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产狮子,为什么遍地都是石狮子?

中国不产狮子,为什么遍地都是石狮子?

说起石狮子,想必大家都再熟悉不过。大部分传统建筑门前,无论是各地的王府、衙署、宅第、陵墓等我们都能见到一对石狮子的身影,它们伫立于门外两边,雄狮居左,雌狮居右,侧首蹲坐,凌厉地注视着前方过往的每一个人,俨然威震八方的守门神。

一般而言,石狮子的形象特征都是昂首挺胸、鬣毛涡卷,它们张口露齿、目光炯炯逼人,其雄风震宇的神态像极了真正的丛林里的百兽之王。石狮子威武的形象表现出人们对狮子的喜爱与崇拜;然而问题来了,中国本土原来并没有狮子,为何人们如此崇拜狮子呢?

狮子从何而来

中国本土并没有狮子,历史上狮子曾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东南部和亚洲,但亚洲東部不产狮子,而是集中在南亚和西亚。那么,狮子是何时进入中国的呢?

根据《穆天子传》(晋·郭璞注)所记载“周穆王驾八骏巡游西域”一事,其中提到有“狻猊野马走五百里”。郭璞注:“狻猊,师子(狮子)”,如此可推断,周穆王在位离今3000年之前便有“狮子”的记载。汉代初年成书的《尔雅·释兽》中记有“狻鹿(猊),如猫,食虎豹”,更明确地说明当时人们知道除了虎豹猫狗以外还有一神乎玄乎的异兽。并名之为“狮”。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国与中亚各地的友好关系,原为“殊方异物”的狮子才正式被中国人所认知。两汉时期,狮子以“进贡”的方式传入中国。

祟狮习俗

狮子作为百兽之王,《坤舆图说》描绘:“狮为百兽王,诸兽见皆匿影,性最傲,遇者急俯伏,虽饿食不噬。”人们见识到狮子王者的威仪,因此普遍认为狮子能够驱邪御凶、守护人们的安全。

在唐代,狮子被作为镇墓兽以镇煞妖邪怪佞,唐代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狮形镇墓兽。至于石狮子是何时出现的呢?根据唐代阎随侯所作《镇座石狮子赋》:“有西域之奇兽,兽嘉名于古今:因匠石之著象,非虞罗之所擒。”可见,唐朝已经有以石头雕刻狮子用以辟邪、守护的传统;尽管其起源尚无明确的史料记载,但狮子作为“守护神”“辟邪物”的文化含义在历史的更迭中是越来越受到大众喜爱。

显而易见,大部分的传统建筑门前,无论是宫殿、衙署、府第、庙宇,甚至一直到现今的一些现代建筑。我们仍能看到一对对雄威震宇的石狮子伫立在门前,昂首挺胸担当着守护者的职责。

另外,人们对狮子的喜爱还体现在另一个重要的传统活动——舞狮。

舞狮的起源迄今尚无明确定论,根据《旧唐书·音乐志》,其中有一段关于“太平乐”的记载:“太平乐,后周武帝时造,亦曰五方狮子舞,缀毛为狮,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驯押之容。二人持绳秉拂,为习弄之状。五狮子各立其方位,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这里所谓的“太平乐”与现代所理解的“舞狮”颇为相似。这是关于“狮子舞”起源较为明确的史料记载。

无论舞狮起源于何时,它已作为一个历史文化传统良好地保存了下来。

现今,“狮子舞”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娱乐活动。每逢新春佳节或喜庆活动,舞狮的出场已司空见惯,在喧天的锣鼓声中,威严的醒狮以其腾跃激昂的动势,遒劲地舞动着。舞狮将舞蹈、杂技和武术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形象,甚至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享誉海内外。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舞狮活动存在。

石狮形象历经演化

现在,我们再重新回到开头所提的石狮子。

大家可发现,石狮子的形象特征普遍都是卷发、巨眼、张口、露齿、利爪,一副雄壮威严的样子,蹲坐在门口两侧。

要知道,石狮子的形象在历史中并非一直是如此威猛的状态。从宋代开始,石狮子的象征意义添加了更多的纳祥意味,造型品类发生了许多变化。如盛行狮子与绣球的配合纹饰。习称“狮球纹”。当时狮子的造型已不太强调威严,而是与宠物更为接近,开始流行在狮子脖子上系挂铃铛,并有许多母狮像猫狗一样玩弄小狮,享受天伦之乐的雕塑造型,整体风格较为活泼可爱。

另外,现在的石狮子普遍是蹲坐的形象。如果更早追溯到唐代时期的话,还有一些“走狮”形象。石狮子昂首挺胸,右肢前迈,左肢后伸,步伐稳健,极目远视,仿佛正在巡逻。雕刻者抓住了狮子行走动态和细节变化。突显了狮子的雄风霸气和高度的视觉艺术。唐代以后,石狮子基本上都是蹲坐的形象。正如其“守护者”之名,默默地守护在门前。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

来源:《读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