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早的宇宙观认为宇宙是静止且拥有固定大小的,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出现后绝对静止宇宙论就破产了
从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空开始,天文学观测就成了人类认识宇宙的主要手段,上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用当时最强大的光学望远镜第一次将仙女座确定为星系,并由此成为了星系天文学之父。
在确定仙女座和其他星系的身份后哈勃开始分析它们的光谱,光谱数据表明绝大部分星系都在远离地球,只有仙女座这种近距离星系在靠近地球,哈勃由此得出了“宇宙空间正在膨胀”这一结论。
在哈勃发现宇宙膨胀之前,远在德国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从理论角度证明了“光速不变且不可被超越”
爱因斯坦的理论和哈勃发新发现结合后,就诞生了“可观测宇宙”这个概念,因为天文学家的望远镜本质上只是光子接收器,而光子的速度只有每秒三十万公里,按照宇宙膨胀速度可知465亿光年外的天体远离地球的速度超过光速,所以说超过这个距离的天体发出的光目前还在来地球的路上。
现代宇宙学将465亿光年外的宇宙空间称为“未观测宇宙”,那里发生的一切都不会影响到“可观测宇宙”,理由还是“光速不变且信息传递速度不能超过光速”
同样受限于光速,现代天文学家们所观测到的宇宙其实是“过去”的宇宙,比如我们看到发太阳是8分20秒之前的太阳,看到的比邻星是4.22年前的比邻星,年初拍摄到的M87黑洞是它5500万年前的模样。
“全宇宙”究竟是什么样子,宇宙目前究竟处于什么状态,这些问题我们可能永远都找不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