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人类是由猴子进化而来。于是,就有人在问“猴子和人都会生老病死,那么猴子进化成人有什么意义?”。实际上,这个想法是错的,人类并不是猴子演化而来的,而是类人猿。再者,演化并不受人为控制。
很多人提起进化论,会对进化论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进化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低等到高等进化而来的。
其实进化不是这样的,进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如果地球能够重启一次,哪怕经历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时间,地球生物都有可能演化出与今天截然不同的样貌。
为什么演化会如此没有规律呢?其实这个答案,要从基因里寻找。
孟德尔第一定律
达尔文的演化论核心内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意思是说,能够适应环境的个体会留下来,不适应环境的会被自然淘汰。
但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物种之间的个体差异究竟是怎么来的?当然了,在今天这个问题已经被解决了。
1866年,孟德尔发表了他的著作《植物杂交试验》,在这个论文中,他发现并总结了遗传学的两大规律,被后人称为孟德尔定律。
孟德尔第一定律是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或者我们现在称之为:基因)成对存在,不相融和。在形成配子的时候,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会发生分离,分离后的两个遗传因子就会随机进入到不同的配子,随着配子遗传给下一代。
比如:开紫花的豌豆和开白花的豌豆杂交后,会得到一个开紫花的F1代,而F1代自交后的后代,紫花与白花的数量为3:1。
孟德尔第二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的时候,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彼此相互分离,决定不同形状的遗传因子(基因)会自由组合。
比如:控制豌豆开紫花和白花,以及豌豆表面是圆粒还是皱粒的基因可以同时存在,互不干扰。
这就是生物学上的基因重组,也就是我们的基因有一半来自父亲,有一半来自母亲。(这里不讨论细胞质中的基因,仅仅是谈论细胞核中的遗传问题)
显性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如果没有显性基因,那么子代的性状就由隐形基因控制,比如双眼皮是显性基因,单眼皮是隐形基因。
这是大多数个体之间形成差异的原因,除此之外,在极少数情况下基因还会发生变异。
基因变异
我们知道,染色体缕直了之后就是一条常常的链条,像是拉链一样,而拉链的齿粒就是碱基,中间链接的地方就是氢键。
一条完整的染色体,碱基是成对出现的,就像是拉链两端的齿粒是成对出现的,而某些碱基对的有序排列,构成了基因。而有些碱基对并没有控制形状,或者说人类不知道有什么用。
有些蛋白质充当了拉链的拉环作用,比如:DNA解旋酶,它们会将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开,让拉链拉开,形成单独的一条。
然后再由其他的蛋白质将这两断拉链重新复制形成两条新的拉链,与之前的碱基排列顺序大致相同,之所以说是大致相同,是因为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生基因突变。具体咋回事呢?
一般情况下,形成的两条新拉链应该和原来的拉链一模一样,但有些蛋白质在工作时会偶尔出错,导致“翻译”错误,比如:原本应该搬运T,结果搬运成了A。或者是原本应该搬运T,结果漏掉了。
如果发生错误的碱基,处于无用的基因片段上,那么对人类没有什么影响;如果发生复制错误的碱基刚好处于某个重要基因上,那么就有可能导致生物个体变异。
比如:人类的语言功能,有科学家研究FOXP2基因发生了一个位点的复制错误,而这个错误可能导致人类演化出了语言。(该假说目前遭受质疑中)
也就是说,生物体内偶尔会发生基因变异,而基因变异的前提是碱基在复制时发生错误,由于我们无法准确判断哪个碱基会在复制时发生错误,以及发生什么样的错误,因此导致我们无法掌握生物演化的方向。
我们只知道,生物的演化是没有方向的,但环境选择会将有利的基因或者中性的基因保留,并遗传给下一代。
就这样,经过一代代累积之后,这些后代就会与原来种群产生甚至产生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代表着生物演化出了一个新的物种。一般一个物种演化出一个新物种的时间需要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
既然都要经历生老病死,那么演化还有什么意义?
其实,对于很多生物来说,演化并不是避免生老病死,而是繁衍和生存。
我们知道,一个个体的基因是固定的,但外界的环境却是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今天适宜该生物生活的环境,可能明天就不适应了。
在地球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发生过无数次,比如:原本地球上没有氧气,早期的生命几乎都是无氧生物,但大氧化事件时,地球产生了大量的氧气,此时那些不适宜氧气环境的生物就灭绝了,而有一些生物在演化中,恰巧演化出了有氧呼吸系统,因此该生物就被保留了。
为了对抗环境的变化,生物自身演化出了不太精确地复制,也就是说生物用不断变化的基因,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地球生物就这样,从生命诞生一直延续至今。如果非要说生物进化有什么意义,我想这就是生物进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