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女性的独门兵器—钩镶

铁质兵器在汉代的种类已经非常繁多,其中最具特色的无疑是钩镶。钩镶这种武器,历史文献中的记载相对较少。"钩镶,两头曰钩,中央曰镶,或推镶,或钩引,用之宜也。"

——《释名·释兵》刘熙。文中镶字,应为攘字的通假字,《说文解字》卷3(上)“句部”载:“钩,曲也。”又卷14“金部”载:“镶,作型中肠也。从金襄,声汝羊切。”所以钩镶的“镶”字应读作rǎng,同“攘”,不读作xiāng。

▲汉武备 钩镶


钩镶汉代才出现,但是往上追溯依然能找到类似的描述:“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退者钩之,进者强之,量其钩强之长,而制为之兵。”——《墨子卷十三鲁问第四十九》从描述上看,非常接近钩镶的使用方式,或许文中的勾强就是钩镶的前身。

▲博物馆中展出的出土钩镶

钩镶虽然在典籍中提到的比较少,但是各种石刻壁画中,能看到的钩镶身影就比较多了。我们来看看汉代石刻绘画中的钩镶。

▲古代壁画中持钩镶的士兵


钩镶作为盾牌的变种,一般是搭配环首刀进行使用的。上面第一幅图很清楚的可以看到,持钩镶者同时持环首刀。就算没有古籍的描述,只是看图我们就能够大概想象出它的用法。钩镶握持方式和盾一样,使用方式也只是比普通的盾多了进攻性,但也大多用来格挡,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盾牌。刀盾搭配也一直是冷兵器中的主流配置。所以钩镶的用法与刀盾的用法除了增加了钩锁的技巧,其他应该也没有太多的改变。盾牌的使用也有很多盾击的招数,钩镶镶板上的小刺只是增加盾击的威力,招数上应该并无太多变化。

▲钩镶通常与刀,剑等兵器配合使用

目前出土的钩镶也并不十分罕见,保存完整的最大钩镶是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附近发现的,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该钩镶总长92cm,镶板长36cm,宽17cm,重1665g。不过现存出土的钩镶总体来看,钩镶一般全长在60—70厘米左右,重量一般在3斤左右。这个重量是要比普通盾牌更轻,自然也更为灵活。

▲西汉持盾兵马俑


我们可以看到汉代普通盾牌的样子。汉代盾有皮盾,也有木盾上漆。一般来说这种双弧盾也得5、6斤重,若是大盾牌就在8斤上下。钩镶轻了差不多一半。这说明钩镶无疑更轻便。

▲钩镶背面


一直以来多认为钩镶主要用于对抗铁戟,甚至有说法是铁戟被战场淘汰后钩镶无用武之地才渐渐消失。。各种雕刻图画中确实也有一些钩镶和戟对抗的图形。现在通常提到钩镶都会说钩镶勾住卜字戟的小枝以后,卜字戟抽不回来,持钩镶的士兵就可以趁机攻击对手。但铁戟很长,又是双手握持,如果勾住戟头,单手握持的钩镶,难道不会被双手握持的铁戟反拖的失去平衡么?钩镶的镶板并不宽大,铁戟小枝甚至有可能刺伤持钩镶的手臂。所以所谓”钩镶主要用于对抗铁戟”的说法就很值得思量了。

▲壁画中的钩镶



那么这两种武器的关系到底如何呢?我们来看看钩镶和铁戟在汉代军队中的列装情况。

由尹湾汉墓出土的西汉木牍《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正面第四栏记载:盾九万九千九百一。镶一。戟六千六百三十四。如果武库记载的镶是指钩镶的话,虽然这只是西汉的东海郡武库,不是西汉唯一的武库。但是也可以看到钩镶在汉代部队中是没有成建制列装的。只有一面钩镶,不是拿来做仪仗就是早年有过装备但是后来基本不用,就剩下最后一面了。铁戟有六千多把,显然是成建制列装的。所以钩镶其实在西汉后期就不怎么使用了。更不用说铁戟一直到唐代依然有出现,虽然其在唐代已经沦为礼器。所以勾镶因为铁戟逐渐退出战场才被淘汰的说法显然并不正确。

▲汉代铁戟


钩镶不能挡箭,也可以从画像中看到战斗时钩镶动作很大,所以钩镶并不适合列阵集团行进。所以在西汉东海郡武库中只象征性地存有一面,也不难理解。而且所有钩镶的画像中,也大多是比武图,很少有战场厮杀的图绘。所以实际上钩镶在军队中应用应该也并不广泛。

但是一直到东晋依然有描绘钩镶的图画。那么钩镶在汉代到底是个什么地位呢?

在汉代石刻绘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步兵、骑兵、战车在桥上混战的图样。山东嘉祥武氏祠前右室、左石室及莒县东莞孙氏阙中都发现过。但是,由于没有更多的文字内容,学者多将此类画像称之为水陆攻战图。虽然东莞孙氏阙的汉画像石左上角有“七女”二字榜题,人们对画像内涵亦不明了。这副画像石是从盗墓者手中追回的一块画像石,已断为3截,据说出自西高穴大墓,也就是那座“曹操墓”。该图有“令车”、“主薄车”、“咸阳令”题榜。

1971年,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店子发掘的东汉壁画墓中,其中室至后室的甬道上方,也画有此类画像,并有“七女为父报仇”的题榜,其画像与原来所谓的“水陆攻战图”十分一致。虽然汉代依然还有较少的战车编制,但是战车上桥作战,而且还是很多幅画像都这么绘画,显然不是因为汉代战车都喜欢上桥,而是描述的故事发生在桥上。从图画中的发饰和发髻来看,确实有七名女子。种种证据表明,这都是描述的在汉代应该很著名,现在已经无人知晓的“七女为父报仇”的故事。根据推测,这可能是一个家的七个女儿,父亲可能遭受仇人虐杀,七女武装起来在桥上杀了仇人,七女估计也都战死了。古人对这种血亲复仇历来是推崇的。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持钩镶的竟然是女子。这让我们对钩镶在汉代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钩镶要比普通的盾轻很多,使用上更注重技巧更不是力量,毕竟只要一勾一引就能锁住或者荡开对方武器,然后抢步近身击杀敌人。显然对于力量比男性弱的女性来说更为合适。

▲日本薙刀


根据钩镶稀少的记载,以及使用情况。我们也可能想到,即便是汉初,钩镶也不是广泛装备部队的兵器。在西汉后期以后应该更多是民间在使用钩镶。民间小规模的对抗中,钩镶这种轻便灵活的武器,显然更能一展身手。甚至像日本薙刀一般,后期逐渐沦为妇女使用的独门兵器。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人渣啸西风。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龙泉铸剑师沈师傅的私人微信:LQLSSFB,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BQY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