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清三朝古人是如何“夸”自己的朝代?有的靠谱,有的搞笑

西方世界的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中国没有历史。这句话听起来非常刺耳,众所周知,我国不仅有历史而且历史非常源远流长。我国的历史足有上下五千年,为何黑格尔说我国没有历史呢?其实黑格尔这句话主要就是指的我国的历史都是王朝变换,一个取代另一个,没有什么创新革新罢了。

且不论按照黑格尔这个标准西方是不是也处在“没有历史”的边缘,单论中国历朝历代的更替,其实在当时人眼里可不是什么“历史的循环”,而是各有特色。我在这里不妨为大家来详细谈谈历朝历代的人是如何“夸”自己朝代。

一、“五个超越”的宋朝

要说关于超越前代,宋朝可是有话说,在这个和前代比较的问题上,宋代文人可是开了先河。比如宋代著名文人伊川先生就曾经说过:

尝观自三代而后,本朝有超越古今者五事:

(1)百年无内乱

(2)四圣百年

(3)受命之日,市不易肆

(4)百年未尝诛杀大臣

(5)至诚以待夷狄。此皆大抵以忠厚廉耻,为之纲纪,故能如此。盖睿主开基,规模自别。

(《河南程氏遗书》卷15)

这位伊川先生就是著名的程朱理学创始人,二程之一的程颐。要说宗师说话就是很有条理,程颐先生给我们列出的理由不妨为大家解读一下。

所谓百年无内乱,这里估计很多人得说程颐先生这条就非常不客观,宋朝开国之初就有王小波李顺起义,一度占领了整个四川。这么大规模的内乱,怎么能说百年无内乱呢?

这里程颐先生主要指的无内乱,是无宫廷之内乱。也就是说对比唐朝初期那种兄弟相残(玄武门)父子对抗(唐玄宗先天政变),宋朝开国百年没有发生。但是这个也未免搞笑,毕竟众所周知,烛影斧声,千古之迷,宋太祖赵匡胤是不是被宋太宗赵光义所害都是个迷。更何况赵光义的四弟赵廷美也死的不明不白,又怎么能叫宫廷无内乱呢?所以只能自欺欺人了。

第二条四圣百年倒是十分靠谱,宋朝初期的四个皇帝,也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和宋仁宗赵祯四个人的统治时长合计接近百年。但是这四个人除了宋太祖赵匡胤以外能不能称为“圣”可要打上一个问号。比如说这个宋真宗赵恒,一辈子都懦弱怕事,澶渊之盟前畏敌如虎,宋仁宗赵祯虽在当时负有盛名,但是冗兵冗费对西夏连战连败,可以说都难以称得上“圣”字。不过以当时角度来看,这条不算过分。

第三条就比较有趣了,所谓“受命之日,市不易肆”就是指当年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时候是和平禅让。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更没有影响老百姓生活就完成的禅位。这条其实很靠谱,赵匡胤虽然改朝换代但是没有造成大规模破坏可以说是功莫大焉。

第四条所谓百年未尝诛杀大臣,看起来似乎非常合理,因为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死前留下遗命,一共三条,其中一条就是不能诛杀大臣,但是话又说回来,也并非从来没有诛杀过,其实赵匡胤自己就杀过,不过他只为一件事处死大臣——贪墨。所以应该说一句杀得好。

第五条确实是非常正确,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关系非常之好,双方国主之间也是互相称兄道弟(虽然最初打的不可开交)。不过要说这是宋朝专利,那唐朝可就不服了。唐朝初年光是在唐朝担任将领的外国人就一大堆,唐军堪称多国部队,所以这条未免有点自吹自擂之嫌。

估计大家看完这五个超越已经感觉宋朝文人是相当能吹捧自己朝廷了,但是明清两朝还可以让你更加大开眼界。

二、“七个超越”的明朝和“八个超越”的清朝

要说宋朝的五个超越前代已经是相当厉害,但是明朝文人眼里明朝超越前代可不是五项而是七项。比如明代文人陆文量就总结道:

本朝超越前代者七事:

(1)前代公主寡,再为择婿;今无之。

(2)前代中官被宠,于朝臣并任,有以功封公者;今中官有宠者,赐袍带,有军功者,增其禄食而已。

(3)前代府刺史皆有生杀之权;今虽王公不敢杀人。

(4)前代重臣得自辟任下寮;今大臣有专权选官之律。

(5)前代文庙圣贤,皆用塑像;本朝初建国学,革去塑像,皆用木主。

(6)前代岳镇海渎,皆有崇名美号;今止以山水本名称其神,郡县城隍,及历代忠臣烈士,后世溢美之称,俱令革去。

(7)前代文武官皆得用官妓;今挟妓宿娼有禁,甚至罢职不叙。

要说明代这七条还是比宋代的五条有趣靠谱得多,虽然笔者在此就不一一分析了,但是这些都差不多是对的。

其实明代文人吹捧自己朝代的要点还有很多,比如说明代文人表示明朝疆域广大,朱元璋作为开国之君统治时间最久(超长待机),从南方起兵而一统天下(这也是中国历史独一份),明代皇子的家法是最严格的。

可以说这几条从封建时代来讲吹捧的确实非常靠谱。

不过您可不要以为明朝这七条已经是巅峰了,实际上清朝的袁栋还曾经提出过所谓“清八条”:

程伊川谓宋家超越前代者五事。谓明代超越前代者七事。余谓本朝超越前朝者八事:

四圣相承,宽猛相济,帝德之隆,一也。

台澎青海,亦入版图,幅员之广,二也。

椒房不预政事,母后无垂帘之失,三也。

内竖止给洒扫,无宦官干政之嫌,四也。

外戚不侈,五也。宰执无权,六也。

即位改元不再元,康熙至六十一年,运数之绵,七也。

外方平治,无和亲致币之事,御守之略,八也。

不妨为大家分析分析这八条,所谓四圣相承明显就是有些吹嘘了,清朝前期的努尔哈赤杀戮过重,明显称不上“圣”字。

不过第二条版图之事可以说是非常正确,清廷对中国的版图贡献还是不能否定的,所以第二条并非虚言。

第三条应该说有时代因素,袁栋要是活到晚清看到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场面,估计要把自己的脸都打肿了,这条可以说简直是神预言。

第四条也是时代因素使然,虽然清廷没有明朝那种东厂和司礼监的宦官组织,但是后期的大太监李莲英之流也是极大影响政局的。第五条未免也有些搞笑,清廷是满汉分离统治,满洲旗人难免沾亲带故,所以说虽然无外戚但都是同族,也是大同小异。

这里的第六条宰执无权倒是颇为正确,不过清廷虽然名义上军机大臣都是听从皇帝指令,但是实际上他们是有权选用官吏的,所以说清廷大臣都无权也未免偏颇。

第七条其实从明代开始就是如此而且皇太极实际上还改元过一次。

其实最搞笑的还是第八条,要说大清确实是不和亲,但是送钱呀,所谓“犯我大清者虽远必赔”清廷后期送的钱可比之前朝代加起来都多。

三、总结

估计看完上面大家都明白,其实历代文人还是“深爱”自己的朝代的,是想尽办法都要吹捧一番。毕竟历朝文字狱不断,大家总要找条活路的,虽然历朝都有自己的一些优点,但是也有一些共同的问题。

这里的原因就是所谓的“封建王朝”的局限性了,难免都会有一些共性的错误,也就不用五十步笑百步。不过可能大家会好奇,有吹就有黑,有没有人黑自己朝代呢?答案当然是有的,不过这可能还得另作一篇文章谈谈了。

文:天光破云

参考文献:

【1】袁栋 《书隐丛说》

【2】陈继儒 《狂夫之言》

【3】顾炎武 《日知录》

【4】程颐 《河南程氏遗书》

【5】杨联陞 《国史探微》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