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文不能治国安邦,武不能上阵杀敌,却为何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中国历史上,谁收到的鲜花和挨的板砖一样多?这个人毫无疑问就是孔子。

尊崇孔子的人奉他为“万世师表”,“大成至圣先师”,不仅在中国,日本、韩国都有祭祀孔子的活动。

黑孔子的人认为他是君王奴役人民的帮手,装逼界的“祖师爷”,什么“脍不厌精,食不厌细”,有肉吃就不错了,没见最近二师兄都飘了吗?

今天恰逢孔子诞辰,让我们了解一下真实的孔子到底是什么样子?他背了哪些本不属于他的“黑锅”。

不为人知、颠覆认知的经典名言

提到孔子,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记录他和弟子们言行的《论语》,毕竟打小就被逼着背了不少这里边的名言名句。

                                                               影视剧中的孔子形象

奇怪的是,我们大多数人记住的都是上半句,后半句知道的寥寥无几,但是其实这后半句,才是核心。

比如“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

这句话被我们奉为孝子们的经典语录,古装影视剧中也没少用这话,作为推脱做官的绝佳理由。

但是,咱们来看看它的下半句:“游必有方。”

这下意思就完整了:老父老母还健在,按道理我不该去北上广打拼,但是为了梦想,我还是得去!

《论语·公冶长》中提到“三思而后行”,我们现在理解的: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充分考量所有因素,再去行动。

其实吧,这后半句是“再,斯可矣。”也就是说好的机会稍纵即逝,别墨迹!!!不要想太多!Just do it!想来想去的还不行动!

这样一看,意思几乎就是反的了。

说到意思颠覆的,最有名的还不是这句,而是“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我们是不是都以为是形容季布这样一诺千金的稀有品种?来看看后半句“硁硁然,小人哉”。

所以这话是说话信用诚实,行为坚定果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管自己贯彻言行的小人啊!

孔子被现代人诟病的是有歧视女性的嫌疑,他亲口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影视剧中的孔子与南子形象

但孔子其实很委屈,大家都只记住他说的上半句,却忽视了下半句:“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这半句的意思就是:关系太近了,没有距离了,谁还把你当回事?关系太疏远了,又会发牢骚,觉得你不够重视他们。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误会呢?

先秦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断句是很困难的,而且原句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很多人忽略了这其中的一个“为”字。

这句名言完整的读法:“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完整的释义则是:你的子女跟随、效仿小人的行为,是灾难、祸患形成、发生的根本原因啊!

所以,孔子这句话,并非针对女性,而是在特定的背景,对特定的人进行的劝解。

我们不知道的孔子:官二代+富二代

由于一生充满跌宕曲折,掩盖了孔子其实是一个“富二代”的事实。

                                                            影视剧中的孔子形象

孔子是成汤的后裔,在当时孔子家是有名的豪门,祖上世代居住宋国,自祖父辈后全家都迁移到鲁国。

孔子父亲是鲁国的猛将,身居高位,那时候,孔家还算富裕,属于有钱人,至少能算得上赫赫有名的“万元户”,绝对不是贱民。

历史上说孔子出生贫苦的这一说法,多半都是为其加上圣人的光环。

即便孔子的父亲去世后,孔子家也是有一定的财富的,否则,他们怎么会有资本搬到曲阜生活呢?

上面说到孔子父亲是鲁国大将,所以孔子除了是富二代,还是一个官二代,这可是穷矮矬做梦都艳羡的。

话说孔子本人志向高远,不屑跟那些浮夸子弟炫富斗狠,堪称富二代和官二代里的一股清流。

早年的孔子除了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学以致用,初入职场,就能胜任会计、牧业管理等多个岗位。

另外,孔子主动完善职业技能,对与职业有关的农业、园艺也颇有研究,所以才会有樊迟两次问他园圃之事。

后来孔子担任鲁国中都宰,一年之内使中都大治,在中下级官吏的业务范围内不愧是能吏,后来在高级官员任上又不愧为名臣。

这样的职员,无论在哪个老板手下都是人见人爱,在鸡汤文里更是典型的职场精英、成功人士、人生赢家……

                                                         影视剧中的孔子形象

孔子中年后,因缘际会成了鲁国的高官,一年内从中都宰到小司空到大司寇,并且暂代宰相执政,完成了坐火箭式的官场三级跳。

就算春秋时期鲁国版图小,孔子做到鲁国宰相,好歹也是如今一个省的省长了。

在帮助鲁国国君平定内乱的战斗中,孔子还秀了一把自己的军事才能。

费邑宰官公山不狃先发制人,奇袭鲁国国都,鲁定公和季桓子措手不及,被费邑的部队包围,情势十分危急,孔子指挥申句须、乐颀奇袭公山不狃,大破费军,救出国君。

而且他还把军事技能传授给弟子,孔门弟子冉求在郎之战中大破齐军,自称军旅之事“学之于孔子”,“杀妻求将”、“变法强国”的战神吴起,先后求学于孔门弟子曾参、子夏,说起来也是孔门的再传弟子。

别以为孔子只会舞文弄墨,寻章摘句,那是孔乙己,不是孔子。

古代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而孔子祖述先贤,六艺皆精。

孔子对上古典籍进行整理,述而不作,去芜存菁,修《诗》、《书》、《礼》、《乐》,撰《春秋》,序《周易》,是一代学术宗师。

孔子能文能武也就罢了,还有出色的音乐细胞,孔子跟鲁国国家乐师师襄学习弹琴,一段时间后即令师襄自愧不如。

后来,孔子客居齐国,在齐国听到上古的《韶》乐,与齐国的首席大乐师(太师)讨论乐礼,学习古乐,三月不知肉味。

你如果采访孔子,一路走来最擅长什么,孔子的回答能让你惊掉下巴,竟然是赛车。

                                                         影视剧中的孔子形象

孔子驾车,不管什么样的路况,不管什么样的高难度动作,轻车熟路,这简直就是古代的秋名山车神。

孔子思想在现代的可贵性

孔门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这七十二贤的成就涵盖各个方面,可见孔子因材施教的成功。

                                                         影视剧中的孔子形象

其中冉求、樊迟、仲由(子路)擅长军事,冉求、仲由又擅长政事,端木赐(子贡)是天下首富、外交高手;公西赤(子华)是礼仪专家;颜回、闵损、原宪是圣徒;曾参是学术大师;公冶长是语言学家、动物学家;宰予是辩论大师;宓不齐、巫马施、高柴都是能吏。

而颛(zhuān)孙师(子张)、言偃(子游)、卜商(子夏)、澹台灭明(子羽)、漆雕开等都各自办学,从者如云,培育人才无数,相当于今天的常青藤校长。

孔门弟子成功率如此之高,放到今天也是成功学大师,可惜有些人就是喜欢鸡汤文和国外的卡耐基。

即使从世俗功利的角度来看,孔子也是一代牛人。

                                                          影视剧中的孔子形象

孔子非不能取荣华富贵,而是“道不行”时,宁愿“乘浮浮于海”、“居于九夷”,也不愿苟且取容,这与今天那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不谋而合。

孔子对道的坚守,与当今流行的“有奶就是娘”的价值观迥异。

孔子困游时,他那些当文官、当武将、当首富的弟子往往也是不计得失,弃官从游,“从道不从君”,这是儒门的精神,也是一切文明共通的高贵精神。

孔子的思想不仅完善了中国人的人格,成了中国文化的思想源头,对于家国的思考,提倡仁政,体恤百姓,也一直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帝王将相恪守的信条。

正因为如此,孔子的思想吸引了华夏边缘地区国家,在现代社会甚至全世界依然保留着强大生命力和广泛认同。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公众号: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