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紫禁城,快要600岁了,这上元的夜啊,总是让我沉醉,这么久了却从未停止。重檐之上的月光,曾照进古人的宫殿;城墙上绵延的灯彩,映出了角楼的瑰丽。” ——故宫博物院微博
永乐十六年,明成祖朱棣的迁都大业已经筹备了15年,一个经历两朝26帝的宫殿即将动工修建。
永乐十八年,这座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的庞大宫殿终于修建完成。
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以表示君为天子“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故名紫禁城。
也许自成祖以下,到末帝宣统,以及那些曾经风云朝堂庙宇的臣工,和从古自今六百年来的万千百姓都没曾想到,他们的生活、器物、艺术、信仰,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再现人世。
在时光的流变中,朝代更迭,王座之上的人来来去去,唯有紫禁城带着历史的记忆,一直在这里屹立不倒。
后来,紫禁城失去了它的主人,改名叫做故宫博物院,一些没有穿着官服的寻常老百姓来来往往,垫着脚往紧闭的宫室里张望。
乾清宫、坤宁宫、慈宁宫,一座一座威严的宫殿大门被打开展示在众人眼前。
但是还有一座宫殿仍旧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那就是在宫斗剧中存在感极高的冷宫。
“冷宫”并不是一座具体的宫殿,即使你走遍故宫的每一个角落,也找不到一座挂着“冷宫”匾额的宫殿。
事实上没有一个宫殿叫冷宫,冷宫因人而冷。
除了坤宁宫以外的后宫宫殿都可能曾是冷宫。
延禧宫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从延禧宫里的小贵人“开挂打怪”成了恩宠不断的令贵妃;
《如懿传》中,如懿在延禧宫里从不争不抢的娴妃摇身一变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
《甄嬛传》中,安陵容在延禧宫里从自卑的末位答应明争暗斗成了心狠手辣的鹂妃。
宫斗剧里“开挂”的小主们,都住过延禧宫。延禧宫,几乎成为了小主们的人生跳板。
然而,历史上的延禧宫却是最不受嫔妃们待见的宫院!
延禧宫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内廷东六宫之一,也是故宫里建成最早的宫殿之一。
初建成之时,名作“长寿宫”;明朝康靖十四年,又改名作“延祺宫”;直至清朝,才更名为“延禧宫”。
《国朝宫史》载:“凝祥门、昭华门之内,中间南向者曰延禧门,门内为延禧宫。”
延禧宫是清朝时期重建修复次数最多的宫院,仅仅是因为火灾,就重建了五次。
与后宫其他的宫院不同,在延禧宫居住过的嫔妃多数不受恩宠,延禧宫甚至已经成为了不受宠幸的嫔妃的特定住所。
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清代道光时的恬嫔。据史料记载,道光在位时,恬嫔富察氏就曾住在延禧宫。恬嫔一生不受恩宠,也并未生儿育女,郁郁寡欢、悲凉度日,最终葬身于一场大火之中。
后来,便有了“谁住进延禧宫便再也无法得到恩宠”的荒唐传言。
宫中闲人说:延禧宫离故宫的苍震门最近。苍震门是东六宫下人出入的重要门户,宫女太监往来杂乱,更显“档次”低微。且远离乾清宫和养心殿,小主们最不受恩宠。
宫外老百姓说:延禧宫紧贴着号称“阴阳路”的“东筒子夹道”,一不小心就会踩上“阴路”,住在里面的妃子是“最倒霉最悲惨”的。
延禧宫,俨然成为了一座不是冷宫的“冷宫”。
安乐堂
安乐堂是明代安置无权势、重病垂危太监之所。
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安乐堂在北安门里,掌房官一员,掌司数十员。凡在里内宫,及小火者,有病送此处医治。痊可之日,重谢房主,消假供职。如不幸病故,则各有送终内官,启铜符出北安门,内官监给棺木,惜薪司给焚化赀,抬至净乐堂焚化。”
就是这么一个看似与后宫那些皇室贵人毫无瓜葛的地方,曾经诞生了一位皇帝。那就是明孝宗朱祐樘。
明孝宗的生母纪淑妃本是藏书馆的女史,明宪宗喜爱纪氏的才华,幸之,不想春风一度纪女史便有了身孕。
但当时的万贵妃专宠,又善妒,知晓此事后,命宫女去坠胎,宫女谎报说是病痞,而非有娠。万贵妃还是把纪氏打发到安乐堂去居住。十月满,生皇三子朱祐樘。万贵妃让门监张敏溺死其子。张敏却冒着生命危险于是把婴儿藏于他室,用粉饵饴蜜哺之。
朱祐樘和生母在安乐堂生活了6年,一直不敢公开露面,全靠废后吴氏及宫中的太监宫女喂养,甚至连胎发都不敢剪。
景阳宫
景阳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钟粹宫之东、永和宫之北,是东西六宫中最冷清的院落。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初名长阳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阳宫。
明朝万历年间,一名慈宁宫宫女王氏意外被万历宠幸,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十六日,王恭妃因此进封为恭妃,后生下一个男孩,就是明光宗朱常洛。
但在当时万历皇帝独宠贵妃郑氏,想要立郑贵妃之子皇三子为太子。但满朝文武以皇三子非嫡非长的理由劝阻万历,并支持立庶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因此,王恭妃和朱常洛成为了万历和郑贵妃的眼中钉。
在李太后的力主和群臣的上疏劝谏下,他迫不得已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立已经年满19岁的朱常洛为皇太子。
儿子当了太子,但是王恭妃依然盼不到出头之日,她被幽禁在景阳宫,整整十年不能与儿子见面,晋封就更谈不上了。
因为皇帝的冷落,她在宫中的日子十分凄惨,虽为贵妃,但有名无实,始终受着迫害,一直被幽禁着,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万历三十九年(1611)九月九月十三日,王恭妃病危。朱常洛请旨见母亲一面,明神宗同意了。当太子赶到母亲居所时,景阳宫依然深锁不开。
临终时,王恭妃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儿子,可惜早已双目失明。她伸出手抚摸着儿子的衣服,百感交集,凄然泪下,母子俩抱头痛哭。
当日酉时,王氏气绝而死。王恭妃在深宫中苦熬了近30年,却始终没有盼到出头之日,就这样离开了人间。
乾西五所
乾西五所为西六宫以北五座院落的统称,原为皇子所居。始建于明初,由东向西分别称为头所、二所、三所、四所和五所。
乾西五所也曾被部分被当做“冷宫”使用。
天启年间,著名的木工皇帝朱由校纵容乳母客氏,重用宦官魏忠贤,任他二人胡作非为,在朝则陷害忠良,在后宫则荼毒妃嫔,而朱由校却不加规制。
客氏被封为奉圣夫人后在后宫作难,养了好些个颇有姿色的宫女,进献给皇帝,反而是有了身孕的妃子,都被她设计谋害,甚至连皇后都被她堕胎。
当时有一位张裕妃性情刚烈正直,为人直爽,得罪客氏,客氏遂向熹宗进言,张裕妃所怀骨肉非熹宗亲生。张裕妃因此被打入别宫,并被禁食,活活饿死。
所谓“别宫”,有人考证,还不是单指冷宫,而是比冷宫环境更恶劣的宫殿夹道,也就是几个宫墙间的过道。
之后,成妃李氏也因得罪客氏,被贬“别宫”。据明刘若愚《酌中志》记载,李成妃机警,吸取了张裕妃的教训,事先在宫墙夹缝间私藏了许多食物。待客氏怒气稍解,将她贬为宫女,“迁于乾西某所居住”,即乾西五所中的一处。后被幽居此的,还有定妃、恪嫔等。
清代乾隆皇帝即位后,将乾西二所升为重华宫,头所改为漱芳斋并建戏台,三所改为重华宫厨房,而后拆建四、五所改建建福宫及花园,从而彻底改变了乾西五所原有的规整格局。
北三所
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13岁的他他拉氏与15岁姐姐被入选宫中,分别封为瑾嫔、珍嫔。珍妃白皙无瑕 聪明灵秀,因为生性单纯活泼,略通西学,深得光绪的宠爱。
这让被光绪冷落的隆裕皇后非常恼火。于是她经常向姑姑慈禧太后数落珍妃,这使得慈禧渐渐对珍妃产生了厌恶,后来珍妃支持光绪戊戌变法,还唆人捐官被抓住把柄。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光绪皇帝被幽禁到了中南海的瀛台。珍妃也被以干政的名义施以廷杖,并幽禁到了位于紫禁城东北角,景祺阁北面的北三所。
《故宫通览》中说珍妃被囚禁的这个小院原是明代奶妈养老居留的地方,珍妃入住后,正门被牢牢关上,打上内务府的十字封条,屋门从外面倒锁着,吃饭、洗脸等均由下人从一扇活窗中端进递出。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仓皇出逃,行前说是怕珍妃遭联军污辱,命人将珍妃推入小院井中溺死,而北三所也在战乱中损毁。
这些深藏在故宫中的宫殿,或许少有人在乎它的历史,但它却是朝代荣衰的象征,亦是时代转换的静穆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