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于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出生在琅琊临沂,并在此度过其幼年时期。《临沂县志·古迹》载:“王右军故宅,治城西南隅普照寺。”王羲之出身于书法世家,其父王旷善书,叔父王廙是有名的书画家.人称晋室第一。据南齐王僧虔《论书》记收:“自过江东,右军之前,唯廙为最。”
王羲之很小的时候,就得到从伯王导所劝送的钟繇《寅示帖》楷书真迹,以后又得到叔父王廙所赠师承张芝的索靖《七月二十六日贴》草书妙品,使他学书之始便师承中原书风,得其真谛。之后又拜卫夫人为师。据《唐人书评》云:“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峨弄影,红蓬映水,碧沼浮霞。”王羲之每日练笔不辍,终成一代大家。
在他的传世作品中,尺犊占据了重要分量。东晋玄学流行,很多玄学家主张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因此亲近自然的道家,对东晋士人的影响十分大。《庄子·天道》云:“夫明白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之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合者也,谓之人之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这就是道家所谓的“同禽兽居”境界。
不仅对当时的士人影响巨大,还对后代文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陶淡好导养之术,以鹿自偶,谓仙道可希祈,“年三十五六,便服食绝谷,不婚娶。……于长沙临湘山中结庐居之,养一白鹿以自偶。”
王羲之也是对动物十分喜爱,有尺犊云:“鸿鹅粪白,去疲薰,令人色态。此禽不卵生。口吐其雏,独为异尔。”
确实,在动物中羲之最喜爱的是鹅。
《晋书·王羲之传》云:王羲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息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好养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由此可知,王羲之喜爱鹅,并非为了吃鹅。
王羲之爱鹅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种,鹅羽毛洁白,体型漂亮,与王羲之清贵潇洒的气质相似,因此喜欢。
第二种,鹅的曲项和羲之书法中的“之”字“相似。”鹅颈的不同形态和羲之笔下没有一个相似的“之”字“关联”。王羲之或许从鹅形中悟到了书法上的某种启示,因此才喜爱鹅。
第三种,鹅肉能解服食之毒,要知道当时很多士人都喜欢服用道士炼制的“仙丹”,很容易中毒,王羲之也不例外。因此鹅肉被道士所重视,被列为上品。
至于王羲之为什么喜爱鹅,可能还有待于继续探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