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的消费水平增长,以及国内大众对健康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以运动健康类的消费类目开始逐渐占据消费者支出比例。据鹿豹座平台了解,近日麦肯锡(McKinsey)发布半年度消费者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年轻消费者在运动行业支出大幅增加,运动装和运动鞋等产品进入消费支出增长最快的前十。
麦肯锡的这项研究覆盖了中国44个城市的5400名消费者,这些城市的经济体量约占中国GDP的90%,人口数量占中国总人口的一半。受经济增长放缓影响,绝大多数受访者在支出方面都表现得更加谨慎。60%的受访者表示,即使自己感觉比较富有,但仍希望把钱花在“刀刃上”。在2017年,秉持这一态度的人群占比为52%。
尽管如此,运动健身领域的支出却呈现增长趋势。72%的消费者都表示在积极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前,天猫发布的《2019运动消费趋势报告》显示,约有4亿用户产生运动相关的消费。麦肯锡认为,尽管这一趋势覆盖所有受访人群,但生活在物价较低的二线及以下城市的年轻人是主要推动力。
同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同龄人相比,更低的生活成本和更宽松的工作安排,给了这类消费者更多的自由时间和可支配收入。参与撰写这份报告的麦肯锡合伙人Felix Poh认为,公司需要在这一领域加大投入,因为“它们很可能成为公司未来营销和销售增长的核心。”
过去几年,中国政府发布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的多项新政,希望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根据麦肯锡的估计,中国的健身房数量在短短几年内增长超过3.7万个。2018年,健身房智能生态服务商三体云动发布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报告显示,除了上海和北京,新一线城市如成都、重庆等城市的健身房数量增长也十分快速,其中成都私教工作室达到1231家,仅次于北上广。
同时,资本越来越关注这一飞快成长的行业。从2017年开始,布局线上线下的Keep、光猪圈、Shape等等运动公司获得资本青睐,深耕线下的乐刻、Liking健身相继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2018年7月,运动科技公司Keep完成1.27亿美元D轮融资,成为当时互联网健身行业单笔融资额最大的公司。投资方包括高盛、腾讯、GGV纪源资本、晨兴资本等。同时,健身品牌Shape塑健身获得清流资本领投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2019年初,专做团课的超级猩猩获得3.6亿元D轮融资,星界资本和曜为资本联合领投,东方弘泰资本跟投。其创始人跳跳曾表示,旗下近80家门店均处于盈利状态,业务逐步拓展到长周期的训练营、面向B端的培训业务以及周边电商等。
不仅如此,国外运动品牌也从中国消费者增长的运动消费意愿中受益。2019年12月,在加拿大运动休闲品牌Lululemon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首席执行长麦克唐纳(Calvin McDonald)称,中国电商业务当季增长超过60%。此外,Lululemon官方表示,要在2023年,把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0%旗舰店,按照类似健身房的配置进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