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猫可以认出镜中的自己吗?

我们人类每天都在充分运用镜子的功能,来调整自己外表,这种能够认出自己的行为,行为学家们把它称为“自我辨认”。除了让我们不至于在镜子面前疑神疑鬼外,它对我们的认知、情绪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1970年,心理学家加洛普进行了一项镜中测试(mirror self-recognition test, MSR)的实验。先将受试动物麻醉,并在它们身上做上记号,待动物苏醒后将其带到镜子前,如果它们能通过镜子看到自己身上的记号并试图触摸或检查,便可判定它们不会把镜中的影像认成是其他动物。

不过,由于该实验涉及视觉搜寻、部分视知觉技巧与动作灵巧度等要求,有近65%的人类幼儿要到18个月大时才能通过这项测验,甚至更晚。除人类外,截至2018年的研究显示,包含猩猩、大象、海豚及鸦科在内的许多动物最终都能通过这项测试,不过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通过测验的动物里,并未出现哺乳类与鸟类以外的脊椎动物,如鱼类与两栖类。

于是科学家们好奇,究竟是这些动物不具备自我辨认的能力,还是现有的测验方式无法表现出它们在这方面的表现?

有研究曾发现:横带猪齿鱼(tuskfish)具备工具使用(tool use)的能力、斑马鱼(zebra fish)能展现类情节记忆(episodic-like memory)等,甚至还有部分鱼种具有社会性。听起来,这样的认知复杂程度,理当也应具备自我辨认的能力才对吧?

《公共科学图书馆》有一篇研究文章提到,通过对裂唇鱼(Labroides dimidiatus)的观察,发现其于测试期间会在镜子旁游荡、对镜子张嘴示威或在镜子前驻足;此外,通过镜子看到标记时,它们会尝试把它刮下来,对透明无色或未出现在镜中的标记则没有特殊反应。该篇文章的作者将裂唇鱼面对镜子的种种反应,解释成通过测试的证据,并表示这种鱼可能和人类一样具有自我辨认的能力。

不过,这样“人性化”解释测试结果是否恰当,仍存在许多争议。

比如:猩猩的测试结果是否可以拿来与鸟类比较?跨种群所发生的等效行为,其认知过程是一样的吗?某些动物(如蝙蝠)暴露在镜子面前所产生的反应,是否为一种自我导向行为(self-directed behaviour)?

或许一直到我们真正站在(或是成为)一只猫、一只鸟或一只鱼的角度之前,这些问题都不会有真正的答案,毕竟站在人类的角度解释动物的行为,本身就有失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