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登纳如何再造了一个新德国?



1961年6月15日,西德总理阿登纳在美国电视媒体见面会上对美国媒体发表演讲


在20世纪德国的政治舞台上,有两个人深深影响了德意志民族的发展历程:一个是战争狂人希特勒,他给德意志民族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带来了深重的战争灾难,被永远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另一个则是康拉德阿登纳,他在一片战争废墟上让德国从战败国重新获得国家的主权并走上了国家民族的复兴之路,让德意志民族获得了新生,因此在德国阿登纳有着“联邦德国之父”之称。

年轻的市长

康拉德阿登纳1876年出生在德国科隆市的一个法院职员家庭。大学毕业后,阿登纳进入科隆中央党领导人考森开设的法律事务所做了两年的代理律师。1906年,阿登纳成为了科隆市长助理,从此走上了长达57年的从政之路。

经过在官场的几年奋斗打拼,阿登纳的勤勉敬业广受政府职员赞誉,到了1917年秋,41岁的阿登纳在选举中成功当选为科隆市长,这让阿登纳的政治仕途又高升一步。

而此时的德国政治已是风云变幻,以德意志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在一战中是节节败退,并在1918年同盟国正式向协约国投降。随即德国国内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帝国被推翻,德皇威廉二世仓惶逃往国外,德国进入了魏玛共和国时期。

不过国家政局的变化,并没有影响到阿登纳的政治仕途。在主政科隆期间,为了提振科隆的发展实力,阿登纳拼尽了全力,他的目标是要把科隆建设成为德国和西欧之间新的连接点。

为繁荣科隆经济,阿登纳主持在莱茵河畔新建了一个大吨位的船舶码头,扩大科隆港的吞吐量,加强科隆水陆交通枢纽的地位。

接着,他否决了使城乡分离的议案,坚持乡镇合并,以利于经济管理与发展。考虑到和平建设人才的需要,阿登纳在科隆重新办起一所大学,培养工程建设人才。

同时,他还制定了吸引外资的计划,鼓励外资企业在科隆建厂。除此之外,阿登纳还着力于改善环境建立内外环绿化带,提高人们生活,通过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阿登纳的心中对拥有2000年历史的家乡有一个远大的梦——改变科隆的面貌:恢复科隆的古老文化和壮丽建筑,改变科隆人萎靡的精神状态,要在一切方面树立起人们对德意志,对科隆历史和文化的信心,重塑这座德国最古老城市的昔日辉煌。

在阿登纳担任市长的16年时间里,科隆进入它的黄金时代。它既成长为德国西部经济文化的中心,莱茵河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又以其宏伟的建筑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成为欧洲当时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正因为阿登纳在科隆做市长时政绩斐然,这让他成为了德国政坛炙手可热的人物,有着“科隆王”的美誉。

正当阿登纳准备在德国政坛大有一番作为的时候,德国的政治形势再次发生了变化。随着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全面爆发,德国经济也陷入了严重衰退状态,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对政府的抗议声不断。

同时当时德国人对《凡尔赛和约》深恶痛绝,认为这是国家的巨大耻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一个人走上德国政治舞台提供了契机,那就是希特勒。

1933年当时的魏玛共和国总统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德国正式进入了纳粹统治时代。

阿登纳对纳粹统治是极端厌恶的,坚决不与其合作。一次希特勒来科隆演讲,阿登纳不仅不到机场迎接,反而命人把希特勒演讲会场里所有的纳粹标志都撕了下来。

为此希特勒很是恼怒,1933年底,希特勒给阿登纳捏造了反科隆人民的罪名,作为“叛徒”和“人民公敌”,阿登纳被罢黜了科隆市长的职务。在纳粹统治时代,阿登纳在1934年和1944年先后两度被捕入狱。

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希特勒自杀,纳粹统治结束。政治阴霾的散去,为阿登纳迎来了个人政治生涯的第二次春天。

二战结束后,德国被分区占领,随着美苏冷战的爆发,德国也被一分为二。苏联占领区建立了民主德国,美英法占领区建立了联邦德国。

1949年战后的联邦德国举行第一次选举,73岁的阿登纳领导基督教民主联盟在议会选举中战胜了社民党,成为议会第一大政党。阿登纳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当时德国可说是内外交困。在国内,战争使得德国的工业元气大伤,经济凋敝,失业率上升。不仅如此,为了防止德国东山再起,盟国大量拆除德国的工业,对德国的经济资源进行掠夺。

对外,联邦德国可说是四面楚歌,到处都是“敌人”,俨然成了孤家寡人处境艰难,而且由于盟国没有结束对联邦德国的占领,这使得德国根本没有完整的国家主权,处处受到占领国的掣肘。

阿登纳上台后,面对如此一个政治经济烂摊子,施展其长袖善舞的功夫,在国内国外两个舞台上纵横捭阖。

在国内发展经济方面,阿登纳成功说服了盟国不要拆除德国的工业,这为恢复经济奠定了工业技术基础;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使德国获得了恢复经济所需要的36.5亿美元的资金;阿登纳还任命有着“社会市场经济之父”之称的经济学家艾哈德担任政府的经济部长,全面负责国内的经济事务。

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阿登纳和德国主要劳工领导人之间达成了一项协议,允许工人与工业监督委员会的管理人员平起平坐,享有同样的选举权,这使西德30年没出现重大的工人罢工游行示威,劳资关系保持了一个相对的和谐稳定。

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联邦德国赢得了战后近30年惊人的经济增长,成为西欧国家当中发展最快,经济实力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了西欧的经济奇迹。

与发展经济相比,阿登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外交上,希冀给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和平稳定融洽的外部环境。

在对外方面,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阿登纳深知联邦德国要想在“北极熊”和“北美野牛”唱主角的国际外交舞台上有所建树,必须要手腕灵活,善于审时度势。

尽管阿登纳对苏联的政治制度并不认可,并对其控制民主德国的做法极为不满,但他并没有紧跟美国对苏联的敌视政策,而是力求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外交关系。



1955年9月,从苏联返回的阿登纳与一位德国战俘的母亲


1955年9月,阿登纳应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的邀请,对莫斯科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虽说两国在两德统一问题上分歧严重,但这次访问让两个二战中的仇人握手言和,化干戈为玉帛,双方重新建立了外交关系。

阿登纳特别注意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霸主美国搞好关系,他曾先后六次访美,以求得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能够对联邦德国进行帮助,使联邦德国能够与其他西方国家平起平坐。

1949年4月,美英法制订了对西德的《占领法规》,规定联邦德国成立后,由3国文职高级专员组成的高级专员委员会主管德国对外和安全事务,并对西德议会的一切行动有否决权。

在国内问题上,德国政府则可以在盟国允许的范围内自行制订立法。这项法律限制了德国的主权和自由。后来经过阿登纳跟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国务卿杜勒斯的反复磋商,在美国的建议和支持下,占领国最终修改了《占领法规》,允许联邦德国建立外交部,这让德国获得了外交上的自主权。



1963年6月23日,美国肯尼迪总统和西德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在波恩机场


1954年9月28日到10月3日,美、英、法、意大利、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加拿大九国又在伦敦开会,同意联邦德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同年10月21日到23日,上述九国又召开了巴黎会议,签订了恢复联邦德国主权的文件。伦敦会议和巴黎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联邦德国重新获得独立主权国家的地位,并且在美、英、法在联邦德国留驻军队的同时,联邦德国可以重新武装。

这一系列举措让德国最终摆脱了战败国的地位,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对历史深刻反省

对于二战中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犯下的种族灭绝暴行,以阿登纳为首的联邦德国政府表示要深刻反省,希望能够得到受害国的谅解与宽恕。

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向联邦德国提出了国家赔偿的要求,对此阿登纳积极响应。1951年9月27日,阿登纳发表了一项政府声明,在声明中他表示:“新的德意志国家及其公民只有感到对犹太民族犯下了罪行,并且有义务作出物质赔偿时,我们才算令人信服地与纳粹的罪恶一刀两断了。”

以后的德国历届政府都遵循着这个声明原则,对历史问题深刻反省,与纳粹历史决裂。随后,德以两国在1952年签订了《卢森堡条约》,联邦德国赔偿以色列政府30亿德国马克。

为了最大程度地表现出忏悔的诚意,除了对以色列的国家赔偿,阿登纳领导的政府在50年代中期开始对犹太人进行个人赔偿并进行了国家立法加以保障。

半个多世纪之后,无论德国内部的政治风云如何变幻,这项赔偿依然在进行,这被德国政府视为“永恒的责任”。为此德国的财政支出已经超过了700亿美元。德国政府不逃避罪责的鲜明态度,得到了受害国人民的原谅和尊重,也让许多横亘在国与国之间的怨恨消逝了。

在外交方面,阿登纳促成了法德和解和欧洲统一。从1870年的普法战争到一战二战的德法交锋,德国和法国可说是百年世仇,德意志民族和法兰西民族早已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阿登纳认为法德的恩怨“是一个魔鬼的圆箍,一个邪恶的圈套,非破除不可”。作为一个政治家,阿登纳看到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早已没有了昔日的辉煌,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面前,欧洲国家如果不能够联合,只能任人摆布。

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建立煤钢联营的设想,这被称为“舒曼计划”。

众所周知,煤和钢是生产武器的必需品,把这两项国家命脉置于法德共同管理,可有效防范战争再起,增进彼此的政治军事互信。

阿登纳立即响应,联邦德国于1951年加入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这迈出了法德和解的第一步。之后,在阿登纳和另一位政治巨擘法国总统戴高乐的推动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先后形成,并在1965年这三大机构合并,形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这就是欧盟的前身。以法德为轴心的欧洲终于团结在了一起,开始了经济、政治的一体化进程。

1963年87岁的阿登纳正式告别政坛。1967年4月19日,阿登纳去世,享年91岁。曾有人评价阿登纳“以他的铁肩支撑危局,使一个战败的、几乎气息奄奄的民族经受住了考验”。这个评价恐怕并不为过。


(作者:刘占青)

看历史微信公众号:EYEON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