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地球,恒星太阳,有没有一颗星球,能从恒星演化为行星?为什么说地球不可能是死去的恒星,但可能是由死恒星的部分物质所构成?或许,一部分对宇宙天体并不了解的人会认为,这句话的前后半句看上去并无差别,但事实上它们所表达的含义其实完全不一样。
前者意指地球经历从恒星到行星的演化,后者则指恒星死亡时飘散到宇宙空间的部分物质,为地球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基础。首先,我们应该通过最简单的方式将行星和恒星区别开来。恒星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用借助其他星球的光就能发光发热。
比如,白天里的太阳,以及夜晚天空中的大部分星星,其实它们都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恒星。只不过因为距离的关系,太阳看上去很大,而星星看上去总是很小。但是,我们需要区分开那些借光的星球,比如大家熟知的月亮,它本身是不可能发光的,只不过是借太阳的光才能在夜晚的天空中闪耀。
而就星体的构成特性来看恒星表现得更统一,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因为引力被凝聚起来的等离子体,只不过太阳跟地球之间的距离最近而已。而恒星之所以会发光发热,本质原因是其构成部分中的氢,会在燃烧后融和成氦,从而发生核聚变反应。
而恒星核聚变反应会持续多久,以及该恒星命运的走向是超新星、白矮星还是黑洞等宇宙物体,则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质量。但是,不管恒星在其生命周期中进行怎样的演化,其中都没有成为行星这一项可以选择,而行星地球的可居住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太阳的演化。
而且,从天体运动的这个角度来说,恒星就是恒星系统中的中心天体,行星会在自己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围绕其旋转。而行星的组要构成物质就存在较大差别了,仅仅是地球所在的太阳子中,我们就将海王星、土星、木星和天王星这样的气体巨行星称为类木行星。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像地球这样、主要以硅酸岩石为主要构成物质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比如大家共同生活的这个地球。关于地球的诞生,其实截至目前也尚无定论,而其中被普遍认可的假说则是“太阳星云”,而该原始星云则有固体微粒和各种气体所组成。
以我们的太阳为例,当其进化到红巨星阶段的时候,恒星风的作用力会致使太阳本身的质量减少30%左右。并且,在之后的时间里,原本位于太阳外层中的气体,会在逃逸到宇宙空间中之后形成行星状星云。而宇宙中存在的星云,正是新一代恒星和行星等星体形成的基础,也就是说宇宙物体的形成和死亡,就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着。
事实上,不管是恒星,还是行星的形成,在它们的构成物质中,或许都有曾经已经死亡的恒星释放到宇宙空间中的物质。但是,行星组成物质中的一部分由死恒星提供,与一颗星球从恒星演化为行星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所以,作为行星的地球在其生命周期中也有特定的演化阶段,而并非从一颗已经死亡的恒星演化而来。
作者:石兰(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