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困局:一个“高人气总统”怎样走向内外交困
面对来自日本愈演愈烈的经济制裁,近期,日本和韩国先后将对方从本国的贸易“白色清单”中移出。8月12日,韩国总统文在寅表示,在应对日本的相关贸易限制举措方面不能感情用事,要冷静地思考对策,做好长期打算。
当天在总统府青瓦台召开的幕僚会议上,文在寅表示,很快就是纪念1945年8月15日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的光复节了,在这个时候,韩国更应毅然决然地应对日方的贸易限制措施。他同时强调,在应对方面不能感情用事。
文在寅说:“过去我们曾饱受日本帝国主义压迫,如今又面临日本的经济报复。经济报复措施本身就不正当,采取该措施的原因还涉及历史问题,这就更不应当了。这就是为什么在光复节来临之际,我们要更加坚决。不过,面对日本的经济报复我们不能感情用事,我们要坚决,还要保持冷静,思考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对策。”
文在寅说,如果韩日两国人民能基于成熟的公民意识,以热爱民主人权、和平的态度进行沟通,增进友谊,韩日关系的未来将更加光明。
虽然说,日韩两国的贸易战到头来对两国来说都是有伤害的,但很明显,韩国总统文在寅所面对的压力要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大得多,现在韩国还遭到了美国的“落井下石”。一方面是国内经济持续低迷,一方面是日本的“绝不退让”。面临内忧外患,韩国的形势大变,我们不禁要问,曾经在韩国民意颇为高涨的总统文在寅,如今面临的困局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他还能“撑多久”?
激进派封死了退路
7月1日,日本产经省宣布,对日本向韩国出口的三类产品实施出口许可管理。这三类产品都是生产半导体的必需材料,而半导体又是韩国第一大产业。不难想象,此举给韩国带来多大的震撼效果。时间进入8月,日本又继续宣布,将韩国从贸易“白名单国家”中剔除出来。这个白名单囊括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亚洲只有韩国一个。日本将韩国“拉黑”,表明他们已不把韩国视为“自己人”,将来在双边贸易中会增加审批流程,日韩贸易将雪上加霜。
虽然面对日本接二连三的制裁,韩国文在寅政府摆出了“绝不退让”的态度,但此情此景,还是不免让很多密切关注东亚局势的人想起了其前任朴槿惠当年的窘境。
2013年,朴槿惠走马上任,由于其父朴正熙被韩国左翼定为在日据时代卖国求荣的“韩奸”,所以朴槿惠在上台初期对待日本的态度相当冷淡。在历史问题上,朴槿惠也数次亲自探望日据时代的韩籍慰安妇,甚至主导慰安妇档案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一时间,朴槿惠似乎将以韩国历史上最“反日”的总统名留史册。
然而,到2015年底,朴槿惠政府的对日政策却突然180度大转向。在综合考虑日韩经济彼此之间的高度依赖以及美国的强力施压后,朴槿惠最终与安倍签订了《日韩慰安妇协议》。协议规定,日韩两国“永久且不可逆地就慰安妇问题达成和解”。虽然在该协议中,日本就慰安妇问题进行了“历史性的道歉”,也提供了金钱方面的补偿,但韩国民意并不买账,很多“慰安妇维权者”翻出朴槿惠竞选时对他们的保证,认为自己受到了朴槿惠的欺骗。他们认定《日韩慰安妇协议》无效,不断起诉,就连原本已逐渐平息的劳工问题也大起波澜。朴槿惠的民意也在此后开始走下坡路。起于韩国左翼的文在寅正是在这一时期打出“彻查《日韩慰安妇协议》”等口号,依靠激进的左翼观点急速积累了人气,加之朴槿惠此时又闹出“闺蜜门”,使得文在寅最终获取了总统的宝座。
依靠左翼上位的文在寅在上臺后不出意外地将政策推向了极端:对内,他严厉清算前任总统朴槿惠,并对另一右翼前任总统李明博也展开了调查,试图将韩国国内右翼保守势力一网打尽;对外,则彻底否定了朴槿惠时代对日外交成果。
△文在寅和朴槿惠探望日据时代的韩籍慰安妇
只不过,文在寅的这种做法也封死了他对日外交的后路。有日媒当时就评论称:“即便首相(安倍)愿意与文在寅政府重谈,即便能达成令文在寅满意的协议,这份协议也不可能让所有韩国人满意。”而只要有更激进的左翼对新协议不满,韩国新一轮“反卖国贼”运动就将像掀翻朴槿惠一样把文在寅掀翻。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游戏。
推翻协议挡住了未来
行文至此,可能读者会有疑问,日韩的历史问题纠纷究竟为何如此难解呢?
与大多数二战时期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不同,由于战前《日韩合并条约》的存在,按照国际法,日本对韩国的战争赔偿主要是日本政府对韩国个人的赔偿:殖民时期,日本强征了相当多朝鲜(韩国)劳工和慰安妇,战后的日本政府对这一罪行无法推脱,劳工补偿也就成了日韩建交谈判的主要议题。
其实,最好的补偿方式是将赔偿款支付给具有请求权的个体民众,毕竟,此事严格说来是韩国受害者群体与日本政府的恩怨。日本人最开始也是这样提的,然而,当时主政韩国的朴正熙坚持要求由韩国政府代理劳工请求权,一次性接受日方的补偿。而在日方看来,这个提案确实省去了日本政府与韩国民间个体博弈的麻烦,日方也乐于接受。最终,日韩在1965年签订《日韩请求权协定》,日方向韩国政府无偿支付3亿美元,以及有偿经济援助2亿美元,共计5亿美元,一次性了结日韩之间所有“民事请求权”。
可别小看这5亿美元。当时韩国百废待兴,全国GDP也只有31亿美元,政府一年财政总预算也只有3.5亿美元。日本经济当时已经崛起,但外汇储备也只有18亿美元。可以想见,如果这笔钱真的能在当时经由韩国政府发放给受害者,应当是一笔能够告慰受害者的赔款。
然而,热衷于工业化的朴正熙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将赔偿款几乎全数用于了扶持三星等韩国大企业,韩国的工业由此迎来了腾飞期,一举奠定了经济繁荣的基础。至于这笔钱中又有多少被韩国当时腐败的军政府私分了,这是一笔无法查清的糊涂账,我们只知道在战争中受害的劳工和慰安妇,成为被抛弃的人,他们几乎没有拿到任何政府的赔偿。
于是,愤怒的韩国民众开始提起诉讼。但有意思的是,他们不状告本国政府,而是状告日本政府。这种诉讼请求其实也是被逼无奈,因为面对蛮不讲理的朴正熙军政府,如果韩国民间组织敢直接将矛头指向军政府,势必遭遇残酷镇压,所以受害者维权群体只能以这种“曲线救国”的形式存在。
由于《日韩请求权协定》明文在前,本来这样的诉讼在日韩两国都会被驳回。不过,韩国军政府为了诱导民意对外,长期对这种诉讼采取默许的态度。但这自作聪明的一手,最终还是被韩国军政府玩脱了——上世纪80年代末,韩国战争受害者维权群体与韩国左翼合流,最终成为掀翻军政府的民意浪潮中的一部分,也让战争受害者与韩国左翼牢牢绑定在一起。从此,一个令人纠结的矛盾出现了:找日本政府要本国政府欠的账,从“权宜之计”变为民粹主义的政治正确。
所以你可以想见日本人的心声:该赔的我们都已经赔了,你们还想怎么样?但在韩国政府连续换过几轮之后,日本人也意识到光靠《日韩请求权协定》实在难以说服韩国。考虑到《日韩请求权协定》确实对慰安妇问题语焉不详,安倍政府才最终与朴槿惠政府签订了《日韩慰安妇协议》。
今天回头来看,《日韩慰安妇协议》体现了日韩解决历史问题最可行的思路:双方都心知肚明地各退一步。日本再次道歉,为当年的图省事埋个单。而韩国政府也为自己挪用赔款的行为负个责,同日本一起出资,建立基金共同补偿当年亏欠的战争受害者。
但受制于其支持者的政治观点,文在寅政府上台后,对这个还算说得过去的协议搞了个奇葩操作:韩国一方面没有直接否认《日韩慰安妇协议》的效力;另一方面却又解散了赔偿基金,让日本的赔偿程序无法进行,导致《日韩慰安妇协议》名存实亡。不仅如此,韩国最高法院还在去年史无前例地判决民间劳工团体对日索赔胜诉,这就连作为两国建交基础的《日韩请求权协定》也一脚踢翻了。这种把既往条约当废纸的行为,当然要惹得原本就对韓国敌意满满的安倍政府掀桌子不干。
“太极推手”打到了尽头
将国内问题转换成国际问题,既将民众的怒气引向了国外,又赚取了一波基于民粹主义的支持。从日韩此轮纠纷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在寅及其所代表的韩国左翼政客的一种执政思路。这手借力打力的“文氏太极推手”一度令其在执政初期博取了高人气,但最近一段时间却显现了副作用——不仅是日本人,连美国人都开始找文在寅的茬。
7月23日,白宫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博尔顿访问韩国,原本韩方期待博尔顿此访可以调解日韩之间的贸易争端,但据韩媒报道,访问期间,博尔顿突然狮子大开口,要求韩国2020年将防务分摊费增至50亿美元(约合5.9万亿韩元)。而今年3月,韩美刚刚商定的韩方军费分摊额仅为1万亿韩元。
不到半年时间,美国人要的“保护费”突然涨了近5倍。不可否认,特朗普对驻韩美军军费分配早有不满是主要原因。但文在寅上台后风起云涌的韩国左翼反美运动恐怕也让美国人在要价时更加不愿意留情面。自今年4月份以来,韩国首尔等城市就接连爆发左翼团体主导的“驱除驻韩美军”的游行,与文在寅同属韩国共同民主党的政客甚至在集会上声称“朝韩统一之后,驻韩美军应立刻撤出”等言论,虽然韩国政府一再表示这类言论“不代表政府立场”。但这种消息传到原本就对军费问题不满的特朗普耳中之后,其会作何感想可想而知。
也许文在寅政府这么做有其苦衷,面对特朗普涨军费的要求,共同民主党党内一直有激进左翼要求政府更加强硬地予以回击,此时默许民众上街抗议美军,或许既能让民众“出气”,又能在谈判中对美方施压——但这样做的结果无疑是彻底败了与美方的交情,导致美国人在日韩纠纷这个节骨眼上不仅不愿意帮忙,反倒要来添乱。
内有左翼民意的逼迫,外有美日“盟友”的为难,眼下的文在寅进退维谷,似乎也只能依着惯性说一些迎合其拥趸的漂亮话自我麻醉。这不,8月5日,文在寅发表电视讲话,表示:“现在韩国不仅要战胜日本此番经济打压,还需要有更广阔的视角和非凡的决心,去赶超日本经济。”至于“赶超日本”的方式,则是“如果朝韩能够通过经济合作,实现半岛经济和平发展,我们就能很快追上日本”。
是啊,如果朝韩能够一直和谐相处、精诚合作,携手赶超日本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在局势风云变幻的朝鲜半岛,有哪一个真正成熟的政治家敢把国计民生押注在这么不确定的事情上呢?等这样的宏图远景实现,又要花上多少年的时间?
(钟玉棠荐自《齐鲁晚报》)
作者:王昱
来源:《东西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