,讲的便是当时在扬州为官韩琦,在宴会上和在场的王安石等四人,共同簪花,插戴了当地同一枝上开的四朵有名的芍药,芍药也称为“金缠腰”,后来都做了宰相的故事。这个故事更增添簪花的祥瑞之兆。
自然没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规矩,于是在民间贩夫走卒、优伶歌妓甚至死囚、狱卒都争相效仿,并且簪花的品种也随着时序季节的更替而变化,也就是说,但凡花儿娇美地绽开在了宋人的视线里,可能都免不了被“簪”的命运。如此,簪花也在宋代流行开来,不管是节日、婚庆嫁娶、还是祝寿、探花都少不了簪花的参与。
上图_ 黄慎 簪花图 局部
其三,簪花者本色与性情的流露。
一般而言,喜欢簪花者往往有着风流倜傥的性情,或者旷达豪迈的气概。最经典的例子可能就是被称为“诗神”的苏东坡“簪花醉归”了。苏轼是豪放派诗词的重要代表人物。这位伟大的诗人,不仅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狂放胸襟,也有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似水柔情,同时他还富有生活情趣。他的一首《吉祥寺赏牡丹》一诗,便是用短短二十八个字写出了这位大诗人的生活情调,且看: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在熙宁五年的五月份,当时的苏轼正担任杭州的通判,在二十三日那天,苏轼和一群好友一起到吉祥寺赏牡丹,赏花到了兴会处,便饮酒助兴,面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对大诗人苏轼来说,如果少了赋诗,简直是无法想象。于是诗人脱口吟出了这首好词,用了反客为主的对写手法,写出了这样令人捧腹的场景:放浪形骸,豁达不羁的官员,头上戴着牡丹花儿,略带羞涩,又酩酊大醉,一路东倒西歪,跌跌撞撞回去,引得路人卷起珠帘,争相观看开怀偷笑。
没有护卫随从,也不用担心被质疑不务正业,有的是官民同乐的清明风气和为官者诗意浪漫的生活态度。一个乐观豁达的苏轼鲜活而鲜明地展示于世人面前。如此景象,又如何不引人神往啊!
上图_ 《升庵簪花图》 局部 明代陈洪绶所作,图中男子头戴簪花
小结
总的来说,根据资料显示,宋代男子簪花已经是蔚然成风,集中展示时,则盛况空前。可以说,簪花文化渗透了宋人生活的很多层面,即时放宽到整个人类的花卉文化史上,能像宋朝男子一样把花戴到如此登峰造极的程度,恐怕也找不到第二家。也因此,簪花成为了今天的人们研究和了解宋代社会风俗的一扇斑斓的窗口。
文:杜若
参考资料:《水浒传》、《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武林旧事》、《梦溪笔谈》等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