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阿骨打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真正的“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支大军把辽国打的支离破碎。到了宋徽宗宣和年间,只剩下大同和燕京两块不相连的地方。而著名的“海上之盟”签订,接下来十五万大军的北宋被辽国几千残军击败。都说宋军战斗力差,可是做为主力的西军无论是与西夏还是与方腊打的都不错,为什么被辽军击败了?真的是战斗力差这一个原因吗?
大宋宣和四年,四月十四日,宋徽宗眼里的天下第一猛将童贯带着十五万大军开始伐辽。兵贵神速,宋军二十三日就到了前线高阳关。都知道北宋跟金国签了“海上之盟”,那北宋为什么迟迟不出兵呢?因为宋徽宗就在等这个机会,在他眼中这才是他出兵的机会。所以,当时宋徽宗相当乐观,还给童贯带领的宋军出了上中下三策。刚才我们不是还说,为啥宋军十五万人就这么败了?这就是第一问题,宋徽宗别看军事治国基本不懂,老祖宗留下的微操技能一点不丢。这三个策略是什么呢?上策:燕京老百姓终于盼来了王师,欢天喜地迎接宋军。中策:辽国直接投降,然后让他们称藩统治。下策:辽军不投降,百姓也不欢迎,再看情况。
艺术家,就是艺术家。这个策略中的上策和中策基本就等于没说。估计在座的各位都会说,都投降了,还用的着策略?这个下策呢?其实还是等于没说,看情况,那总得给个具体的策略啊?突然想起《大秦帝国 崛起》中,赵括说的这么一句话了:“正面交锋,随机应变。”人家赵括好歹还有个正面交锋,这宋徽宗连正面交锋都没给。就算是大领导,光给个方向,那还歹也得像赵括一样给个正面交锋啊?不过,童贯算是领会圣意了,沿途就贴皇榜只要投降就封官。如果能把燕京献了,就直接给最高武官,节度使。如果换个别人,说不定真的可能投降。不过,他遇到的是耶律大石。人家未来是要当西辽国皇帝的,节度使肯定是不要的。没办法,看到辽军不吃这套就只得进攻了。
童贯仰仗的是谁呢?就是在西北大名鼎鼎的种师道。他手里的西军相比于宋军算是战斗力强的了。由于西军世代与西夏战斗,且一个月就平定了方腊(肯定不是宋江平定的),所以很让童贯放心。但是,童贯把西军用在了他们不熟悉的地形上。西军常年在西北山地作战,就是镇压方腊也是在浙江丘陵,现在却把他们摆在了平原上。这还不是关键,西军是步兵,最强的是他们世代在一起的整体战力,童贯直接将他们拆分在十五万人里。我们知道宋军战斗力有多差,如此分解,西军完全发挥不了战力。就好像五个能打的,可以打对面十个。但是,一个能打的带四个小孩,对面三个人都吃力。童贯还天真认为只要宋军一到,马上辽军就会投降。结果,西军在白沟河刚一渡河,小部分就被辽国骑兵消灭。种师道本来就不想打燕京,就开始撤退回雄州。结果,被辽军发现,背后突袭,全军溃败。
而与其同时进军的是另一路辛兴宗的西路军,同样被打败。北宋最强的西军损失惨重,在后来宋徽宗二次攻燕京再次被打败。所以,完颜阿骨打彻底看透了北宋,金人南下早就注定。