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家眼里,CPU和原子弹,哪个更难制造?

底层逻辑

关于“CPU和原子弹哪个更难造?”的问题,其实要具体看如何对比。如果是放到现在,这两个东西对一个国家来说,要去制造其实都不算非常难的事情。因为,如今的技术相对纯熟一些。不过,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到人类科技水平的发展历程上来看,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首先,我们都知道原子弹和CPU其实都是20世纪才被制造出来的。所以,它们的出现和这个世纪的科学发展有关。如果抛开一切技术细节,我们仅仅从最本质的角度来看思考这两个东西的原理,就会发现它们的原理都运用到了量子力学。

原子弹为什么难做?

我们先说原子弹,很多人认为原子弹的制造原理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的质能等价。

实际上,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质能等价只能解释原子弹的威力为什么那么大,但它并不能指导科学家研发原子弹。原子弹的原理其实是核裂变。说白了就是一个较大的原子核,裂成了较小的原子核,反应前后会损失一部分质量,这部分质量以能量的形式释放出去。

或者,我们应该说原子弹是一列的核聚变反应,这也被我们称为链式反应。

这样就确保了原子弹的爆炸威力,而质能方程E=mc^2中,m就是原子弹反应前后损失的质量,对于的能量就是方程中的E。

那原子弹的制造难度是什么呢?

在二战期间,各国都在努力去制造原子弹,当时主要的竞争在德国和美国之间。德国这边领导原子弹项目的是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不确定性原理的提出者海森堡。

而美国这边的领导原子弹项目的是奥本哈默,他和海森堡都是量子力学哥本哈根领袖波尔的徒弟。

双方在研究原子弹时,其实都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原子弹的原料:铀。当然,海森堡其实还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计算错了铀所需要的含量,即使他算对了,其实德国的铀也不够用。而美国其实遇到了类似的问题,那就是铀并不够。而这个时候,英国放弃了原子弹的计划,领导这个原子弹计划的是核物理学家查德威克,他按辈分来算应该是波尔的师弟。所以,你看整个二战期间领导原子弹项目的物理学家其实都是研究量子物理的,苏联领导原子弹项目的是朗道,也是波尔的徒弟,也是研究量子物理的专家。

英国之所以选择放弃其实是为了让美国成功,英国把自己储藏的铀都给了美国,确保了美国用于研发原子弹的铀的含量,而双方达成了共享技术的协议。所以,人类在攻克原子弹项目的最大拦路虎真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铀储量”问题。

CPU为什么难做?

制作CPU的工艺其实要稍晚于原子弹的提出,原子弹原理大概是在1937年前后被提出的,而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则是1945年。而第一块CPU被制造出来则是到了1971年,这主要是因为CPU的主要元件是晶体管,而晶体管的发明是要到了1947年。而制造CPU的主要难度其实在工艺上。

哪个更难?

那你可能要问了,到底哪个更难一点?

其实要了解到底哪个更难,我们要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就原子弹来说,其实我们都知道,美国当初在投放时,就有没点着的。这里我们可以用良品率来形容,如果造两颗,一颗好用,另一颗不好用,那就是50%。就原子弹而言,其实它主要是一种威慑作用,假设用起来了,也没有所谓良品率高低,反正就是扔就对了,炸了就炸了,没炸就再扔几个。所以,对于研究原子弹而言,首先要制造得出来,其实要有足够多的原料。

而CPU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就拿我们国家来说,其实也能制造性能很不错的CPU,实际上,军用的CPU也有很多就是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而且良品率其实可以参照的原子弹的水平,并不会要求太高。

但是一旦到了民用就有问题了,这是因为这里要涉及到成本的控制,是不是可以与如今市面上的配套的系统和软件适配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有良品率,如果用户买回来,结果一半是不能用的,那这个CPU的厂家基本上就完了。所以,民用的CPU的要求其实很高很高,如今很多框架和系统是早早确立下来了,要另起门户实在太难了,这是要比制造原子弹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