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者还是初中学生的时候,学校组织看了一场爱国主义教育电影——《虎门销烟》,从此记住了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名字,当时就被他不畏强权,敢于与帝国主义顽强对抗的爱国壮举所震撼。虎门硝烟那一刻更是大快人心,拍案叫绝!
然而,就是这“虎门销烟”之壮举,“得罪”了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英国殖民者以此为借口,企图以坚船利炮轰开清朝大门,迫使清政府就范。所谓就范,就是迫使清政府同意殖民者对华贩卖鸦片合法化。看来看似绅士文明的英吉利政府,在利益面前也心甘情愿地同贩毒头子们沆瀣一气,让贩毒合法化,至少是没有实质性阻拦,就是狼子野心家的目的。
上图_ 虎门销烟
上图_ 鸦片对国人的毒害
道光二十年至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0年——1842年),英国殖民者悍然对华发动了侵略战争,史称“第一次鸦片战争”(或称通商战争)。尽管我国将士奋勇抵抗,无奈血肉之躯终究抵挡不住坚船利炮,大清王朝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显然“虎门销烟”成为了此次战争的导火索,而作为“虎门硝烟”第一策划人的林则徐,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第一戴罪之人。硝烟之初倍受道光皇帝嘉奖的林则徐,在被朝廷内部人员诬陷以及帝国主义的挑唆之下,成了有“罪”之人。林则徐先是在广州被就地免职等候发落,然后降职四品到浙江等待下一步处理意见。
在浙江期间,林则徐积极配合奕山对英作战,宗室出身的奕山根本不是带兵打仗的料,更谈不上为国为民之气节,但他却是一个能为自己开脱罪责的高手。战争失败,他谎称是英国人愿意和谈,只因痛恨林则徐才让一直刀剑相加。急于求和的道光皇帝对于奕山的一面之词只能选择姑且相信,革去林则徐四品顶戴,发往新疆戍边,效力赎罪。
上图_ 林则徐向清朝道光皇帝奏报收缴鸦片情况奏折
只有犯下重罪的官员才会被处以“发配边疆”的重责,林则徐为国为民一片赤诚,最后反而沦落为效力赎罪之人,其心理落差之大可想而知。面对如此之大的挫折,林则徐以强大的忧国忧民之情,和为民族大义奉献之意,硬生生地将所有冤屈压在心底。在古城西安,林则徐告别妻儿只身前往新疆之时,写下了一首传唱千古之名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一,其中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可谓是大气磅礴,每每读之都会令人犹如荡气回肠之感。
林则徐来到新疆之后,更是以身体力行诠释了自己拳拳爱国之心。道光皇帝责令林则徐戴罪戍边,正好让林则徐远离是非之地,可以专注于建设新疆的工作。当时清朝,完全是一个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农耕大国,在人口爆棚的大背景下,中原地区的耕地早已被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几乎是被利用到极限,而农业技术又没有长足进步,这时候开发边疆荒漠之地成为了发展国家经济的突破口。显然地处大西北,且地广人稀的新疆,尤其是地理位置相对优越的南疆,就成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宝地。
上图_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
但是,将万里荒漠变为万顷良田谈何容易,新疆地区天然缺水,昼夜温差极大等客观自然条件,成为了南疆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林则徐来到新疆后,立即投入到了开发南疆的工作中,林则徐在南疆的第一个“杰作”就是成功地开发了伊犁周边。
伊犁地区的垦荒工作,在此之前原本有过,但是因为水源问题而半途而废。林则徐曾担任多地封疆大吏,对于治水有着丰富的经验,为解决水源问题,林则徐决定引哈什河水作为灌溉源。在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林则徐与当地乡绅募捐而筹措资金,历时四个月,终于水到渠成,哈什河水源源不断而来,成了当地农业发展的血脉之源。
时至今日,这条被当地人称之为“林公渠”的人工河,依然波光粼粼。林则徐之功绩与卓越才能,也立刻得到了官方认可,伊犁将军布彦泰立即上书向道光皇帝汇报了林则徐之佳绩,道光皇帝也对林则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上图_ 道光皇帝,根据关乔昌先生的一幅水彩肖像画绘制,取自拉葛兰先生的收藏
伊犁周边的成功,为进一步开发南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难度自然是越来越大。为了搞清楚南疆的地理与土地情况,林则徐决定,工作先从丈量土地开始。当时的南疆地区地广人稀,丈量土地经常要远离城池,一天根本没有办法往返,林则徐与同僚们为了确保任务达成,经常是携带干粮与帐篷在外风餐露宿,工作条件十分艰苦。面对如此艰苦条件,林则徐对待工作依旧是一丝不苟,他对南疆地理测绘与土地丈量,做了详细而精准的汇报于伊犁将军布彦泰,再由布彦泰呈奏道光皇帝。“脏活累活我来干,功劳你来领”,倘若没有一定胸怀之人,哪里肯干这等“吃亏”之事。
但是“吃亏是福”,布彦泰对待林则徐的工作给予了很大支持,对于他提出来了建设性意见几乎是照单全收,其中两点尤为关键:
一、寻找水源,修建水渠。其所需大量人力物力,朝廷方面给予了一定支持。此外,林则徐也发动当地维族人民,大量修建传统的储藏水源的坎儿井。
二、关于开垦之土地分配问题。因为垦荒工作之主力劳动力还是维族人民,林则徐极力摒除民族限制之主张,将大部分土地分给维族人民,这一政策让南疆开发工作,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极大拥护。
以上关键两点要是布彦泰从中作梗,真的是很难落实,倘若果真如此,相信林则徐南疆开发工作将很难取得如此成就。
上图_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
万里荒漠变良田。林则徐用自己勤恳的劳作,带领这广大人民群众,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壮举。
林则徐在新疆创造的功绩,是得到道光皇帝充分肯定的,第一次鸦片战争风波过后,林则徐即被重新启用。道光皇帝驾崩不久,太平天国起义如火如荼,势头之强劲令刚刚上位的咸丰皇帝竟一时不知所措。危难之际,咸丰皇帝想到了三朝元老林则徐,林则徐临危受命,以久病之躯奔赴战场,然而,病殁于半路之际。咸丰皇帝仰天长叹痛失肱骨,以总督例抚恤之,赐谥“文忠”!
文:王金百
参考文献:《清代人物研究》 戴逸(著) 故宫出版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