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螳螂等动物交配后,死的是雄性,那还有足够的雄性来繁衍吗?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现象,叫做:性食同类。

意思是说,当雌性和雄性进行交配后,部分雌性会将雄性吃掉,之后独自繁衍生息。

其实自然界中不只是存在着性食同类的现象,还有一些生物,雄性在完成交配后,会快速衰老死亡,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一些物种中,雄性在完成交配后会快速衰老死亡呢?如果是这样,那么等到下一次繁衍季节时,该物种还有足够数量的雄性,来完成交配吗?

性食同类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性食同类为什么会发生?

1984年,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实验目的是为了观察母螳螂为什么在交配时,会吃掉雄性。

为了保证实验的数据准确,科学家们严格按照科学实验的标准,即:控制变量法,和设置对照组。

科学家把螳螂分成三组,为了保证数据准确,科学家在每一组内都设置了至少60多只的螳螂,其中有公有母。

在第一组中,科学家给所有的母螳螂提供了足够多的食物,之后让它们和雄螳螂完成交配。

在第二组中,科学家让母螳螂吃的半饱,然后再去让它们和雄螳螂完成交配。

第三组中,科学家选择让所有母螳螂都饿肚子,然后让它们和雄螳螂交配。

结果显示,在第一组中,几乎所有的雄螳螂都安全地离开了;第二组中,母螳螂试图捕食公螳螂,但有一部分公螳螂躲开了。而第三组的母螳螂都无心交配,只想把对方吃掉。

由此可见,公螳螂对于母螳螂而言不仅是“伴侣”,还是食物。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母螳螂不是每天都能吃饱饭,因此当它们面对送上门的公螳螂时,会试图捕食对方,但如果自己刚刚吃饱,那么母螳螂将会放过对方。

之所以母螳螂能够成功捕食公螳螂,是因为公螳螂的体型较小,母螳螂有体型优势。

从性食同类的角度去分析,雄性之所以会在交配时死亡,是因为它们相对于雌性而言即是交配者,也是猎物。

交配后即死亡

还有一种生物,即使雌性不捕猎它们,它们也会在交配后不久死亡。比如:宽足袋鼩。

研究证明,宽足袋鼩的雄性在交配季节来临时,会不吃不喝抓住一切机会进行交配,它们甚至能疯狂交配14个小时,之后雄性宽足袋鼩会逐渐初学,免疫系统衰竭,毛发开始脱落,以至于最后双目失明,但即使到最后,它们仍想着交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雄性的宽足袋鼩寿命只有一年,在完成交配后就会死去,研究表明,宽足袋鼩的疯狂交配,可能与体内过高的睾酮有关,这种物质可以提高雄性的交配能力,但有着严重的副作用,比如双目失明。

不过,雄性的死也能够让更多雌性以及子孙后代活下去,这是因为宽足袋鼩以小昆虫为食,而它们的后代并不像马以及羊一样,一出生就能自动觅食,而是需要母亲在育儿袋里抚养,因此母亲需要进食大量的昆虫。

我们知道,单位面积内提供的总能量是有限的,而你吃掉一部分能量之后,我就只好饿肚子。比如:一块土地上种植的稻子数量是有限的,如果我将所有的稻子都吃光,而你就只能饿肚子了。

宽足袋鼩也是一样,由于雌性在怀孕、哺育期需要大量能量,而多数雄性的死亡,可以节省大量能量,因此可以有更多的雌性以及后代生存下来,也就是说,雄性个体的死亡换来了整个种群的繁荣。

我们知道,自然选择并不会选择个体,而是种群,因此交配后即死亡的基因,会在整个种群中代代相传。

雄性死亡后,还有足够多的雄性交配吗?

其实,我们忘记了一件事情,大多数动物都是一夫多妻制度,比如:鸡,在鸡养殖场,农场主为了追求效益,一般会养大量母鸡,只养少数公鸡。

由于一夫多妻制度,因此,即使数量很少的公鸡,也能让整个种群的鸡受精。也就是说,在自然环境下,延续种群数量的并不是雄性,而是雌性。

如果雌性在完成交配后即死亡,那么这个种群可能会在未来某一天灭绝。

总结

其实自然演化中并不排斥死亡,有时甚至会主动迎接死亡。比如:如果能让种群更好的繁衍,那么即使牺牲雄性的生命,自然选择也不在乎,这个基因也会代代相传。

但如果不能让种群更好的繁衍,比如雌性在完成交配后即死亡,那么雌性体内的受精卵还未孵化出幼崽,该种群可能已经在自然选择中被灭绝了。

由此可见,对延续种群有利的基因,不管好坏都会被保留;但对延续种群有害的基因,一定会被自然选择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