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过去的文章中,有一篇写了为什么现在没有动物能长到恐龙那么大,评论区有很多人来给我“涨知识”,让我“回去好好学学”,不要再“误人子弟”了。他们言之凿凿地说“因为现在的氧含量变低了,以前的蜻蜓长得比人还大!”,对于这种古生物发明家来说,我本不想理会,但是后来发现这么认识的人还挺多的,看来是需要来一场正经的科普了。
时间线差得有点远
首先我们得知道,地球的过去历史非常漫长,不能认为“关公与秦琼都是说书世界中的人物,所以让他们打一架吧!”,喂喂喂!这里可不是漫威宇宙,客串不起来的,古生物同样也是如此。
首先呢,地球史上出现巨大蜻蜓的时代远早于恐龙,在中生代的石炭纪达到巅峰。石炭纪是什么时候呢?距今3.6~2.86亿年前。这是什么概念呢?恐龙灭绝于6500万年前,石炭纪到恐龙灭绝的时间几乎六倍于恐龙灭绝到现在的时间!可见差得有多远了。
其次呢,巨型蜻蜓也没那么夸张,它们的平均翼展是1米,而成年人类的平均臂展与身高接近,集中在1.5米到1.8米之间,很明显这些“巨型昆虫”的实际体型也绝没有科幻电影里那么夸张。
高氧是昆虫的乐园
下面再说重点,只要是对古生物学有一定爱好的人,一定不会将氧气的富余与恐龙的繁荣弄混,因为这两件事是完全对立的!
昆虫的身体结构支撑依靠的是一种含氮多糖组成外骨骼——几丁质。这种结构非常便利,但是有一个重大的、无法弥补的天然缺陷——不能随身体长大且受到外伤后无法愈合。所以昆虫只能保持着相对原始,性能较差的“无血压循环系统”,同属节肢动物门的螃蟹就可以在受创后直接把可能感染的部分来一个“原地截肢手术”。
因为没有血压的循环系统效率很差,所以昆虫的呼吸系统也是非常低级的,基本依靠腹部气孔的“氧扩散”,那么氧浓度就成了限制它们体形的主要因素。
在石炭纪,植物刚进化出来一种强度非常高的有机化学成分——木质素。这种成分的结构之坚固,没有一种细菌或其它生物可以分解,于是这些植物死后也就无法腐烂,堆积在森林之中,将几乎所有的二氧化碳都吸收了,空气中的氧含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30%,于是给了昆虫以巨大化的良好条件。
然而环境的改变让一切都化为灰烬,在中生代末期的二叠纪,发生了一次空前绝后的大灭绝事件,估计地球上有90%的物种灭绝,其中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都灭绝了。
窒息的世界是恐龙的领域
虽然年代久远,但是感谢考古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终于揭开了这段惨烈过去一部分神秘面纱。这其实不是一次绝杀,而是两记重拳,中间间隔了近千万年。而造成这一切的,是漫延大地的恐怖岩浆。
第一次喷发发生在2.6亿年前,地点就在我国的峨眉山。惊人的海量岩浆几乎将整个大地都淹没覆盖了,伴随着高温与岩石,火山将巨量的二氧化碳、甲烷与有毒气体抛向了天空,这些气体破坏了臭氧层,把大地变得又干以热,让富含碳的沼泽干涸并化为了烟尘,与空气中的氧相结合,令氧含量从30%一路下跌到15%。
高温、低氧与高二氧化碳让海洋生物大量窒息死亡。这特殊的环境又唤醒了沉寂的远古有毒细菌,它们大量繁殖向大气排放剧毒的硫化氢,让大地上的动物也纷纷窒息。
不过接下来生物们面对的,竟不是春天,800万年后的西伯利亚,第二次更加强烈的爆发毫不留情地再次摧残着所有生灵,无论是海洋还是大地,一切都是一片死寂……
而能挺过这一切,应付极端缺氧环境并活下来的,必将成为下一个时代的赢家!我们的祖先,与恐龙的祖先很幸运地都熬过了那死亡收割的最后500万年。
曾经有那么一两百万年吧,我们哺乳类的祖先——水龙兽大获成功,陆地上95%的脊椎动物都是水龙兽。但很显然我们都知道那个时代名为恐龙,因为恐龙的呼吸能力更加出众,它们与现在的鸟类一样,用一种特殊的肺与气囊共同工作的结构实现了双重呼吸,是这个星球上最完美的呼吸方式没有之一,无论是吸还是呼,通过肺的空气都是完全新鲜的。在此神技的加持下,恐龙一时击败了小龙兽,统治了这颗星球1.6亿年之久!
所以呢,某些“聪明”的读者可能是有点儿太自信了,才闹出个“恐龙能长那么大主要原因是氧气含量高”的笑话,在指点本鱼之前要先记得仔细查一查哟!
我是酋知鱼,一条随处可见的科学作者,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