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古希腊的战争,我们首先想到斯巴达战士,他们装备着青铜铠甲,手持比人还高的长矛,这些重步兵往往以一当百,战斗力强到令人发指。既然有重步兵,那当然也有轻步兵。在希(腊)波(斯)战争之前,所谓轻步兵往往只是杂兵炮灰的代名词,但随着希波战争往后的发展,轻步兵的战术价值逐渐显现,成为不可或缺的辅助兵种。
战术轻步兵的出现
一般来说,轻步兵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单纯比较穷的士兵买不起装备,只能被迫成为轻步兵;另一种是自愿轻装,具有战术价值的轻步兵。当然,后者与前者并非一定不同,只是前者并没有开发出轻步兵的战术用途。
轻步兵的战术价值在希波战争前并不明显。例如在公元前490年的马拉松之战中,希罗多德(Herodotus)就记载雅典军队既没有骑兵也没有弓箭手(轻步兵);而在公元前479年的普拉提亚之战(Plataea)中,也提到过斯巴达人将黑劳士(helots斯巴达的奴隶)装备成重步兵作战,也就是说,即便是奴隶,也会有足够的装具,而不是手无寸铁的轻步兵。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段时期即便有轻步兵的存在,也没有特别的战术用途,作战的方式大概跟重步兵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希波战争的刺激下,雅典开始组织轻步兵军团。在公元前431年,雅典已经有1600名弓箭手了。弓箭手是肯定战术轻步兵出现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弓箭兵不能像重步兵一样组成方阵作战,而是作为辅助单位提供战术援助。
实际上,早在公元前464年,作为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前的试探战役,科林斯·墨加拉(Corinth-Magara)战役(460至459年)就出现了轻步兵,修昔底德(Thucydides)记载一部分科林斯军队误入一个没有出口的口袋地型,雅典军队抓住机会,利用重步兵堵住出入口,再用弓箭手射杀处于不利地位的科林斯人。可见这时候的雅典人已懂得轻步兵的战术价值。
在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已经出现专指轻步兵的名词“psiloi”。这个单词在希腊语中指“光着身子的”,引伸为一些没有装备的士兵。这种轻步兵当然不可能真的光着身子,手无寸铁,只是他们没有传统重步兵的装备,而以投石索带、弓箭,或者标枪等远程武器为主要装备,作战时无固定阵型,采用散兵战术。
psiloi
所谓散兵战术是指不会直接跟敌人近身肉搏,也不会组成密集阵型,一般以松散的阵型在安全距离外用远程投射武器攻击对方。如果敌方追逐自己,主动要求肉搏,则会暂时后退,等待敌方放弃追赶时,再继续攻击。这种战术又称为“游击战术”(hit and run),在现代战争中也能见到。
轻步兵的逐渐流行
发生于公元前425年的派娄斯之战(Battle of Pylos),是修昔底德书中提到轻步兵较多的部分。斯巴达重步兵被雅典轻步兵痛殴,于是斯巴达幡然醒悟,自己也组织了400骑兵和一些轻步兵。从这一则史料看,可以发现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发生后,才急忙重视起轻步兵。仔细说起来,斯巴达与雅典或整个希腊周边地区拥有相同的文化,在军事组织方面并不应该有明显的分别。
至少在流传至今的资料中,残存的斯巴达法律没有禁止使用轻步兵,那么符合逻辑的一种说法就是:在公元前5世纪之前,整个希腊半岛南部尚未流行轻步兵。
可以说轻步兵的发展是一个新的军事潮流。雅典大约在希波战争不久后,尤其是公元前490年的马拉松之战后,就意识到了轻步兵的重要性,继而更新了组织和战术。而斯巴达人则没有雅典人灵活,一直到被轻步兵击败后才亡羊补牢。
另外,公元前426年,雅典军队进攻其西北的埃托利亚(Aetolia)时,遭到当地轻步兵的迎头痛击,埃托利亚人装备了大量标枪,用“标枪雨”将雅典军队赶回了家。随军的修昔底德指出埃托利亚人基本上都是轻步兵,可见一部分希腊人已经习惯了轻步兵的作战方式,早就放弃了希腊半岛南部的重步兵战术。
轻步兵确立地位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有大量轻步兵实战的描写,修昔底德在这里着墨甚多。公元前425年的派娄斯之战后,斯巴达军队在斯法克蒂里亚(Sphacteria)登陆,又被以轻步兵为主力的雅典军队痛击。
伯罗奔尼撒战争为轻步兵提供一个绝佳的战斗力测试机会。虽然说雅典应该早于公元前5世纪就开始组织起轻步兵部队,但毕竟他们未曾在实战中测试过轻步兵的战力,尤其在当时普遍流行重步兵的大环境下,没人知道轻步兵到底能不能打。
军事战术更新,很少取决于单纯的战术理论,基本上都由战争经验所决定,尤其在古代战争中,实战经验更为重要。可以想象到,在打出有说服力的实战战例前,所有人都不会对轻步兵报以不可动摇的信心。
甚至轻步兵对自己也信心不足,在斯法克蒂里亚之战中,一开始雅典轻步兵在刚接战时,其实有点怯战,非常害怕斯巴达军队,最终在不断地激励下才主动攻击,没想到战斗力出人意料地强大。
可以说伯罗奔尼撒战争就是轻步兵的正名之战,大量的成功战例使轻步兵的军事潜力得到证明,也进一步刺激了其推广和使用。在这样的环境下,希腊出现了改良版的轻步兵“peltast”。“Peltast”(希腊文:peltastēs)的名字来自于其所持的半月型盾“peltē”,勉强可以将其翻译为“半月盾轻步兵”或“轻盾兵”。
轻步兵的地位
轻步兵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开始崭露头角,逐渐成为一种流行兵种,其战术也在密集的战斗中不断完善,战斗力也被挖掘了出来。
但是,轻步兵也不是万能的,轻步兵并非重步兵的克星。前文所说的斯法克蒂里亚之战,由于战场的地理环境特殊,以及雅典人本身数量占有优势,所以才击败了斯巴达军队。如果换一个平原战场,轻步兵可能就不会对重步兵造成致命伤害了,反而有可能遭到重步兵的雷霆打击。在平原上,即便重步兵追不上轻步兵,也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最终推进到轻步兵的大本营,逼其决战,如果轻步兵还是躲避决战,重步兵可以通过毁灭对方的土地、粮食和财富,继而赢得战争。
希腊轻步兵不是主力兵种,它只能作为重步兵的辅助力量,丰富战术手段,增加战术复杂程度。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军事力量,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取代重步兵的地位,它的存在只是重步兵的辅助,不过,作为一种适应时代潮流的军事辅助力量,没有人能无视轻步兵的存在。
综上所述,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轻步兵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日后混编军队的重要辅助兵种,推动了希腊军事改革。希腊轻步兵从一文不值到最佳战场辅助,是希腊人在战争中摸索出的经验,也是人类战争发展的一个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